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 舞曲
  • 视频
  • 歌词
  • 简谱
  • 铃声
  • 名人
  • 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佛教 - 释地藏
释地藏

释地藏

释地藏,名金乔觉,新罗僧,俗称金地藏,为古新罗国(今朝鲜半岛东南部)国王金氏近族,金乔觉早年曾经来大唐留学。
展开

简介

  释地藏(公元630——729年)
  生于新罗国王族,俗姓金,号乔觉。唐高宗永徽四年出家后,即携白犬善听航海来华。至九华山,得闵公地建大道场。开元十六年圆寂,时年九十九岁,其尸坐于函中。
  三年后开将入塔,颜貌如生。举起则动骨节,若撼金锁。乔觉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遂建一石塔将肉身供于石塔中,尊为“金地藏”,所配殿宇称“肉身殿”。

      金乔觉早年曾经来大唐留学,汉学修养颇深,其诗作被收入《全唐诗》。此间他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自诲说:“世上儒家六经、道家三清法术之内,只有佛门第一义与我心相合。”于是回国后,毅然抛弃王族生活,削发为僧。唐开元七年(719),金乔觉24岁时,带着神犬谛听,西渡来华, 初抵江南,卸舟登陆,几经辗转,卓锡九华。位于九华山麓的“九华行祠”为其初上山的栖身之处。九华山上的金仙洞、地藏泉、神光岭,都留下他的足印。

生平

       唐至德初年,乡绅诸葛节等登高赏秋。至东崖,“山深无人,居唯一僧,闭目石室。其旁折足鼎中,唯白土少米烹而食之”。群老被地藏和尚的苦行精神所感动,纷纷出钱出力,买下檀号和尚的旧地,修建寺院,恳请地藏和尚入居。
       地藏和尚住进化城寺以后,率领弟子开渠引水,垦荒种地。寺院周围,尽成稻田。唐建中期间,“有水田数十亩,种黄粒稻,田之上植茶,异于他处,亭后有五钗松,结实香美,皆自新罗移植。”尽管地藏和尚率众农禅并重,但皈者如云,仍难解决僧众衣食之缺。于是又率众“挖土得土壤,甘滑如面,众赖以济”。“其众请法以资神,不以食而养命”,过着“夏则食兼土,冬则衣伴火”的艰苦生活。
       地藏和尚苦行清修,道德感人。消息传到新罗国,“本国闻之,相与渡海,其徒实众”。相传新罗使臣昭佑、昭普(传说是地藏的两位舅舅),不远万里来到九华劝甥回国。地藏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佛法,两人终被地藏的苦行和道德所感化,遂留山不去,在九华山脚下筑室为庵,帮助地藏建设道场,弘法利生。两人去逝后,徒众塑二臣像供奉,改庵名为二圣殿。今二圣殿仍在。
       又传,地藏两位舅舅寻甥不回,地藏的母亲不顾年迈,渡海寻子。当母子相见后,其母悲喜交加,连哭三昼夜,眼睛哭瞎了,地藏和尚是个大孝子,他每天亲自提取化城寺前的山泉,为母亲洗眼,终于使母亲眼睛复明,后人为了纪念他的母亲,彰示地藏的孝心,便在井边建造一座石塔。称井为“明眼泉”,塔为“娘娘塔”,今塔基尚存。
       唐贞元十年(794),金地藏在人生旅途上已度过99个春秋。作为一期应化的地藏菩萨,他开道场,度有情,功德圆满。此年闰七月三十日,他召众徒告别,天悲地泣,百鸟哀鸣,灵异异常。金地藏圆寂后,徒众将他的肉身跌坐石函中,三年后开缸,见颜色如生,撼其骨节有金锁般的响声。佛经上说“菩萨钩锁、百骸鸣矣!”徒众知是菩萨应世。但他是哪位菩萨应世呢?因为他法号地藏,长相与佛经所说的地藏相似,行持与古地藏一脉相承,便认定他为地藏菩萨示现。因为他俗姓金,便尊他为金地藏,遂建塔供奉肉身。此塔即今肉身宝殿。
       金地藏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以真人真事开辟道场而独树一帜。由此开始,千余年来九华山肉身菩萨不断出现。

释地藏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teheyi@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tehe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