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 舞曲
  • 视频
  • 歌词
  • 简谱
  • 铃声
  • 名人
  • 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民俗学 - 姜尚
姜尚

姜尚

姜子牙,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展开

姜尚 - 人物信息

中文名:   姜尚
出生地:  东海上(今安徽临泉县姜寨镇)
历史地位:军事家,政治家,丞相
主要成就:辅佐周武王建立周朝
代表作品:《六韬》
尊号:  太公望
谥号:  昭烈武成王

姜尚 - 人物概述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为国施展才华。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尚 - 出生地考证

姜太公为炎帝神农氏54世孙,伯夷36世孙。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师,齐王,妻名申姜,共有13子(丁、壬、年、奇、枋、绍、骆、铭、青、易、尚、其、佐),女邑姜封周武王妃、皇后。公元前1211年,殷朝庚丁八年已酉年出生于今山东省日照市;公元前1072年戊辰年,周康王六年,卒于周首都镐京,岁寿139岁。陵冢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距离文王陵1公里;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姜太公祠内设有衣冠冢。

姜太公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周武王伐纣,太公为军师,牧野大战,灭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太公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关于姜太公的出生地,文献记载不一,主要是东海说和河内说。《孟子·离娄上》说:“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 《吕氏春秋·首时》篇说:“太公望,东夷之士也。”高诱注《吕氏春秋·首时》篇说:“太公望,河内人也。”《后汉书·郡国三》注引《博物记》云:“太公吕望所出,今有东吕乡。又钓于棘津,其浦今存。” 《水经注·汶水》云:“(汶水)又北过淳于县西,故夏后氏之斟灌国也。周武王以封淳于公,号曰淳于国。” 《水经注·齐乘》云:“莒州东百六十里有东吕乡,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 《水经注》引太公庙碑文曰:“太公望,河内汲人。”究竟何说为确,据史籍和当代有关专家的考辨,认为东海说根据较为确凿。东吕乡当为姜太公出生地。古代吕、莒本为一字,莒为周代国名,即为现在山东省莒县。东吕乡、东吕里在莒城东面,今属山东省日照市。汉张华《博物志》明确标出:“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西汉的“海曲’则为现在的“日照”。今人杨伯峻对姜太公里籍作了具体的考辨,提及:“阎若璩《四书释地续》云:‘后汉琅邪国海曲县,刘昭引《博物记注》云:太公吕望所出,今有东吕乡。又钓于棘津,其浦今存。又于清河国广川县棘津城,辨其当在琅邪海曲,此城殊非。余谓海曲故城, 《通典》称在莒县东,则当日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即是其家。汉崔瑗、晋卢无忌立《齐太公碑》以为汲县人者,误。”( 《孟子译注·离娄上》 )所论有据。就是说,姜太公的出生地当今山东省东部黄海之滨的日照、莒县一带,亦正是司马迁所说的“东海上人’之义。据齐国国都,当今的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史记记载姜太公出生地为现今日照市。据姜太公分支后裔卢氏宗亲世界研究会(含韩国等国外卢氏)史记记载,姜太公出生地为山东日照市。当今中国研究姜太公的最高权威之一,中国国防大学著名教授,姜太公后裔姜国柱先生,经多年研究考证,确认姜太公出生地为山东省日照市。

《水经注》引太公庙碑文曰:“太公望,河内汲人。”《吕氏春秋·首时》篇说:“太公望,河内人也。” 《史记齐太公世家》 :“太公望吕沿者,东海上人。”卫辉市在民国以前属河内郡,1988年以前叫汲县。卫辉附近有“东海”这个地名,有碑文为证。 西晋汲郡出土的专载姜太公为“魏之汲邑人”。(卫辉市太公泉镇吕村)

姜尚 - 享年考证

姜太公是殷周交替时的一个关键人物。有关他的享年,从八九十岁到一百三四十岁⑴,说法不一。究其原因,除了文献记载的有限,更重要的还是缺少一个可资参照的年表。另外,有关周文王等人的年龄问题,也有类似的情况,且与太公享年的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夏商周断代工程找回了一个“失落的年表”,可据以进行新的探索。

姜尚

一、太公享年的大体范围

春秋以前的史料,如《尚书》 、 《易经》 、 《诗经》 、甲骨文、金文等,没有明确涉及太公年龄的内容。战国至两汉的著述,多把初见周文王时的姜太公,说成是一位老者,尽管在形容老的程度上各有不同。如《荀子》和《韩诗外传》里就说:初见文王时的太公是“夫人行年七十有二,浑然而齿堕矣。” 《尉缭子》里说:“太公望”年过七十“及遇文王”。 《孟子》说:太公和叔齐“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 《楚辞》说:“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史记》说:“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 《淮南子》说:“吕尚使老者奋,项托使婴儿衿。以类相慕。” 《说苑》里有太公望“七十而相周,九十而封齐”等等。

然而,近日见到网上有一篇名为《姜太公之高寿》的文章(见新乡历史文化专栏),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见,文中说:

顾颉刚先生的《太公望年寿》认为,古文献中记载的姜太公年寿数,都是战国时代齐国游士的妄谈。“太公”原意为“老太爷”,但后人误以为太公是长寿之意,正好像彭祖名字中有“祖”,老子姓名中有“老”,就误以为彭祖、老子是年逾八百岁(似应为八十岁)的老人。而且从《诗经·大明》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原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中所描写的战争场面和搏击的迅勇情况看,九十岁的老人是做不到的。所以顾颉刚推测,姜太公在牧野之战时,年约三十,终于八十岁左右。

我们认为,要想深入研究太公的具体享年,首先也需要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并且觉得,说“姜太公在牧野之战时,年约三十,终于八十岁左右”,是很难让人信从的,明显的理由至少有以下四点:

首先,说太公高寿“都是战国时代齐国游士的妄谈”不妥。正如我们前面所举,荀子、尉缭子、孟子和屈原,都是战国时人,又都说过太公高寿,但却无一人是“齐国游士”者。

其次,仅据《诗经·大雅·大明》里的诗句“维师尚父,时维鹰扬”的描写,就认为“姜太公在牧野之战时,年约三十”,显然是想象的成分过多了。历史上老当益壮征战沙场的人不胜枚举。况且,“鹰扬”一词,恐怕关键还要落实在一个“率”字上;太公本人,未必一定是要“身先戟斧”的。

第三,说“姜太公在牧野之战时,年约三十”,实际上也就是说,姜太公在遇文王之时是二十岁左右。这不但和其它典籍不能相容,也不合情理。比如,太公的阅历和韬略从何而来?“吕牙在殷”和“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⑶该怎么解释?尤其是太公的女儿邑姜为“周王妃”(详后),也都没了着落。

第四, 《史记·齐太公世家》里说,“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比起荀子、屈原等人的说法还要长些,当另有所据,比如齐国的“史记”-- 《齐乘》之类。因为,司马迁是没有可能看到《汲冢书·竹书纪年》里所说,齐太公卒于周康王六年的。

总之,把“渭水垂钓”⑷时得遇周文王的姜太公定位成一位老者,并把他的享年初步定位于百年以上,无论是从情理上推想,还是从史料上参照,都要更妥当些。

注解

 ⑴焦安南、李建义的《姜太公传》 (泰山出版社 1998年)拟订的太公享年是“约公元前1155--1045年”,即110岁;郭庆良等六人合著的《军事家、政治家姜太公》 (姜太公故里实业开发公司印赠本)拟订的是公元前1160--1021年,即139岁。前书的作者为山东日照人,后书的作者为河南卫辉人,均言其家乡为太公故里。另据卢美松编著《中华姓氏谱·卢姓卷》 (现代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2002年)称:“据《古本竹书纪年》载:‘周康王六年(公元前1073年),齐太公望卒。’故有人推算,姜太公出生约在殷王庚丁六年或七年(公元前1212年)。”由此, 对太公享年的认识,可见一斑。

⑵见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编著: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0年。

⑶前者见《孙子兵法·用间篇》 ;后者见 《孟子·离娄上》 、 《孟子·尽心上》等篇。

⑷有关太公结识文王一事,笔者曾撰有《姜太公遇合文王探真》一文,认为有一个“三就三离”的过程。这里所指,应是《史记·周本纪》 、《太公六韬·文韬·文师篇》里说的,太公在渭水之阳钓鱼时遇文王的那次。

姜尚 - 历史典故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当时,正是东方大国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政腐败,社会黑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于周,四边诸侯望风依附。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

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 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 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钓鱼台

(南皮)县城西五公里处有一村,名钓鱼台(1983年划入泊头市)。相传商代纣王,荒淫无道,建筑鹿台。下大夫姜子牙直言相谏,触怒纣王,欲杀子牙。子牙气愤逃走,隐居此地,常在水边钓鱼。周文王访知子牙乃贤士,遂以礼相聘。封为太师。因辅佐文王之子武王伐纣灭商有功,封为齐侯。后来,把姜子牙垂钓的地方和村名,称为钓鱼台。

太公钓鱼台

姜尚 - 历史地位

姜太公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神秘莫测,确实称得上是奇人、奇事、奇男子。综观太公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最着,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

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

周朝从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个圣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才,来辅助周国实现灭殷兴周的任务,所以名太公为“太公望”,到武王执政时,又以“师尚父”相称,尊宠权贵无以复加。文王所命太公之“师”即“太师”,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长官,既主军,也问政。时有“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之言,足见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姜太公是一位满腹韬略的贤臣和非凡的政治、军事家,一直受历代统治者崇尚,这在《诗经》等唐朝以前的许多史料及文学作品中颂文颇多。

唐太宗即位后,外夷相侵,内患未除,政局动乱,国家面临着百乱待治,百废待兴的情况,为了达到“安人理国”的目的,便自称他是姜太公的化身,便在磻溪建立太公庙,他用这一举动告诉人们,他要象周文王访贤并重用姜太公那样的贤臣良将,他后来果然得到了一大批治世理国的人才,终于实现了“贞观之治”。唐玄宗为求国内安宁,需要像姜太公那样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忠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便于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敕令天下诸州各建一所太公庙。并要求以张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每当发兵出师或各将领及文武举人应诏,都要先去太公庙拜谒。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谥姜太公为“武成王”,成为中华民族“武”圣人。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为抵御外冠入侵,下令要求各军事将领必读《太公兵法》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周西伯昌之脱羑里,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这就确立了姜太公是中华民族创立韬略理论开山祖的地位。

1972年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武帝初年的墓葬发掘出的《六韬》残简,来校勘今天存世的各种《六韬》版本和本注,说明了《六韬》一书,在汉武帝以前就流行开了,否定了《六韬》是古人伪托吕尚所着的怀疑,进一步证实了姜太公在军事理论上的著述是真实的。他在军事理论方面,在政治、经济斗争的策略思想方面,都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富的遗产,人们称他是兵家权谋思想的始祖是当之无愧的!

