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 舞曲
  • 视频
  • 歌词
  • 简谱
  • 铃声
  • 名人
  • 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典故 - 安世高
安世高

安世高

安世高(约 二世纪),本名为清,字世高,本名清,以字行, 出家前是 安息国(亚洲西部的 古国,领有 伊朗高原与两河流域)的 王太子。
展开

背景介绍

  安世高(约二世纪),本名为清,字世高,以字行,出家前是安息国(亚洲西部的古国,领有伊朗高原与两河流域)的王太子。自小聪明仁孝,刻苦好学,博览国内外典籍,通晓天文、地理、占卜、推步等术,尤精于医学,名声远播,西域各国对他都很敬重。安世高是小乘佛经的首译者。

  

基本资料

  安世高(约二世纪),本名为清,字世高,是西域安息国的王太子。是小乘佛经的首译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发展,最终形成中国佛教,大致经历译经、形成学派、创立宗派三阶段。印度佛教在中国最初的传播,是与译经相联系的,最早的一批译经者,不是中国本土人士,而是西域来华僧人。安世高可以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首先译介了印度小乘佛教禅类的经典。

  安世高是西域安息国的王太子,因为这一王族地位,所以西域来华的人都称他为“安侯”,他译的一部《十二因缘经》,被称为《安侯口解》。安世高小时候就因为其孝行而著名,而且他聪慧好学,知识面很宽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甚至鸟兽之声,都无所不通,康僧会在其《安般守意经序》中这样描绘安清:“其为人也,博学多识,贯综神摸,七正盈缩,风气吉凶,山崩地勋(疑为动字误),针脉诸术,睹色知病,鸟兽鸣啼,无音不照。”(《出三藏记集》卷六)可以说,安世高是个神异之人,在西域地区,也早就传扬着他的“俊异”之名。

  

安世高

继承王位

  安世高父王死后,安世高继承王位,但一年之后,就把王位让给了叔叔,出家为僧。究其原因,除了因父王去世而感悟到人生之无常和空幻之外,可能还有政治方面的因素,康僧会说他是“驰避本土”。正能说明这一点。安世高在国内的佛学造诣以禅学和阿毗昙学见长,学成后,他曾遍游西域诸国,弘传佛法,后来又来到中国。

生平

  安世高年幼时以孝行闻名,聪敏好学,深知世间疾苦,并精通各国典籍、七曜五行、鸟兽之声、医方异术,无不畅达。安世高走在路上,仰头看见一群飞翔的燕子,忽然转身告诉同伴燕子说,等会儿一定有送食物的人来。)不久,他的话果真应验了,众人都感到非常奇异,一传十、十传百,安世高俊逸的美名,遍传整个西域。安世高的青少年时代,国内政治斗争尖锐复杂。他对统治集团的奢侈腐化和尔虞我诈深感厌倦,所以蔑弃荣华富贵,服膺佛教,虽然居于王宫,却自觉地严格尊奉佛教戒律,并时常举行法集宣讲佛理,同时尽力向佛寺施舍。

  安世高的父王去世后,按理他应嗣位为国王。为了避免更深地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他在父亲丧事办理完毕之后,便把王位让给叔父,自己远远地离开了祖国,出家为僧,开始了修道布化的生活。安世高游方弘化,遍历诸国。在汉桓帝(147年一167年)初年只身东来,在中原大约二十年,弘法译经。安世高所译经典共三十五种,四十一卷;现存二十二种,二十六卷。道安法师誉之:“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安世高所译经中的义理,主要是传弘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之毗昙学和禅定理论。时值东汉末年,中原板荡,安世高避祸江南,历经沙山、南昌市、广州市,最后卒于会稽(苏州)。译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阿毗昙五法四谛》、《十二因缘》、《转法法轮》、《八正道》、《禅行法想》、《修行道地经》等。

  

前世传说

  安世高的前生是出家人,当时(前生)有一个同学,瞋恨心特强,托钵乞食时,若施主不称合自己的心意,往往心怀瞋恨。安世高(前生)常常对他诃责和劝谏,但是同学总是本性难移,依然我行我素。经过二十多年,安世高(前生)向同学告辞:(我必须到广州,了结宿世的业力。你于明达经藏和精进不懈两方面,都远超过我,但是你的本性容易发怒瞋恨,死后一定会投生为丑恶的形体。如果我得道成就,一定来度你。)安世高(前生)刚到广州,正是寇贼作乱的时候。走在路上,遇到一位少年,唾手拔刀说:(真逮到你了!)

