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美人(清朝)
典故
据清文学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仪真南门外萧美人喜制点心,凡馒头、糕饺之一类,小巧可爱,洁白如雪”。乾隆五十二年重阳节,年过七旬的袁枚,特地请人在仪真代购3000只共8种花色、由萧美人手制作的点心,运至南京分送亲友。不少文人盛赞她的杰手艺,其中吴煊赋诗:“妙手纤和粉匀,搓酥糁拌擅奇珍。自从香到江南日,市上名传萧美人。”还有人把萧美人制作的糕点与唐代名点红绫饼相媲美:“红绫捧出饶风味,可知真州独擅长。”有的甚至把她的糕点比成与黄金一样贵重:“改作贵比金”。
历史记载
“妙手纤纤和粉匀,搓酥糁拌擅其珍;自从香到江南日,市上名传萧美人。”
这是清代诗人吴煊写的诗句,诗中提到的萧美人,即清乾隆年间杭州一位名叫萧娘的女点心师。当年的美食品评家袁枚对她十分推崇,曾在他写的《随园食单》中盛赞她“善制点心,凡馒头、糕饺之类,小巧可爱,洁白如雪”。并于一年重阳节时,特地到她家订购点心3000件8个品种,赠给好友,若干文人雅士题诗盛赞她的佳作点心。
据传,萧娘年轻时是一位美女,在不少诗词中就有赞她“昔年丰姿,面如夹岸芙蓉,目似澄澈秋水。”说她少年出炉时,美到了令人嫉妒的程度,即便是徐娘半老时,“芳名犹重”。
她的手艺高超,“出自婵娟气巧楼,遂将食品擅千秋。”其点心之味美,使人“流舷馋煞老饕牙”。即使年过50,技艺精湛仍不减当年,其“贵比金”。像这人美艺高的女点心师,古往今来,实在少见。
萧美人文化
在中国饮食已是一门精深的文化。日前读石柱国写中国古代著名女厨师,提到清朝乾隆年间江南那位女糕点师萧美人,说她手制糕点品种多,味道好,大家喜爱。美人原名无可考,只知她年轻时娇媚动人,像花像玉,年届五十而艳姿不减,人人争说她制糕技艺更高妙了:“妙手纤纤和粉匀,搓酥糁拌擅奇珍。自从香到江南日,市上名传萧美人”。
如此美食,随园老人当然不会不动心,《食单》上说:“仪徵南门外萧美人善制点心,凡馒头、糕点、饺子之类,小巧可爱,洁白如雪,十分可口。”随园诗文了不得,大半辈子岁月消磨在美女美食之中,有《随园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画尽受业粉黛的各种风情,当时老人已经八十一岁了。不久有两名女弟子仙去,为凄然者久之,幸好后来问字者又来了三人,都是名门闺秀,乃托老友补画小幅并入十三女弟子图之后,贴之心不难想见。
古今中外文人雅士,笔下东西大见情致者,多半具审美能力,品味独到,食绝不马虎。张大千一生讲究吃,请人吃饭亲自指导家厨做菜,用那一手漂亮的字写出菜单,如今他的一小幅菜单拍卖值好多钱。我向来觉得张大千的巨幅作品只见气魄不见雅趣,他的瓜果菜蔬小斗方反而大为可喜。溥心畲年年初秋从台北赶来香港吃大闸蟹,视之为大事,签证出小问题耽误一下就急得什么似的。清末民初北京著名的回民厨师褚祥创制不少清真菜肴,在那里掌灶都引来不少知名之士,老舍、齐白石、王雪涛都常去品赏他的杰作。厨艺如姿色,不可凋零,否则文化势必衰蔽,语言文字之艺术随之没落。年前有美国杂志慨叹:“纽约饮食业前景堪虞,盖昔日用膳之情调荡然无存,人人但求果腹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