中国古代的兵论、兵法、兵书、战策、战术等一整套的军事理论学说,就其最早发端、形成体系、构成学说来说,都始自齐国,源自太公,所以说太公为兵家宗师、齐国兵圣、中国武祖是当之无愧的。可以说,没有太公理论及其所建立的齐国兵家,则不会有如此博大精深、智谋高超、理论完整、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影响巨大的中国兵学理论学说。今天,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的治国方略、用兵之道时,不能不重视太公的杰出贡献、思想价值。中国古今著名的军事家孙武、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等都学习吸收了太公《六韬》的精华,太公的文韬武略被当今世界上的政治、经济、管理、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所借鉴。

太公治国,确立了“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治国方针,在齐国数百年的发展史上,代代相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齐文化的历史地位。

太公已去世3000余年了,人民处于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悼念他的丰功伟绩,以朴实的感情编造出他的很多神话故事歌颂他。说他曾在昆明山学道,后奉师命下山助周灭商,灭商之后又奉师命发榜封神。这在《太平御览》和《封神记》等书上逐步把他神化了。到了明代许仲琳为崇敬太公无法形容时便以神面化之编着了一部《封神演义》,把他说成是管天下所有神的神了,太公的神奇和威严,成为驱邪扶正的偶像了。这些虽然超出了历史的真实,但却反映出姜太公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姜尚 - 文治武略

吕尚(姜太公)的文治武略影响深远。他不仅是开创西周的功臣,而且辅佐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朝之元老,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他的思想、理论、实践博大精深。

1、韬略鼻祖,千古武圣
姜太公作为中国韬略鼻祖、千古武圣,其文韬武略、经国治军,理民化俗之论、之策、之术,都为后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为华夏民族所称颂、效法。

“兵圣”孙武及其《孙子兵法》饮誉中外,堪称兵法之集大成者,其军事思想亦不乏借鉴太公谋略之处。举例说明:如《孙子兵法·虚实篇》有“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之句,而以反映姜太公军事思想的《六韬》论着中《文韬·兵道》记载即有“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之句; 《孙子兵法·计篇》 中“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与《六韬·龙韬·论将》中“将有五材十过”,“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相近;《孙子兵法·计篇》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国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而《六韬·龙韬·论将》亦言“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等等。

有关姜太公军事思想的著作有《六韬》、《阴符经》 、《太公兵法》、《太公金匮》等,但现存甚少。其军事韬略、战争谋略、战法战术、军队建设、战争准备等思想的高明、深邃、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全面性、创造性、开拓性,他不是单纯地就军事而论军事,而是从哲人智能的高度,以聪明政治家的眼光,将政治与军事、治国与理军紧密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加以论述。这就使他的军事韬略、谋略颇具全面性、深刻性、精辟性,因而为历代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所推重,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六韬》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著作,在宋代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作为武学教本,成为武将们必读的兵书。二千多年来,《六韬》与其它“武经”一样,从先秦至现代,不断有人注释、讲解、校勘、阐扬,挖掘其思想宏旨奥义,吸取其思想精华,经久不衰,至今愈盛,充分展现了其光辉的思想价值和不朽的生命力。我们应当珍惜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使之在新时代更加辉煌。

2、权谋思想

《六韬·文韬·文师》最后有一段姜太公的话:“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这是太公“阴谋修德以倾商政”,灭商兴周的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权谋思想。因为最大的权谋莫过于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奇取和建立国家政权是军事谋略的根本。这一思想,除《文师》外,在《发启》 、 《文启》、《顺启》等篇中也都反复论述这个道理。太公被封齐,建立齐国之后,推行的根本方针也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思想。可以看出,姜太公认为,人的本性是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给予人以生利的是道义,能行仁义道德者,则能使天下人归服。因此,国君应当以天下之利为利,以天下之害为害,以天下之乐为乐,以天下之生为务。只有以仁义道德为天下兴利除害,使天下人与之共利害,同生死,共忧患,共苦乐,这样便可以收揽、固结民心,使万民归心、欢心。基于这种认识,《六韬》强调国君要行仁修德,泽及百姓,不可暴民、虐民,为已而害民,。只有这样,人民才能与国君同舟共济,拥戴国君。本思想亦在齐国的实践中贯彻、实现了这一思想。这是其它所有军事谋略家所没有的。可见,《六韬》一书的上述内容,与姜太公的军事谋略思想相符。

3、爱民思想 

爱民之道,就是以仁义之道,修德惠民,使民和服。如太公所言:“敬其众,合其亲。敬其众则合,合其亲则喜,是谓仁义之纪。无使人夺汝威,因其明,顺其常。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绝之以力。敬之无疑,天下和服。”就是说,要尊重民意,敬爱民众,聚合宗亲,行仁举义,就会受到民众的拥护爱戴,这样使天下和服,就可以守土、固国而王天下。因此,威服天下者,不必专任武力,不可横暴百姓,而要以仁义为本,修德禁暴。这就是姜太公和《六韬》重视文韬而不轻武略,把经国与治军作为整体而论的高明之处。他治国安民用仁道,施仁政,重教化,因民俗,顺民情。这就充分表现了姜太公治政的出发点和归宿地都是为了爱民。 《六韬·文韬·国务》云:“太公曰:‘利而无害,成而无败,生而无杀,与而无夺,反而无苦,喜而无怒。’”从上我们不难看出,“爱民”思想之深,在先秦军事、政治和诸侯君中,也只有姜太公才有如此深刻“爱民”思想。也是由姜太公在齐立国之后,真正把“爱民”思想贯彻到建国的实践当中去,这就是齐国的富民政策。