  安世高(前生)微笑着说:(我过去生亏欠你一命,所以千里跋涉,特地前来偿还宿债。你现在非常地忿怒不平,这本来就是过去生所积存的怨气。)于是,安世高(前生)伸长脖子挨刀,没有丝毫恐惧的样子。那位少年挥动快刀,也没有丝毫迟疑,迅速地杀了安世高(前生)。街道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没有不心惊肉跳的。安世高(前生)的神识,回到安息国,投生为安息国的太子,此时,即安世高。

  

来到中国

  安世高来华的时间,大致在汉桓帝(147—167)前后,《梁高僧传》记为“汉桓之初,始到中夏”(《安世高传》)。汉桓帝的第一个年号是“建和”(147—149),安世高在这一时期到达中土洛阳。安世高来到洛阳时,佛教的信奉者多把佛教当成是一种神仙方术,因而把佛当成是祭祀的对象,焚香膜拜,祈求长生。安世高认为应当让人们了解佛教,于是萌发了译述佛经的宏愿。安世高共译佛经三十五部四十一卷,现存(2008年)二十二部,二十六卷,主要是小乘系的佛经。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译师,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佛学。

  来华后,安世高就掌握了汉语。这时候佛教在中国已有一些影响,不论在王室还是在社会上都有了信奉者,安世高根据信徒的需求和自己的学问所长,译出了早期的一批汉译佛经。安译经文之数,道安记为三十四部,四十卷,其中有些是否为安译,道安还有疑问,所以确切数字已难以详知,后来的《大唐内典录》收安译一百七十六部,一百九十七卷,增加的部分大多不很可靠,后来《开元释教录》又减为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现存(2008年)安译佛典二十二部,二十六卷。

  在洛阳的译经活动结束后,为了躲避祸乱,安世高离开洛阳,到南方各地游历。由于他通异术,所以每到一地,就会流传出他的种种神奇故事。在江西境内,安世高曾预言要超度一位过去的同学,后在一庙中遇到一条蟒蛇,这蟒蛇原来是安世高的同学,同在西域学法,只因生性好嗔怒,所以遭报应,转为蛇身。安世高将它超度,脱蛇身,化为少年。这一传说体现出因果报应的思想及学佛者所应去除的障碍。

  在广州,据说安世高被一少年所杀,又死而复生。由此可知安世高的活动范围,最远已达广州。后来又北上,在浙江会稽的街市上被斗殴者误伤身亡。安世高两次遭祸,也可能与他表现异术而引起骚乱有关。至于他确切的具体事迹,已难以详考,他在华的生活时间,大约为三十多年。

  

译经

  安世高,名清,字世高,原是安息国太子。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三载,他博学多识,外国典籍,莫不该贯,七矅五行之象,风角云物之占,推步盈缩,悉穷其变,兼洞晓医术,妙善针脉,睹色知病,投药必济.是一位集通晓天文、风角、医学于一身的佛教徒,在西域各国远近闻名。父王死后,他深悟苦、空,厌离名器,不继承王位,把它让给了叔父,自己出家修道,博综经藏,尤精《阿毗昙》学(按:指上座部系统说一切有部的理论学说),讽持禅经,略尽其妙.曾游历西域各国,通晓各国语言。在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来到洛阳,不久学会汉语。那时,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已有一百多年了,在宫廷中和社会上已有不少信仰者,为了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佛教,信仰佛教,安世高即从事佛经的翻译工作。到汉灵帝建宁年间(公元168年-172年)为止,翻译工作长达20余年。汉灵帝末年,中原战乱,安世高避乱到江南的江西、浙江等地。有不少关于他的神奇故事在民间流传,晚年踪迹不详,在中国活动约30年。据说最后病死于会稽(今浙江绍兴)。

