名人
  • 舞曲
  • 视频
  • 歌词
  • 简谱
  • 铃声
  • 名人
  • 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文化艺术 - 于文瑞(作家)
于文瑞(作家)

于文瑞(作家)

于文瑞,字异仙,号浮来山人,作家、剧作家、诗人、书法家、武术家、中医学家,男,1954年生。山东莒县人,常居济南、北京等地。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日照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莒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席、...
展开

基本内容

于文瑞,字异仙,号浮来山人,作家、剧作家、诗人、书法家、武术家、中医学家,男,1954年生。山东莒县人,常居济南、北京等地。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日照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莒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席、莒县武术协会秘书长。
  主要著作:长篇历史小说《夏史演义》、电影历史文学剧本《华祖功罪·<黄帝>、<尧舜禹>、<夏初风云>、<夏末风雷>》、诗歌书法集《于文瑞诗书》、地方志《莒县志》(编辑)、地方文化《莒文化大典》、地方志《莒县劳动志》、地方志《莒县广播电视志》、长篇纪实文学《莒县第五次人口普查纪实》、家族文化《莒县于氏二公族谱》、旅游文献《马鬐山》(参编)、旅游文化《马鬐山诗文集》(参编)、《文化艺术》(总编)。自2008年以来,创作《夏王朝》、《商王朝》、《西周王朝》等文学作品。发表影响较大的各类文章:《为文义旨》、《君子国的形成和历史影响》、《浮来山颂》、《论文化艺术》、《浮来山颂》、《舜耕山庄记》 等。
  附:于文瑞传略
  于文瑞,字异仙,号浮来山人,籍贯山东省莒县浮来山镇田家念头村,祖籍莒县刘家官庄镇后于家庄。
  少年时代,随父母在莒东山区钟沟、大石头、桑园等地,6岁就学于桑园小学,后随祖母归籍。上世纪60年代,因不忍本村“文革”新贵及恶人欺压,誓斗群霸,便毅然秘去南关回族清真寺拜阿訇萧羲之武师习武,苦学3年后出徒,长查拳、弹腿、刀、枪、棍、棒等,后自习春秋大刀、月牙铲、画戟、斧、剑、双刀、鞭等,十八般兵器基本皆通。本村恶贵见而畏惧,自此无再敢欺压者。因志在文化,继转习文学和历史,大搞创作,立志“穷善其文,达善天下”,以静待动。一次,一友问他一生所持之修为是何?他答曰:“高深莫测!”友惊而莫能语,常以此语为奇。上世纪70年代初,他应差出夫在青峰岭水库固堤,天天以车推土石,累得汗流通体,但饭菜不继,三肠空二,骨瘦如柴,苦不堪言,几不能支,同行者皆笑文瑞“莫知高深”。文瑞指水库之水笑道:“我今在此水中之浅滩处,后必将入海,龙非浅水之物,到时便知!”众闻言后俱仰首击掌,哄笑不已,皆为狂言。
  他自专攻文史之后,无论在何处,都善于留意生活,观察研究社会,体解人情,好拜老年人为师,聆听其经历和经验及教训,以此丰富知识,并乐此不疲,受益匪浅。因喜文学创作,从而使其爱好广泛,除武术外,对音乐、舞蹈、戏曲、乐器、医学、书法、美术等无不涉猎,皆以补之文学,丰富知识。他以为“苦读有字之书,善悟无字之书”是其学习正道,“轻桌、纸、笔之功,重意、玄、深之妙”是其修持要点。曾立座右铭:“顺其自然,随心所欲,不逾方圆”。深信:“文化是人类的灵魂,主宰世界,艺术是人类的技能,改造世界”。因此,他为文化艺术汗马一生,奋斗不止,终为乐事。
  他生平善交游,广联络,静若处子,动如烈马。自少时务农劳作后便喜独居学习,室内床头四壁皆书,兵器罗列,时闻琅琅读书之声,常听乒乓械斗之响。往来者皆是老少学者及各行各业好学之士,乐于相聚探讨各类学问,竟夜而不倦,数历寒暑,一如既往,触类旁通和殊物相感者日益增多。为求学深造,自勉:“寄情世界无极路,南天北国探新知。”后去东北,出没于原始山林之中,周旋于虎豹豺狼之间,多次历险而体验原始人生活,身临其境,体会颇多,从而使学识大增。继在本村小学执教,兼搞创作,拟《华祖功罪》、《夏史演义》等初稿。后在考察史料中,因当时缺乏书籍,且又封闭限制,几乎无书可读,于是,他循着祖先活动的区域,足涉大江南北,又溯长江、黄河探源,行程数万。为进而实践大补文史,1978年任县石料炸药厂(在洛山)会计,数月后任厂长。其后4年间,常在洛山识别和挖掘中药,亲尝其味,学习研究中医。1982年回家乡行医,为四邻乡亲治病。1984年改队建村后被推选为本村村委副主任(主持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调浮来山乡塑料制品厂任副厂长兼会计。两任期间兼接莒县县志办公室任务,编纂《莒县志·〈莒县广播电视志〉》。任各职期间,着意智控勇驱,恩威并施,刚柔相济,应万变事态,常一决骇众,颇有建树,政声有闻。由此而究统帅和管理之术,推今及古,问己知人。1989年8月,他筹算再三,决心不再从政,专心致力于文史,断然应莒县劳动局之聘,编纂《莒县劳动志》,后遂供职于此。