4、顺民思想

姜太公深知“民为邦本,民固国兴”的道理,有民则有国,无民则何国可言。因此力倡以民为本,仁政顺民的思想。顺民就是“重民”、“贵民”。如果国君、人臣和各级官吏,不以民为本,以民事为务,而敲剥、残害民众,就会使民众离心离德,离之而去,叛之而反。姜太公通过自己长期生活在民众中的亲自实历,不断观察,精心研究,对于民为贵、民为本的思想有深刻的认识,并树立了牢固的民本意识,所以他在出山之前和立国治国之中,都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实行仁政,收服民心,使万民归心。对如何安静、安定天下,姜太公提出:天有其自己的运行规律,民众有其自己的日常生活事业。君主能与民众共同安生,天下就安静,民众就安定了。最好的政治是因民俗、顺民心进行治理,其次是宣传教化,感代民众。民众被教化、受感化,就会服从政令,所以说天道无为而能生长万物、成就万物,民众无需给予而能自己富庶,这就是对人治理天下的高尚道德,亦是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根本道理所在。

5、举贤思想

《六韬·文韬》中《上贤》 、 《举贤》两篇,集中表现了姜太公的重贤、上贤、选贤、举贤的圣贤治国论及其思想内容。所谓“上贤”,就是尊重、崇尚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尊贤尚功是姜太公“国本”的主要内容之一。姜太公认为,作为君主治理国家,必须尊崇德才兼备的贤人,抑制无才无德的庸人;任用忠实诚信的人,除去奸诈虚伪的人;严禁暴乱的行为,禁止奢侈的风俗,因此,明君用人应当警惕六种坏事、七种坏人。六种坏事的危害是:“伤王之德”、“伤王之化”、“伤王之权”、“伤王之威”、“伤功劳之臣”、“伤庶人之业”。对七种坏人,绝对不可信用,即“勿使为将”、“勿与谋”、“勿近”、“勿宠”、“勿使”、“禁之”、“止之”。这就堵死了坏人干坏事、危国家、害民众的路径。   

《六韬·文韬·上贤》云:“太公曰:‘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举贤思想,在姜太公建立齐国之后,又正式列入建国方针之一,即“举贤而上功”。

6、六守三宝

姜太公的理财富国、富民足民的发展经济的思想主张是全面而周到、精辟而深刻的。 《六韬·文韬·六守》载:太公曰:“人君有六守三宝。”六守:仁、义、忠、信、勇、谋。三宝: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无乱其乡,无乱其族。臣无富于君,都无大于国。六守长则群昌;三宝完则国安。这三宝在齐立国之后,也是列入建国方针之一,即“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农工商同时发展,重点又是发展工商业,因而,后来的齐国才发展或为一个民富、国强的大国。

姜太公在“三宝并重”“本末并利”、“上下俱足”、广开财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货币政策,确保财货正常流通、赋税正常缴纳,促进经济发展、市场繁荣,这种开源节流的经济、货币政策,实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上策。姜太公深知,农、工、商三业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国无农无食不稳,国无工无器不富,国无商无货不活,故要农、工、商并重,协调发展,使人民有业可从,衣食饱暖,器具足用,财货流通,财政充裕。姜太公的“三宝”思想,不仅是周朝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而且为齐国的强大奠定了政治、物质基础。此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延续至当今世界。

7、九府圜法

姜太公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他制定的九府圜法。所谓“九府圜法”,颜师古《注》云:“ 《周官》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九府。圜谓均而通也。”姜太公所建立的“九府圜法”,是用行政手段保证财货的均衡流通和合理出入,使钱币与布帛不断流通,聚散适宜,无积滞,无匮乏。国以之富,民以之足。

“九府”是“掌财币之官”。查《周礼》的“九府”之职能,就在于“通货币,易有无”。

姜太公的财政经济政策和金融管理制度,不仅为周朝的经济管理、经济监督、赋税收纳、货物保藏等建立了完整、严密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而且为齐国的强大,为齐桓公和管仲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奠定了基础。姜太公的生财之道,理财之策,即开源节流之制,是富民强国之道,为万世治国兴邦之正道,万事不易之治道,故为万世法。

姜太公铜像
千秋功业,后人称赞

姜太公的道德功业,为后人所推崇、称颂。有人把他由人变为神,列入神仙之首,说他能呼风唤雨、使神役鬼;有人把他尊为“兵家鼻祖”;齐人称他为“天齐至尊”等等。历代文人墨客、哲人智士、兵家武士,都在诗词文论、兵书战策中,抒发情怀,称赞有加。他们或观太公留下的历史遗迹而抒发已志,或以太公事迹为据而引申已论,颂扬其功。

在《诗经·大明》中写道: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在诸多赞诗中,对姜太公一生功绩给予高度概括、评价的要算《封神演义》的作者许仲琳的《姜元帅赞》 :

六韬留下成王业,妙算玄机不可穷。出将入相千秋业,伐罪吊民万古功。

运筹帷幄欺风后,燮理阴阳压老彭。亘古军师为第一,声名直并泰山隆。

对姜太公一生的千秋功业,不仅诗词歌颂,而且经史文论,多有盛赞。

对姜太公人们不仅重视他的著作和智能的价值,还十分尊崇他高尚的人格和不懈奋斗的精神,怀念他对正义,对文明的孜孜追求;困难,他不退却,不屈辱,不低头;饥饿,也不理会;沉沦,他不屈服;年高,他不服老,而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毫不动摇。是有志不嫌年高,大器晚成“使老者奋”的典范。他永远是中华儿女的自豪和骄傲。

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延绵不断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齐鲁文化是主要来源,集中代表了炎黄这一思想体系的传统文明。在远古时代,炎帝、黄帝为首的两个部落,已开始结合。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融合成为一个民族。在周初,代表这两个部族的两个伟大历史人物,一个是封于齐国的炎帝后裔姜太公,一个是封于鲁国的黄帝后裔周公旦。假如没有周公的文韬和姜太公的武略,作为“小邦周”是很难战胜“大国殷”的,即使是战胜了,也难以巩固,并创造出那样灿烂辉煌的周代文明。现在我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研究姜太公的思想,正确评价姜太公的功业,对于深入研究探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尤其占其主流的齐鲁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姜尚 - 主要事件