  安世高译出的佛经,确实部数历来各种经录的记载互有出入。晋代道安编纂的《众经目录》,列举所见过的安世高所译经典共35种,41卷。其后历经散失,现存22种,26卷。《历代三宝记》则说安世高的译经多达176种之多,《开元释教录》订正为95部,都比《众经目录》为多,但根据不足,不太可靠。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二《新集经论录》里,称安世高译经为34种,40卷。在现存的22种经中,属于阿含的16种,属于修持的5种,属于阿毗昙的1种,在安世高所译的经典中,主要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大十二门经》、《小十二门经》、《百六十品经》、《九横经》、《七法经》、《五法经》、《义决律》、《思惟经》、《十二因缘经》、《难提伽罗越经》、《五十校计经》、《七处三观经》、《积骨经》、《八正道经》、《切流摄守因经》、《本相猗致经》、《是法非法经》、《人本欲生经》、《漏分布经》、《长阿含十报经》等等。《四谛经》、《十四意经》、《九十八结经》等,道安说像是安世高的撰述。

  安世高翻译的佛经,与他同时的严佛调在《沙弥十慧章句序》中说:凡其所出,数百万言,或以口解,或以文传,①口译而由他人执笔成书的,就像讲义一样,如《十二因缘经》便属于这一类。此书在别的经录里则被称为《安侯口解》。这是由于安世高出身王侯,出家后仍被人们称之为安侯,所以经录家就沿用了。但安世高的翻译仍以笔译为主。他的译文条理清楚,措辞恰当,不铺张,不粗俗,恰到好处。但总的来说,仍偏于直译。晋道安评价说,安世高译梵为晋(按:'晋'为'汉'之误),微显阐幽②;言古文悉,义妙理婉③;辞旨雅密,正而不艳,世高所出,贵本不饰④。谢敷说安世高其所译出,百余万言,探畅幽渊,赜玄难测.⑤梁慧皎评价安世高的译经说:所出经论,……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辨而不华,质而不野。凡在读者,皆亹亹而不倦焉。⑥由于当时汉译佛经尚属创举,没有其他译作可资观摩取法,安世高的译文难免有不适当之处。

  安世高所译的佛经,就思想体系上说多属小乘佛教,他重点地翻译了禅数两方面的学说。道安说:其所敷宣,专务禅观;①又说昔汉氏之末,有安世高者,博闻稽古,特专阿毗昙学,其所出经,禅数最悉.②安世高善开禅数.③由于安世高擅长于阐明禅数,所以他的译经也以禅、数最为完备。

  禅,是指禅法,即通过禅定静虑而领悟佛教之道,其方法很多。安世高所译禅法,以安般守意影响最大,它要求坐禅时专心计数呼吸次数,使分散浮躁的精神专注,从而进入到安谧宁静的境界。这种修禅方法与当时神仙方术家的食气、导气、守一等说法是相似的,容易被人接受。如《安般守意经》、《大十二门经》、《小十二门经》、《大道地经》、《五十校计经》、《阴持入经》、《禅行法想经》等都是指导人们修习禅法的佛经。

  数,是指数法,即阿毗昙,是用数字把佛教中名目众多的名词概念加以分类论述,从而阐释佛教基本理论的一种方法。如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五蕴(阴)、十二处(入)、十八界(本持)、十二门禅等等。安世高翻译的《五法经》、《七法经》、《十二因缘经》、《十四意经》、《阿毗昙五法经》、《阿毗昙九十八经》等是属于数法的译典。

  安世高所译的佛经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辨而不华,质而不野④,给当时初学佛教的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佛教徒可以通过这些译典加深对佛教的理解。所以,安世高的翻译,在佛教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时严佛调撰写的《沙弥十慧章句》,开始发挥安世高的学说。安世高翻译的禅经之一《阴持入经》,是提倡由禅定退治烦恼,由戒、定、慧三学控制贪、瞋、痴三毒之方法的小乘经典,这部经典在魏晋时就有注释了。东吴康僧会曾从安世高弟子南阳韩林、颍川皮业、会稽陈慧随学,并帮助陈慧注解了《安般守意经》。晋僧道安对安世高所译禅法有深刻的理解,为《大十二门经》、《小十二门经》、《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人本欲生经》、《大地道经》等经作序作注。东晋隐士谢敷也曾为《安般守意经》作序。由此可见,安世高所译的经籍,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的影响。