继任县志办编辑,编纂《人事》、《劳动》、《文化》、《体育》、《档案》和部分人物传等县志卷章,直至2000年县志书成。其间,出版《莒县劳动志》、《莒县广播电视志》两书,近50万言。又历千辛万苦,勇排万难,创作电影历史文学剧本《黄帝》、《尧舜禹》、《夏初风雷》、《夏末风云》,1993年由山东文艺出版社以《华祖功罪》结集出版。1994年出版长篇历史小说《夏史演义》,又应山东文艺出版社和书法界之邀,出版诗歌和狂草书法集《于文瑞诗书》。数书被文学艺术界誉为“惊天画一幅”,山东文艺出版社编辑孙立寿称其为“奇才”,一时名噪齐鲁,声震沂蒙,四方为之惊叹。另拟数稿达数百万言。2000年,应莒县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之邀,编纂并出版了长篇纪实文学《莒县第五次人口普查纪实》,用开拓性地笔法详述了莒县人口史略、人口理论、计划生育、人口普查宣传、人口普查数据等,并编写了10位百岁老人的长寿养生经验,资料价值极高,全书近30万言。该书为全国各地历次人口普查写书纪实的唯一一部,得到了国家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纷纷来调研,于文瑞也被评为省级模范,受到表彰。继此之后,回祖籍后于家庄研究氏族文化,并主持续修《于氏二公族谱》,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上,力排众议,负重首倡以谱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力将平常谱牒修成上乘史书。于是,在旧谱的基础上设“述、记、志、传、录、表、图”等内容,具有“科学性、资料性、可读性”和“资治、教化、存史”之价值,意深而旨远。经过一年的艰难组织和艰苦努力,高质量地完成了这一家族的历史性任务,在万千族谱之中首屈一指,为“破天荒”之作,范行于世,被世人所称道,自此之后,效者甚夥。
  2002年冬,文瑞又筹划再三,先后去国内外等各地采风创作,以展生平抱负。其时,正值禽流感疫情肆虐全国,各地政府尽量禁止人员通行各地,路人相见皆疑而趋避,闭户杜绝客人,友人相逢时改握手为抱拳,众劝他暂缓外行。他居家辗转,无计可施,百无聊赖,恰逢县政府在人大、政协两会上提出“文化树县”战略,发展弘扬莒文化。他顿发灵感,意欲挥笔一试,编纂《莒文化大典》。后成立莒文化艺术研究院,公选他任主席,不久又成立党支部,他又兼任书记。他带领院常委和党支部一班人排除万难,经多方艰苦努力,不久便动员起国内外近千人参与。后经过3年的努力工作,披阅数十遍,成稿136余万字,经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06年7月正式出版。发行后轰动效应极大,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此后,他仍不甘心居莒,但虑及《莒文化大典》的续部,不得不沉静应对,耐心励志,思筹长久之计。自是年冬至2007年春,沉思运筹帷幄,未敢懈怠,良计颇多。自2007年始,着力主持编纂本院新辟的《文化艺术》刊物,意在培养众多人才,进一步长期研究文化艺术,这在莒地历史上又是一个首创。
  文瑞著作较丰,有的获“精品工程”奖,在文学、史学、影视、书法等各界颇有建树,被日照市、山东省作家协会纳为会员,又因长于武术,为国家二级武术指导员,出任莒县武术协会秘书长,在《世界当代名人录》、《中国百家书画家》等多种书中皆列传。史学、书法、文学等界称其为“英才”、“奇才”。20世纪90年代前中期,县领导人多次动员他复出从政为官,但文瑞心志已坚,皆婉言谢绝,仍大隐于市,游之于书海之内,笔之于万卷之间,焦思勤笔,持之以恒。居斗室之中而指点华夏全球,行曲径之上而评说古今英雄,常豪吟动地之诗,时妙得惊人之句,好高吟:“捉天地随欲及志,挟风雷力转乾坤”,慷慨激昂,气贯长虹。无论所处何时何地,遭受何等屈辱和艰难困苦,皆不能摧其坚,更不能移其志。兴致所至,挥毫泼墨,狂草飞舞,皆随心所欲,书法界誉为“华夏草魂”,声誉甚高。
  2007年夏,省政府副省长谢玉堂来日照市调研,市委领导人赠给他于文瑞的长篇历史小说《夏史演义》。他读后大加赞赏,当即派人寻访,遂于2008年1月调他去省创编“夏、商、西周”三大王朝的小说和影视剧本。此后,他长驻省会济南工作,任省成立的“大舜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为了搞好本县的文化事业,他仍负重兼任莒文化艺术研究院之职。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为文更难,难于蹈火海。览古今诸多文人雅士,无不立志图成,而皓首穷文,成者可数,賫志而没者不可胜计,不堪一叹!文瑞中年能成,苦历艰辛可知,并非负才,皆长期砺志而成,血汗滴铸而已!为者便知!

于文瑞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teheyi@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tehe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