相传姜尚的先世为贵族,在舜时为官,因功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故为吕氏,名吕尚。后来家道中落,至姜尚时已沦为贫民。为维持生计,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时机。

当时,正是东方大国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政腐败,社会黑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于周,四边诸侯望风依附。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一天,姜尚在磻溪垂钓时,恰遇到此游猎的西伯姬昌,二人不期而遇,谈得十分投机。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甚喜,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子(尊称)久矣!”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注:传说姜尚本是处士,为逃避殷纣的暴政,隐海滨。又说他曾事纣,因纣无道而离去,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归周文王。还有的说他曾屠牛于朝歌(殷都,今河南淇县),卖饮于孟津(今河南盂津以北);或说他年老穷困,隐于渭滨,以渔钓于周文王,文王载与俱归,立以为师。以上所说归周的途径虽不同,但归周大事的核心人物则是肯定的。

不久,商纣王怀疑周文王欲图谋商之天下。遂将周文王拘捕在都城的监狱里。于是姜尚、散宜生广求天下美女和奇玩珍宝,献给纣王,赎出了文王。文王归国,便与姜尚暗地里谋划如何倾覆商朝政权。为此,姜尚策划出许多兵家谋略,由于这个原因,后人言及兵家权谋都首推姜尚,他便成了兵家的始祖或鼻祖。

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对内实行农人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租税,八家各分私田百亩,大小官吏都有分地,子孙承袭,作为俸禄等经济政策,促进人丁生产的发展,打下了灭商的经济基础。对外表面上坚持恭顺事殷,以麻痹纣王,暗中实行争取邻国、逐步拉拢、瓦解殷商王朝的盟邦,以翦商羽翼,削弱和孤立殷商王朝的策略。在姜尚的积极谋划下,归附周文王的诸侯国和部落越来越多,逐步占领了大部分殷商王朝的属地,出现了“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局面,为最后消灭纣王、取代殷商,创造了条件。

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一次,周武王问道:“我欲轻罚而重威,少行赏而劝善多,简其令而能教化民众,何道可行?”姜尚答曰:“杀一人而千人惧,杀二人而万人惧,杀三人而三军振者,杀之。赏一人而千人喜,赏二人而万人喜,赏三人而三军喜者,赏之。令一人而千人行者,令之;禁二人而万人止者,禁之;教三人而三军正者,教之。杀一以惩万,赏一而劝众,此明君之威福。”武王言听计从,时时慎于行赏,力求令行禁止,使周朝政治愈益清明。而此时的殷商王朝政局更加昏暗,叛殷附周者日多。周朝逐渐羽翼丰满,国势日隆。武王九年(约公元前1059年),为了探察诸侯是否会集而东讨商国。周军在姜尚的统帅下,浩浩荡荡开到孟津,周武王在这里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发表了声讨殷纣王的檄文。届时800诸侯会诸此地(当时的诸侯国都很小,商朝国土中竟达1800多个。后来的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是在兼并混战中形成的较大的诸侯国),显示了武王的声威。当时许多诸侯都说,“商纣可伐!”武王和姜尚则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殷商王朝的统治虽已陷入内外交困、岌岌可危的境地,但其内部尚无明显的土崩瓦解之状,如果兴师伐纣,必然会遭到顽强抵抗。于是,决定班师而回。这次行动,实际是灭商前的一次预演,在诸侯国间产生了强烈影响,使更多诸侯听命于周武王。

武王十一年(约公元前1062年),殷商王朝统治集团核心发生内讧,良臣比干被杀,箕子被囚为奴,微子启惧祸出逃,太师疵、少师强投降周武王。武王问姜尚:“殷大臣或死或逃,纣王是否可伐?”姜尚答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宾殃。”武王闻言,决意举兵伐纣。遍告诸侯说:“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遂以姜尚为主帅,统领兵车300乘,虎贲(猛士)3000名,甲士4.5万人,以“吊民伐罪”为号召,联合诸侯各国,出兵进取商都(参见周灭商之战)。但占卜结果却不吉利,部队行至汜水牛头山,风甚雷疾,旗折鼓毁,群公疑惧,有人甚至请求还师。只有姜尚坚持出兵,“今纣刳比干,囚箕子,伐之有何不可?举事而得时,则不看时日而事利,不假卜筮而事吉,枯草朽骨,安可知乎!”他说那些占卜用的龟甲和蓍(音式)草根本不懂什么吉凶。姜尚亲自援袍而鼓,率众先涉河,武王最终听从了姜尚的意见,,统兵前进。

二月甲子(二月五日),周武王率领大军会合庸、蜀、羌、微、卢、彭、濮等方国部队战车四千乘陈师牧野(商都朝歌70里,今河南淇县南),与纣王的17万大军展开决战(参见牧野之战)。拂晓,进行庄严的誓师——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牧誓”,誓词历数纣王戕害百姓等罪行,说明伐纣的目的乃代天行罚,宣布战法和纪律要求,激励战士勇猛果敢作战,武王使尚父亲统百名精锐勇土“致师”——发起挑战,接着指挥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乘势驰逐冲击。纣师虽众,皆无斗志,而且“前徒倒戈”——前面的士卒调转枪头指向商军,给武王开路。武王见此情景,指挥全军奋勇冲杀,结果,商纣王的十几万大军,当天就崩畔瓦解。纣王见大势已去,连夜仓皇逃走,与妃子妲己一起在鹿台投火自焚,至此,殷商王朝宣告灭亡。牧野之战所以能大获全胜,多赖姜尚英明的组织指挥。在作战时机的把握上,选择在纣王麻痹松懈、众叛亲离之时;在力量的组织上,以“吊民伐罪”为号召,联合诸侯共同伐商;在作战指挥上,首先以兵车、猛士从正面展开突击,尔后以甲士展开猛烈冲杀,一举打乱了商军的阵势,夺取了战争的胜利。