  

译经创作

  安世高的专长是禅数之学,所以译经也侧重于这两个方面,“其所出经,禅数最悉。”(道安《安般注序》,《出三藏记集》卷六)禅数之学是印度小乘佛教上座部系统中说一切有部所持的学说,内容所指,为戒定慧三学中的定慧两学,或止观之学。禅,是指其中的定;数,是指其中的慧。禅是修行的部分,数是理论的部分。数学,又称阿毗昙、毗昙或阿毗达磨,也译为“对法”。称之为数或数法,出自阿毗昙体系的“增一分别法门”,阿毗昙体系中的概念,按照其意义而分类,依次排列为一法、二法、三法之数,称增一分别,由此而得名为数法。禅数,或定慧,在安译中被突出并结合起来,可以看出印度佛教一传入中国,就有定慧双修,止观双修的某种倾向,显示出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不同意。

  “禅数”是安世高学说的核心,其中包括“禅”与“数”两个方面。“禅”又称“禅定”,是佛教的一种宗教修养活动,要点是运用宗教教诲所得的信仰力量,限制来自内部情绪的干扰和外界欲望的引诱,令修习者的精神乐于集中在被规定的观察对象,并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思考,以对治烦恼,达到心绪宁静、心身愉悦的境界。安世高翻译的关于禅法的典籍主要有《安般守意经》,以及从僧伽罗刹大本《修行道地经》抄译的三十七章。他的禅法的特点,也正是依禅师僧伽罗刹的传承,用四念住贯穿五门(即五停心)而修习。

  安译禅法类经典,影响最大的是《安般守意经》。禅在印度佛教中的意义是“静虑”、“思惟修”。定的意义是“等持”,是心专一境而不乱。禅实际上是定的修行方法中最基本的一部分,中国佛教喜欢禅定合称。禅法种类很多,其目的都在于对治心的种种污染。安译《安般守意经》是专讲五停心禅法(不净观、慈悯观、因缘观、数息观和界分别观)中的数息观。

  “安般守意”中的“安般”,是“安那般那”的略称,“安名为入息,般名为出息。念息不离,是名为安般”(《安般守意经》卷上)。意守出呼入吸之气,称为安般。“守意”实际上是对“安般”一词的意译,也指呼吸出入,数息,因此也可以称之为“数息观”。数息观主要对治严重散乱的心,被称作“多念之要药”(《出三藏记集》卷五)。其具体内容,经中列为十个方面,“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四禅”(《安般守意经》卷上)。

  康僧会在其经序中将之概括为六事四禅。四禅是安般守意的四个不同阶段,分别指六事中前四事。第一禅是数息阶段,数息的要求,在坐禅时专心计数呼吸的次数,从一数到十,使散乱的心安定下来。第二禅是相随阶段,意念转向一呼一吸的运行,不用再数到十,只要一呼一吸之二数就行,三禅是止的阶段,意念从一呼一吸之二数转向鼻尖一点,意于鼻端,杂念除尽后,内观自身,从头到脚,反复省察,只见自身不净。再观天地万物,也是生灭无常,因此发心信奉佛、法、僧三宝。在此基础上,心中不起恶念,摄心归向于善,是“还”的阶段。以其善心,去除各种食欲,使心至净无想,是“净”的阶段。至此,就无所不能,得大神通。

  这种修行方法与当时中国流行的道家的“守一”、“食气”、“导气”等很有相似之外,也使中土人士很容易接受。而且,安世高也主动以道家概念来类比经中概念,“安般守意,名为御意至得无为也。安为清,般为净,守为无,意名为”(《安般守意经》卷上)。可见安世高非常注意寻找印度佛教和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点。

  安译数法或阿毗昙经典,以《阴持入经》为代表。阴、持、入为佛教的三科。“阴”,即后来的“蕴”。阴分为五种,安译称为色、痛、想、行、识。其中的痛后人改译为“受”,更抽象。五阴指人的肉体和精神两重要素。“持”,后人译为“界”,有十八要素,安译称为“十八本持”,即一眼二色三识,四耳五声六识,七鼻八香九识,十舌十一味十二识,十三身十四更十五识,十六意十七法十八识。其中的“更”即后人译的“触”。这十八本持分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境(色声香味触法)和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入”,后人译为“处”,指六根和六境。

