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 舞曲
  • 视频
  • 歌词
  • 简谱
  • 铃声
  • 名人
  • 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曲艺 - 曹强(1937~2014)
曹强(1937~2014)

曹强(1937~2014)

曹强(1937~2014),原名曹有元。山西省平遥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莲花落(乐)”创始人、唯一指定传承人、表演艺术家。1958年从事文艺,先后在太原市曲艺联合会、太原市曲艺团、太原市歌舞团任曲艺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山西曲艺家协会理事、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60年代初开始挖掘、整理频于灭绝的晋中落子,使这一民间说唱艺术重新登上文艺舞台。30多年来在反复实践中,从唱腔、语言、句式、板式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使之成为韵诵与徒歌相交融、方言与普通话相结合、句式和节奏多变的地方曲艺形式。根据这一曲种改革后的风格特点,将它定名为"太原莲花落(乐)"。创作并表演曲目100余个。2014年2月25日21时40分,曹强因急性肺炎病逝于山西省人民医院,享年78岁。
展开

艺术生涯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太原曲艺联合会的年轻相声演员曹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意愿,开始主动学习莲花落。他先后跟随文水、晋中等地的多位民间老艺人学习,并于1963年首次在晋祠庙会上给太原观众表演了他的处女作《三进太原》。由于曹强所创作和表演的莲花落,是在认真研究晋中莲花落的基础上,从语言、唱腔、表演、句文、句式、节奏、板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创新和改革,尤其是语言上,从原来的晋中话改为了具有山西代表的太原方言,并结合了普通话语音和搜集提炼而来的民间词汇,使其语言更加的性格化、形象化、生活化,所以根据创立后的风格特点和使人快乐宗旨,把它定名为了“太原莲花落”,由此一个全新的曲种也在三晋大地上诞生了。从大板莲花落发展而来的晋中落子,当时已没人再专职演唱了。仅有一位老艺人叫李连根,已年近古稀,并弃艺务农了。曹强多方打探,找到李连根,拜师学艺。从此,曹强扛着笨重的老式录音机往返于乡间。通过李连根老艺人,曹强掌握了晋中落子的基本唱腔和韵味特点,并自己尝试动手编了几个小段子,在群众中演唱,逐步得到大家的认可。

莲花落最早见于南宋,是佛教劝善和募捐的一种演唱形式。佛祖的塑像坐在莲花宝座上,莲花是佛家的花,因此叫莲花落,也叫莲花乐或落子。宋、元、明留下的唱词较多。现为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表演者常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莲花落传入山西是在清朝道光年间。

艺术风格

晋中落子的基本曲调,即所有的歌词都套用这个调子,歌词长的,就反复使用。曹强在第一次公开演出晋中落子《孩子多了累坏娘》时,也是反复使用这个基本曲调。在不断的演出实践中,曹强发现,不管什么词儿都用这个基本曲词去套,不但让观众感到单调乏味,而且对刻划人物、表述情节都很不利。于是,曹强就借鉴山东快书的某些特点,在整体上将晋中落子改为以说为主,以唱为辅,说中有唱,唱中有说的段落式说唱结构,使韵诵与徒歌相交融。在语言上,曹强认为,过去的老艺人都用各自的家乡话来演唱,同样的几句词唱起来一人一个味儿。由于语言不同,使得曲种韵味杂乱,观众面受到很大局限,阻碍了曲种的发展。为此,曹强研究了山西各地的一些方言,感到太原话比较容易懂,有代表性。以太原方言为基础,再结合普通话语音来作为该曲艺的基本语言,既不失地方特色,又能让更多的人听懂。 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摸索和锤炼,曹强所学并发展的晋中落子基本定形了,一大批受观众欢迎的节目如:《蛐蛐吹牛》、《大方人》、《三进太原》等出炉。此时,曹强感到再叫“晋中落子”已不适应时代发展,于是根据创立后的风格特点,把它定名为“太原莲花乐”。按曹强的说法,“太原莲花乐”既不失传统,能追本溯源,又有地域色彩,之所以将“落”改为“乐”,是以一个艺术家的真诚,希望这种曲艺形式能够给广大的观众带去欢乐。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来太原视察工作,在南宫观看了曹强演的《看车祸》等曲目,演出结束后接见曹强,并与他亲切握手,连说:“你演得真好!真好!”当时曹强害怕由于自己是方言演绎,总书记无法完全听懂,随即向其询问:“太原话听得懂吗?”总书记连说:“听得懂!听得懂!每个字都能听懂。”太原莲花落虽然地方方言结合了普通话语音,但是仍具有浓厚的本土语言风格。

代表作品

40多年来,曹强创作演出了100多个曲目,主要作品有:《儿子造》、《起名字》、《卖花生》、《看车祸》、《打喷嚏》、《窦仙姑》、《送小姐》、《有毛病》、《长寿秘诀》、《小丁开车》、《歪批曲艺》、《弄巧成拙》、《钟馗捉鬼》、《上帝请客》、《立竿见影》、《珠联璧合》、《哈喽李小根》、《OK高大爷》、《万水千山总是情》、《姥姥今年才十八》等。

艺术传承

太原莲花落从创立至今,能够走向成熟,并在曲坛独树一帜,与曹强对太原莲花落呕心沥血、锲而不舍的研究、创作是分不开的。然而,一直以来有个心结却困扰着曹强,那就是太原莲花落无一真正的传人。曹强虽然已退休多年,身体也患有多种疾病,可是他依然对莲花落后继无人的现状充满了忧虑。

曹强

曹强无奈地介绍说:“过去我也曾带过一些学生,尤其是在太原莲花落发展的鼎盛时期,不少人都是慕名而来学习,其中有条件好的,也有条件较差的,但是到最后却没有一人能够算是真正接受了这门艺术,这当中有很多原因,有些是知难而退,也有些是认为学习了也没有发展随即半途而废,太原莲花落开始走下坡路,来学习的人本来已很少了,算是可造之材的就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太原莲花落面临着一个后继无人、无法延续的现状。这样如果一旦从我这里断接开的话,很有可能太原莲花落就会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回忆。”

太原莲花落的创立者没有真正的传人,这看似很小的一个问题,却关系着一门艺术的存亡,当然无论是作为观众还是作为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文化的市民,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据曹强介绍,近几年来,他除了仍旧坚持创作和表演外,积极物色合格的学员,还在企事业单位和文艺团体进行讲座和教学活动,目的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把一身绝技传授给有志于地方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使这一艺术瑰宝发扬光大。

个人荣誉

1980年《儿子迷》获山西省曲艺调演优秀创作、表演奖。1984年《起名字》获《晋阳文艺》优秀作品一等奖。1988年《万水千山总是情》获晋冀鲁豫"山河杯"表演一等奖。1988年《雷雨之后》获14省保险文艺征文一等奖。辞条辑入《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民间名人录》。

社会评价

曹强13岁起登台表演相声,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挖掘整理濒临消亡的“莲花落”段子,“莲花落”曾是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和迎亲嫁娶等场合必不可少的曲艺形式。当时,这门曾经风光的曲种却到了几近灭绝的地步。曹强使这一民间说唱形式起死回生并登上舞台。

60余年来曹强共创作经典“莲花落”作品百余个,在2011年被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山西太原唯一一个本土曲艺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一位曲艺界业内人士表示,“曹强老师这一走,不仅曲艺届失去了一位卓越的艺术大师,同时u2018太原莲花落u2019的时代也划上句号”。

更新日期:2024-11-23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teheyi@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tehe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