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临淄市临淄北)。姜尚东行到自己的封地去,路上每宿必留,走得很慢。有人对他说:“我听说过时机难得而易于失去,作为一个客人,安于路边旅店中的享乐,恐怕不象到自己封地上任的样子。”太公听了,夜里穿起衣服马上前行,天亮时到达营丘,正好遇到莱国人来与他争夺营丘。

姜尚在齐国政局稳定后,又开始改革政治制度。他顺应当地的习俗,简化周朝的繁文缛节。大力发展商业,让百姓享受鱼盐之利。于是天下人来齐国的很多,齐国成为当时的富国之一。在周成王时,管叔、蔡叔作乱,淮河流域的少数民族也趁机叛乱,周王下令给姜尚说:“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岭,北到无棣,无论是侯王还是伯男,若不服从,你都有权力征服他们。”从此,齐国成为大国,疆域日益广阔,使之成为后来的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一。战乱最终被周公姬旦给平叛。太公姜尚活了一百多岁而卒,葬地不详。

相传兵书《六韬》为姜尚所作,后人考证系战国时人依托于他的作品。但从现存的内容看,基本上反映的是姜尚的军事实践活动和他的韬略思想。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指出:“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由此看来,姜尚实为中国谋略家的开山鼻祖。

姜尚 - 人物评论

姜子牙在世的年代,正是殷商走向衰亡、地处商朝西的一个属国周逐渐上升的时期。姜子牙听说周伯姬昌施行仁政经济发达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大得人心便很想为兴周灭商一展雄才大略而此时姬昌也正在为治国兴邦而广揽人才于是姜太公便下定决心,离开了商朝,不辞劳苦,来到了周的领地渭水之滨,终日以钓鱼为生,其实是在观察世态的变化,寻找大展宏图的机会。据说,姜子牙钓鱼用的是直钓,鱼当然钓不上来,所以才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说法 。  

姜子牙用了几十年的功夫,勤学苦读,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可谓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学识渊博。尤其对历史和时势的研究更是驾轻就熟如今当了姬昌的太师可以说是厚积薄发运筹而游刃有余对内他帮助姬昌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如:实行“九一租税制”,即农人租用公田,只缴纳九分之一租税的低税制度;给大大小小的官吏“分地”,作为官吏的奉禄,而且子孙可以承袭等。这样,就调动了农人在官田上努力生产、官吏们自觉地搞好本人分地生产的 极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有朝一日兴兵伐纣奠定了稳固的经济基础。对外,姜子牙协助姬昌实行光养 晦薄秃孤立瓦解的政策对 商王他表面上表现得 谦和恭顺一心事殷 使商王误以 为周是最可靠的属国姬昌 是位忠心的伯而 在暗中却采取种种手段,拉拢争取殷商王 朝的其 他属国使殷 商越来越孤 立结果许多诸侯国和部落陆陆续续地弃殷而投周,到了后来,殷商虽名为天子,而真正附属于他的属国、部落却连三分之一都不足了。这样,就又为最后消灭纣王,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可惜的是,姬昌未能实现灭纣的愿望,便撒手归西了。姬昌死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这就是周武王(姬昌死后被追封为周文王姬发继位亦继志继续为兴周灭商而努力他拜姜子牙为国师并号称为师尚父姜子牙也不改初衷,继续全力辅佐姬发以图大业。有一天,武王姬发问姜子牙:“我打算减轻刑罚而又能 树立我的权威,少施行一些赏赐而又能使人们从善,少颁布一些政令法规而民众又都能自觉按一定的规范行事。请问师尚父,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姜子牙说:“如果你杀了一个人就能使一千个人害怕而不再犯罪,杀两个就能使一万个人害怕而不再犯罪,杀三个人就能使三军军威大振那么你就把他们杀了如果你赏了一个而使一千个人高兴赏两个人而使一万个人高兴赏三个人而能使三军上下都高兴,那么你就赏他们;如果你能通过法律条令约束了一个人而使一千人遵照执行,那么你就用这法律法令去约束他;如果你能通过禁止两个人的错误行为而使一万个人不再去做,那么你就去禁上;如果你能通过教育三个人而使三军上下都受到教育,那么你就去教育。总之,能够杀一个而惩戒上万人,赏赐一个而激励更多的人,这才是有道明君的权威,幸福之所在啊!”武王姬发听了,顿开茅塞,照着姜子牙的话去做,时时慎于刑赏,力求令行禁止,使周朝的政治更加清明,背叛殷商而依附周室外的人越来越多,出师伐纣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了。

这时周朝已羽翼丰满国势日隆而殷商王朝已出现了土崩瓦解之势。特别是殷商王朝统治集团内部 发生了内忠臣良将被杀的被杀被囚的被囚外逃的外逃降周的降周姜子牙审时度势,认为伐纣的时机已到便亲任主帅统领大军以吊民伐罪为号召,联合诸侯各国出兵直取商都。经过牧野一战,大败商军,迫使商纣王连夜出逃,与妃子妲已投火自焚于鹿台。中国历史上的殷商王朝至此也便宣告灭亡了,姜子牙终于完成了扶周灭商的宏图大业。  