  《阴持入经》以阴、持、入为组织,阐述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苦谛四行相,即非常(后译“无常”)、苦、空、非身(后译“无我”);十二因缘,即痴(后译“无明”)、行、识、名字(后译“名色”)、六入(后译“六处”)、致(后译“触”)、痛痒(后译“受”)、爱、受(后译“取”)、有、生、老死忧悲苦(后简为“老死”),依次因缘生起,而有人的生死轮回;三十七道品,即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正道。安译经典,偏重于直译,尚质,而且译中带注释。随安世高受学的门徒很多,南阳韩林、颍川皮业、会稽陈慧等都直接从师安世高。安译佛典在当时有很大影响,直到晋世的道安都对安世高的译事非常赞赏,称《安般守意经》中的六事四禅(道安称为六阶四级)为趋向“本无”的要门。晋世又有毗昙学派的复兴,形成毗昙学派,而首译毗昙者,乃是安世高。

  

后世影响

  安世高在中国地图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已有一二百年时间,在宫廷中和社会上都有一些信徒。这些佛教信徒对于佛教的了解,一方面,主要还是把它当作诸般方术的一种,加以祠祀,祈求福祐并希望借以满足一些现实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与西域交通的频繁,来华僧人的增多,信徒们也早已得知,域外僧徒实行着一种称为“禅”的重要修行方法,大家希望自己也能切实地如法修行。

  安世高针对这种状况,采取了对症下药的宣教弘化措施,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博学多才,为人治病、望气、占候、推步,以加强人们对佛教的敬信,更主要的却是全力进行译经,向人们介绍有关禅数即止观的种种方法和理论。

  主要集中在桓帝初至灵帝建宁中(147-172年)这个时期,历时二十几年。译出的经论,由于当时没有记载,确实部数已难于搞清楚。晋代著名佛学家释道安编纂的《众经目录》,著录世高译经共三十五部,四十一卷。但道安治学严谨,亲眼见过的才加著录,未见者不录,加上许多译本并未署上译者姓名,有些经论道安只是根据译文的风格、特点判断似是世高所译,所以这个数字并不十分准确可靠。后来的一些经录家对世高译经数有所增补,如隋代费长房的《历代三宝记》,记载世高译经多达176种,其中好些都没有确实出处,只推测是世高在河西和江南旅途中零星译出。后来唐释智升的《开元释教录》,将《历代三宝记》加以删除,还剩95部115卷,而缺本几乎占一半,其余部分也有许多靠不住的地方。所以学术界认为还是道安的著录较为可信。

  

翻译著作

  安世高——《众经目录》安世高把佛典翻译成汉语,是一种首创,内容和形式都很有特点。从内容上说,他所译传的都是印度小乘佛教十八部中“上座部”系统“说一切有部”的理论,重点是小乘的“阿毗昙”和“禅”,简称“禅数”之学,并且是用说一切有部的说法作解释的。从形式上说,由于安世高精通华言,所以能将原本意义比较正确地传达出来,措辞准确,不粗俗,不铺张,恰到好处。

  尽管因为是首创,没有经验,无例可循,有些术语还不够通俗易懂,有些文句过于照顾原来的结构,而产生重复、颠倒的现象,但总的说已是难能可贵,特别是比后来一些不懂汉语的外国僧人假手他人的翻译,更有明显的优越性。对于世高译籍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佛教史上历来有很高的评价。南朝梁代僧人僧祐说,世高“博综经藏,尤精阿毗昙学,讽刺禅经,略尽其妙。”其译经“义理明析,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另一梁僧慧皎赞同并沿用了僧祐的评价,晋代高僧释道安则说世高“善开禅数”,“博闻稽古,特专《阿毗昙》学,其所出经,禅数最悉。”著名佛教学者吕澄先生推崇安世高为“佛经汉译的创始人”,郭朋先生则说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位译师”。

