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
出生于梨园世家。12岁因生活所迫开始学艺,解放前先后在“新凤玉”乱弹班习艺,其后又入“大高星”、“胜福连”、“新阳春”、“新红玉”等班社从艺。解放后,参加温州胜利乱弹剧团,1959年更名为温州瓯剧团,并作为剧种名称行于世。她长期担任瓯剧团团长,退休后仍为瓯剧团顾问。她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剧协二、三届理事、浙江三届人大代表、省六届政协委员、省二届文联委员、全国第三次文代会代表、温州市二届文联委员、市二届剧协副主席,后为顾问。
参演作品
数十年舞台生涯,她先后主演了《佛灵寺》、《贩马记》、《蝴蝶杯》、《昆山县令》、《玉簪记》、《碧玉簪》、《钟离娘娘》、《高机与吴三春》及现代戏《红梅赞》(《江姐》)、《洪湖赤卫队》、《送肥记》等数以百计的古今妇女舞台艺术形象,最为脍炙人口的《高机与吴三春》,被誉为浙南温州的“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年,以《卖绡会》一折获华东地区表演三等奖,她先后多次获浙江省、温州地、市表演一等奖。其表演风范、演唱行腔,形成特有的柔美与韵味。
作为瓯剧老一代表演女旦角(过去是男旦)艺术家,先后为瓯剧培养的学生有一级演员翁墨珊,二级演员谢菲菲、冯彩秋及洪永娟等艺术(旦角)表演骨干,对于瓯剧的传承至关重要。
人物评价
作为团长和继王兰香之后的瓯剧女性旦角演员,她深惑瓯剧中乱弹腔唱调,那历来男女演员同工同调的旧习非改不可;因此她数十年如一日地积极支持和配合瓯剧第一代表作曲家李子敏先生对音乐进行改革,经长期实践,解决即确立瓯剧乱弹腔唱调,在统一定调(尺字调)基础上正,反乱弹唱调交替演唱,从而确立了男女工唱调问题,以及(慢垛板)、(紧垛板)、(女工垛板)等新板式新腔句的创作、试演(唱)的确立,都与举足轻重的陈茶花为首的率广大演艺人员的合作、支持密不可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愈加显示其历史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