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建有殊功,武王姬发把姜子牙封到了齐地,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姜子牙励精图治,终将齐国治理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五霸七雄中的强国之一而由于姜太公的雄才伟略更被后人称为中国谋略家的开山鼻祖司马迁就曾说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史记·齐太公世家》) 在我国著名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说姜太公曾在昆仑山从无始天尊学道,后来是奉师命下山辅佐周室的。在起兵伐纣时,也是通过许多道术之士与纣军斗法而完成兴周大业的。这其实是把姜太公这个历史人物神化了。

《易·系辞传》 :神农氏继包牺(伏羲)氏之后而兴起,初以农业和商业贸易教天下。黄帝、尧、舜氏继神农之后相继兴起,仍以羲、炎之道化民使宜,教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华民族赖此道不断发展壮大、繁荣昌盛起来。所以炎帝、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共祖,中华民族自称为“炎黄子孙”,也本于此。

炎帝神农氏姜姓,“当是所谓东夷者也”;黄帝轩辕氏姬姓,“当是所谓华夏者也”。由此可知,姜姓氏族是炎帝之后,固为东夷的土著民族。姜尚姜姓,是炎帝后裔,东夷土著。炎帝之后,先后兴起的共工、蚩尤、伯夷和逄伯陵等东夷姜姓氏族的著名首领,都是姜尚的先祖。共工任智刑霸诸侯,蚩尤以武力威天下,伯夷典三礼而立五刑,都成为姜尚必然传承的先德旧业。东夷主要指齐地。伏羲始画八卦,故“阴阳的信仰起于齐民族,……(阴阳学)是齐学的正统”;“黄老之学起于齐”,所谓因 “四时之大顺”和“治各有宜” (胡适 《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齐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等政教思想早已萌生于东夷齐地,也是姜尚必然受熏陶、就教化的文化传统。

唐、虞时期,伯夷为四岳而封国于吕,姜姓族人微而复振。姜姓有邰氏女姜嫄生后稷,为周人的始祖,是弘扬神农氏“耕农”之业的第一人,尧举以为“农师”。夏、商之际,伯夷子孙在中原的封国--申国和吕国已开始衰落。申为姜尚祖先的封国。氏族势力衰落,在中原难以立足,故姜尚的先人又举族迁回水草肥美、温湿适宜的东海老家。当时,东夷姜姓氏族依然兴旺。逄伯陵作为姜尚的先祖,立国于齐,一度称强。逄伯陵氏女是周太王的正妃,史称太姜,生王季,即周文王之父。姜、姬亦世有姻亲。

商朝从帝祖甲开始,不时对东夷用兵。到帝武乙,为掠夺人口、牲畜及其他财物,商人侵犯东夷的战争不曾停歇过。逄伯陵建立的齐国历300年后因屡受攻伐趋于衰落。东夷姜姓吕氏族人都随之衰微。帝乙更以侵略夷方(东夷)和盂方为专务。帝辛频“征人方”(东夷),多次“为虐于东夷”,就成为姜尚目睹耳闻的事实了。

商人对东夷人发动的多年的侵略战争,遭到了东夷人的坚决反抗。为此东夷人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族人战死或被掳去当奴隶,牲口和财物被大量抢走或毁坏掉。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使姜尚逐渐认识到了“杀人安人”“攻其国,爱其民”“以战止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姜子牙少壮穷困卑贱,直到老年才遇文王、武王,得展抱负,是所谓大器晚成的典型。他先后垂钓、卖食、屠牛、卖卜,是妇之逐夫,又是不售的佣役,久处最下层,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人间辛酸无不体味,世上冷暖尽已备尝。

许由是古代的高士。孔子将姜尚同许由相比:“许由,独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以拯横流、利天下为己任,所以姜尚久求进身用世的机遇而不以独善其身为足。姜尚走遍各地,尽访诸侯,寻祖迹于申、吕故地,观风俗于夷、夏旧族;他几度出入周国、殷都,如岐阳、丰邑、孟津、朝歌、牧野等地,多次回顾商汤、夏桀的成败得失。他以演《易》之术教西伯于羑里,并教西伯脱身羑里之囚;又劝西伯献洛西之地,以换取纣王废止炮烙等酷刑。但直至文王渭水访贤以后,姜尚方才开始了他“兼利天下”的大业。历代典籍对太公历史地位的公认,充分说明了其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其思想理论的博大精深。

姜尚 - 姜太公祠

位于临淄永流镇张家庄太公衣冠冢北侧。太公吕尚,字子牙,号太公望,东海人,吕姓姜氏,世称姜太公,公元前11世纪封于齐,为齐国第一代国君。他在任期间,“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卒葬于周,齐人思其德,葬衣冠于此。衣冠冢墓高28米,南北长50米,东西宽55米。1993年,临淄区在太公衣冠冢北侧建姜太公祠,建筑面积98平方米,主殿为歇山式挂廊配殿,各三楹,现为名人书画展厅。主殿供奉着姜太公彩绘圣像,殿壁有反映姜太公贫困生涯、避纣去商、习武著书、牧野大战、封齐就国、破菜争丘、太公治齐、惩治不训、周王授权、传子归国等到不平凡一生的壁画。

姜尚 - 后裔姓氏

姜太公后裔姓氏繁多,大致上有以下姓氏:姜姓、吕姓、丁姓、高姓、齐姓、卢姓、邱姓、丘姓、庆姓、贺姓、桓姓、查姓、柯姓、年姓、柴姓、崔姓、骆姓、章姓、聂姓、国姓、高堂姓、太公姓、卢蒲姓、淳于姓、厉姓、易姓、青姓等等。   