  安世高所传佛教安世高一边译经,一边聚徒开讲、传授。他的翻译中有一部分就是由他口述解释,由他人执笔成书,属于讲义体裁。他的门徒很多,主要有南阳韩林、颍川皮业、会稽陈慧。三国时的名僧康僧会从陈慧受业,是安世高的再传弟子。另外,汉代唯一一位汉族僧人严佛调,也曾向安世高学习佛法,曾撰《沙弥十慧章句》发挥安世高的学说,受到安世高一派学说的深刻影响。

  灵帝末年,关中和中原地区发生了政治动乱,安世高离开洛阳,游历了江南的豫章(今江西南昌)、浔阳(今江西九江)、会稽(今浙江绍光)等地,传说还到过广州,最后在会稽被斗殴者误中而死。他在中国活动的时间约计40年左右,是中国小乘禅法的奠基人。安世高晚年踪迹不详,但关于他的种种神异传说却广为流布。如说他曾到庐山超度□亭庙神。其神曾与世高同学,因为性多□怒,死后堕为巨蟒,处鄱阳湖中为□亭湖神,威灵甚验。世高特地前来,向它梵语数番,赞呗数契,复取其财物为之营造塔寺,终于使它脱离恶形,投胎为人。此等故事怪诞离奇,不足为训,但也反映出安世高在民间的广泛影响。人们从这类故事感到佛教的三世轮回学说不可不信。所以,安世高的译经传道,与通过异术激发群众对佛教的敬信皈依相辅相成,对汉末佛教的迅速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发展,最终形成中国佛教,大致经历译经、形成学派、创立宗派三阶段。印度佛教在中国最初的传播,是与译经相联系的,最早的一批译经者,不是中国本土人士,而是西域来华僧人。安世高可以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首先译介了印度小乘佛教禅类的经典。

  安世高(约二世纪),本名为清,字世高,是西域安息国的王太子,因为这一王族地位,所以西域来华的人都称他为“安侯”,他译的一部《十二因缘经》,被称为《安侯口解》。安世高小时候就因为其孝行而著名,而且他聪慧好学,知识面很宽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甚至鸟兽之声,都无所不通,康僧会在其《安般守意经序》中这样描绘安清:“其为人也,博学多识,贯综神摸,七正盈缩,风气吉凶,山崩地勋(疑为动字误),针脉诸术,睹色知病,鸟兽鸣啼,无音不照。”(《出三藏记集》卷六)可以说,安世高是个神异之人,在西域地区,也早就传扬着他的“俊异”之名。

  父王死后,安世高继承王位,但一年之后,就把王位让给了叔叔,出家为僧。究其原因,除了因父王去世而感悟到人生之无常和空幻之外,可能还有政治方面的因素,康僧会说他是“驰避本土”(同上),正能说明这一点。安世高在国内的佛学造诣以禅学和阿毗昙学见长,学成后,他曾遍游西域诸国,弘传佛法,后来又来到中国。

  安世高来华的时间,大致在汉桓帝(147—167)前后,《梁高僧传》记为“汉桓之初,始到中夏”(《安世高传》)。汉桓帝的第一个年号是“建和”(147—149),安世高在这一时期到达中土洛阳。

  来华不久,安世高就掌握了汉语。这时候佛教在中国已有一些影响,不论在王室还是在社会上都有了信奉者,安世高根据信徒的需求和自己的学问所长,译出了早期的一批汉译佛经。安译经文之数,道安记为三十四部,四十卷,其中有些是否为安译,道安还有疑问,所以确切数字已难以详知,后来的《大唐内典录》收安译一百七十六部,一百九十七卷,增加的部分大多不很可靠,后来《开元释教录》又减为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现存安译佛典二十二部,二十六卷。

  在洛阳的译经活动结束后,为了躲避祸乱,安世高离开洛阳,到南方各地游历。由于他通异术,所以每到一地,就会流传出他的种种神奇故事。在江西境内,安世高曾预言要超度一位过去的同学,后在一庙中遇到一条蟒蛇,这蟒蛇原来是安世高的同学,同在西域学法,只因生性好嗔怒,所以遭报应,转为蛇身。安世高将它超度,脱蛇身,化为少年。这一传说体现出因果报应的思想及学佛者所应去除的障碍。在广州,据说安世高被一少年所杀,又死而复生。由此可知安世高的活动范围,最远已达广州。后来又北上,在浙江会稽的街市上被斗殴者误伤身亡。安世高两次遭祸,也可能与他表现异术而引起骚乱有关。至于他确切的具体事迹,已难以详考,他在华的生活时间,大约为三十多年。

  安世高的专长是禅数之学,所以译经也侧重于这两个方面,“其所出经,禅数最悉。”(道安《安般注序》,《出三藏记集》卷六)禅数之学是印度小乘佛教上座部系统中说一切有部所持的学说,内容所指,为戒定慧三学中的定慧两学,或止观之学。禅,是指其中的定;数,是指其中的慧。禅是修行的部分,数是理论的部分。数学,又称阿毗昙、毗昙或阿毗达磨,也译为“对法”。称之为数或数法,出自阿毗昙体系的“增一分别法门”,阿毗昙体系中的概念,按照其意义而分类,依次排列为一法、二法、三法之数,称增一分别,由此而得名为数法。禅数,或定慧,在安译中被突出并结合起来,可以看出印度佛教一传入中国,就有定慧双修,止观双修的某种倾向,显示出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不同意趣。

  安译禅法类经典,影响最大的是《安般守意经》。禅在印度佛教中的意义是“静虑”、“思惟修”。定的意义是“等持”,是心专一境而不乱。禅实际上是定的修行方法中最基本的一部分,中国佛教喜欢禅定合称。禅法种类很多,其目的都在于对治心的种种污染。安译《安般守意经》是专讲五停心禅法(不净观、慈悯观、因缘观、数息观和界分别观)中的数息观。

  “安般守意”中的“安般”,是“安那般那”的略称,“安名为出息,般名为入息。念息不离,是名为安般”(《安般守意经》卷上)。意守出呼入吸之气,称为安般。“守意”实际上是对“安般”一词的意译,也指呼吸出入,数息,因此也可以称之为“数息观”。数息观主要对治严重散乱的心,被称作“多念之要药”(《出三藏记集》卷五)。其具体内容,经中列为十个方面,“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四禅”(《安般守意经》卷上)。康僧会在其经序中将之概括为六事四禅。四禅是安般守意的四个不同阶段,分别指六事中前四事。

  第一禅是数息阶段,数息的要求,在坐禅时专心计数呼吸的次数,从一数到十,使散乱的心安定下来。第二禅是相随阶段,意念转向一呼一吸的运行,不用再数到十,只要一呼一吸之二数就行,三禅是止的阶段,意念从一呼一吸之二数转向鼻尖一点,意于鼻端,杂念除尽后,内观自身,从头到脚,反复省察,只见自身不净。再观天地万物,也是生灭无常,因此发心信奉佛、法、僧三宝。在此基础上,心中不起恶念,摄心归向于善,是“还”的阶段。以其善心,去除各种食欲,使心至净无想,是“净”的阶段。至此,就无所不能,得大神通。这种修行方法与当时中国流行的道家的“守一”、“食气”、“导气”等很有相似之外,也使中土人士很容易接受。而且,安世高也主动以道家概念来类比经中概念,“安般守意,名为御意至得无为也。安为清,般为净,守为无,意名为”(《安般守意经》卷上)。可见安世高非常注意寻找印度佛教和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点。

  安译数法或阿毗昙经典,以《阴持入经》为代表。阴、持、入为佛教的三科。“阴”,即后来的“蕴”。阴分为五种,安译称为色、痛、想、行、识。其中的痛后人改译为“受”,更抽象。五阴指人的肉体和精神两重要素。“持”,后人译为“界”,有十八要素,安译称为“十八本持”,即一眼二色三识,四耳五声六识,七鼻八香九识,十舌十一味十二识,十三身十四更十五识,十六意十七法十八识。其中的“更”即后人译的“触”。这十八本持分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境(色声香味触法)和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入”,后人译为“处”,指六根和六境。