姜尚 - 《封神榜》

《封神榜》又名《封神演义》 ,历史名著,又名《商周列国全传》 、 《武王伐纣外史》 、 《封神传》 。是一部中国神魔小说,作者是明朝的陈仲琳(或许仲琳),也有一说为明代道士陆西星(《封神演义》中有十馀处引用道教经典《黄庭经》 )。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是一部古代魔幻幻想神话故事,根据评话《武王伐纣》,再参考古籍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

几百年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并以其篇幅巨大、幻想之奇特而闻名于世。其内容依托“周兴商灭”的历史背景,用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姜子牙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结束。
其中的哪吒闹海、姜子牙下山、文王访贤、三抢封神榜、众仙斗阵斗法等情节,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搬山移海、撒豆成兵,还有水遁、土遁、风火轮、火尖枪……

姜尚 - 相关影视形象

这里所介绍的影视形象,都与《封神榜》中的姜太公形象有关,各版电视剧都是根据明代著名作家许仲琳的代表作品《封神演义》改编的。《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形象肯定与历史有出入(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当然不可能会法术),但是作为开启周家八百年江山的功臣,这一点是和史实一致的。

唐远之 饰 姜子牙(梁丽版《封神榜》)

蓝天野 饰 姜子牙(傅艺伟版《封神榜》)

余子明 饰 姜子牙(温碧霞版《封神榜之忠义乾坤》)

刘德凯 饰 姜子牙(范冰冰版《封神榜之凤鸣岐山》、林心如版《封神榜之武王伐纣》)

无双大蛇Z

仙界的神,长的很帅,比较能装,负责抓捕远吕智和妲己,和人类联手一起击败远吕智,最终胜利。

姜尚 - 姜太公坐在屋脊上

姜太公到齐国上任后,便每年正月十六日到於陵邑(周村南古城村)与当地百姓一齐祭拜嫘祖,因为嫘祖教会人们养蚕织绸,从此人们有了衣穿,不再披树叶,为了尊重民意,鼓励植桑养蚕,织绸子,通过共同祭拜嫘祖,亲自与民同庆,与民同乐。大力发展植桑养蚕织绸事业。

在城北宽阔地方,高搭祭坛,坛高一丈按天干,长宽一丈二按地支,坛分三层按天、地、人三才。东边插四面青旗,上画青龙;西边插四面白旗,画白虎;南边插四面红旗,画朱雀;北方插四面-旗,画玄武,台上中央插八面黄旗,上面画八卦文字插在八方。这样象征着五行八卦二十四节气。

坛上北方设神坛,太公亲自书写、上首天皇太昊伏羲氏神位,下首地皇炎帝神农氏神位,中间人皇黄帝轩辕氏神位,在三个神位前边中间是,天后娘娘嫘祖神位,前方有供桌,摆着水果,五谷杂粮、蚕茧、三牲祭品,供桌前有一大香炉。

姜太公率领子孙、文武大臣上坛亲自烧香祭拜,行三拜九叩大礼。坛一层是二十八名鼓手,二层是三十六名乐手,礼拜时,鼓乐齐鸣,香烟缭绕,百姓在坛下随着祭拜,太公拜后,地方官员依次而拜,在当时,形成一个大的祭祖活动。

姜太公经常涉足与此,对这里的山水人情很了解,他见城南的山,像凤凰展翅,就名为凤山,西面高山连绵不断,名为九节青龙山,寓意龙凤呈祥。

於陵东西两座小山,东为米山,西为面山,东面还有座山,人们说是姜太公曾经常从这里乘马走的地方叫马鞍山,於陵城西有道河,缓缓向北流,河两岸都是像碎石那样的小石头,当地人民把这种石头叫做泔沟,把这道河也叫做泔沟河,太公取名叫“淦河”。

姜太公怕过世后人们忘记了老祖宗,和发展蚕丝事业,便命儿子在於陵邑建立天后宫,三皇殿,把自己册封的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按方位塑在三皇殿周围,让他们在三皇的旨意下,各行其职,各尽职守,受享人间香火。

通过神,教化人们,有所作为,忠君爱民,贤庶淫恶之人各得其果。

宫殿建成以后,太公已过世,长子丁公即位,亲自验收宫殿时,想起父亲,为国为民戎马一生,晚年封齐,仍为社稷操劳,在世时,被周天子号为师尚父,可死后没有封号,尚父封了天下诸神,定名各地山,川,水,乡,商和周的死难文臣武将,被他封了神都塑在这里,后人供奉,我也把他塑在这里,让后代子孙祭拜,可是塑在哪里呢?冥思苦想了若干日子,他不能与众神为伍,平起平坐,他又是炎黄子孙,应该守护着三皇五帝,就把姜太公塑在三皇殿的屋脊上,永远守护着祖宗,注视查看着诸神是否护国佑民,掌风调雨顺之权,职福善祸淫之柄。

后来各地盖庙时,在殿顶上,塑上太公爷爷,有的身穿官履正面端坐、有的身穿道服、有的乘四不象、背打神鞭、有的手执黄旗,也有的顶盔贯甲,罩袍束带、将帅打扮,总之都是太公在此,万事大吉。

姜太公,是一位最早出现在山东淄博大地的著名历史人物,一个驰名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神学家。

他是一个总结运用了黄帝兵法,联合天下诸侯兴周灭纣,运用伏羲文王八卦之术,天体星象为依托,创立了中国诸神,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生为人臣,死而为神的灵魂不灭论。

使后来中国文人编绘神话故事、演义小说、天神下凡的戏曲更有依据,使人文历史更加丰富多彩。周村天后宫、三皇殿、在历代戡乱中屡屡遭到破坏和重建,最后一次的三皇殿是在新世纪旧房改造时,才全部毁掉。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teheyi@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tehe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