  该经以阴、持、入为组织,阐述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苦谛四行相,即非常(后译“无常”)、苦、空、非身(后译“无我”);十二因缘,即痴(后译“无明”)、行、识、名字(后译“名色”)、六入(后译“六处”)、致(后译“触”)、痛痒(后译“受”)、爱、受(后译“取”)、有、生、老死忧悲苦(后简为“老死”),依次因缘生起,而有人的生死轮回;三十七道品,即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正道。安译经典,偏重于直译,尚质,而且译中带注释。随安世高受学的门徒很多,南阳韩林、颍川皮业、会稽陈慧等都直接从师安世高。安译佛典在当时有很大影响,直到晋世的道安都对安世高的译事非常赞赏,称《安般守意经》中的六事四禅(道安称为六阶四级)为趋向“本无”的要门。晋世又有毗昙学派的复兴,形成毗昙学派,而首译毗昙者,乃是安世高。

净空法师介绍安世高法师

  下面介绍u2018人题u2019:

  u2018人题u2019就是记载翻译这部经的年代,和翻译人以及他的身分等等。

  佛教发源地在印度。释迦牟尼佛是印度人,他以印度语言宣讲佛法,经典当然是印度文字,如果要在中国普遍的流通,必须要经过翻译——把印度文翻成中文,才能在中国流通。本经是u2018后汉沙门安世高译u2019。

  u2018后汉u2019,是说明翻译这部经的年代。后汉是中国朝代的名称。我国汉朝,就是汉高祖刘邦所开创的天下。刘邦统领中国以后,代代相续,传到一百一十二年的时候,王莽篡位,再经过十五年,刘秀起兵灭了王莽,恢复汉朝。因此,就把王莽篡位以前称作u2018前汉u2019,前汉建都在西面的长安,又称西汉。刘秀中兴汉室以后,建都在东面的洛阳,称为东汉,又称u2018后汉u2019。而这一部《八大人觉经》就是后汉时候翻译的。

  u2018沙门u2019,是标示翻译者的身分。翻译人是一位出家的沙门,而不是居士。u2018沙门u2019是印度出家人的通称,译成中国话叫做u2018勤息u2019。u2018勤u2019是精勤、勇猛的意思;u2018息u2019是止恶的意思。合起来说,就是精勤修习佛法,灭除一切烦恼;也就是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的意思。

  u2018安世高u2019是翻译人的德号,姓u2018安u2019,名叫u2018清u2019,真实的姓名叫u2018安清u2019。这位法师,不是中国人,他是安息国人,以国为姓,是尊重他的人格,和他的国家,所以姓u2018安u2019。

  安息国是在汉朝时代的称呼,唐朝时叫波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

  安世高法师的出身不是普通人,他是安息国的王子。当父亲做国王的时候,在宫廷中曾经读过很多书籍,没有出家以前,对世间学问——天文、地理、术数,都有相当深的修养。在他读书的时候,曾经读过一部佛经,受了很大的感动,又有宿世的善根,所以很想出家。但是他是个孝子,父亲生病的时候,因为侍奉父亲,就暂时把出家的念头丢开,一方面侍奉父王,一方面协理国家政治;等到他父王去世后,王子应当继承王位,并且还要守孝三年。在这段期间,感觉到世间的无常,更增加安世高出家的决心。所以等到三年守孝期满,就将王位让给叔父,而出家修道。

  出家以后,研究佛法,博通三藏;同时,还通达好多国家的语言。根据传记记载,天空飞的鸟类所叫的音声,他也能够听懂。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路上行走,听到空中飞鸟的叫声,立刻对他的同学说:u2018刚才从我们头顶上飞过去的鸟告诉我们,马上会有人送饭来给我们吃。u2019这位同学听了,以为他是开玩笑,并没有把他讲的话放在心里,走了没有多久,果然有人送饭来给他们吃,这才使那位同学相信,他的确能听懂飞鸟的语言。

  后来安世高法师,发愿要把佛法传播到中国,就在我国后汉桓帝建和元年(民国前一七六五年即西历一四七年)来到中国洛阳城。从那时开始,一直到后汉灵帝建宁年间,圆寂于会稽,就是现在的浙江。在中国二十多年,他常游化于江浙淮一带,从事翻译经典的工作,他所翻译的经典有二十九部,共计一百七十六卷,而本经也是其中的一部。

  u2018译u2019是翻译。在这里就是将印度的梵文译成我们中国的文字。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teheyi@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tehe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