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发强 - 人物简介
盛发强,出生于甘肃敦煌,北京探路者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民董事长。探路者的实际控制人为盛发强、王静夫妇,两人将分别持有31.77%和14.25%的股份。有人初步估算夫妇二人的身家将超过4亿元。
盛发强 - 创业经历
盛发强自小就爱读书,但他也是个“不安分”的孩子,天性就喜欢户外运动。高中一年级,他和几个同学约好出去玩,骑自行车76公里去了敦煌的南湖水库。到了晚上,他们取出从家里带的床单,搭成帐篷,点上蜡烛。然而,帐篷里成了蚊子的天堂,人进不去。从那时开始,盛发强在心底里就有了“帐篷”这个概念。
1988年,盛发强考上中南工业大学测绘专业,这个专业需要学生们经常进行野外勘测学习,但那时,很少见到专业的帐篷、睡袋。 1992年毕业以后,他被分到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工作地点在兰州。然而,拥有一颗“不安分”心的盛发强第二年便选择了“下海”来到广西北海。他先是在一家小型的印刷厂当推销员,随即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开了一家小的印刷公司。
1994年年底,盛发强在“全国专利新产品博览会”上,发现了与他从小就埋下的创业“火种”相匹配的项目——折叠式休闲帐篷。 看到这个帐篷产品,盛发强的眼睛亮了起来,就与这个专利的拥有者谈判。对方出价20万元,最终让他5000元就买下。拿到专利后,他去江苏学习了一个月如何做这种帐篷。1995年,他注册了北海天惠旅游用品有限公司,从事帐篷设计生产。他投入10多万元,生产了1000顶帐篷,命名为“天乐”品牌。
在南宁博览会上,他不停地演示帐篷如何搭起,如何拆卸。最终,他的帐篷激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当天,他签了80多万元的合同,成交了10多万元。
北上成就“探路者” 随着公司的发展,生性不安分的盛发强决定把公司搬到北京。从1998年在北京设公司办事处开始,公司业务逐渐过渡到北京。1999年1月11日,他注册了北京探路者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把以前的“天乐”品牌放弃,启用“探路者”品牌。
来北京,盛发强需要从零开始。他在香山附近租了两排破旧的平房,既是产品开发人员又是工人、搬运工、销售员。虽然当时环境很差,但公司还是弄了两个乒乓球台子,院子里还有两棵大树,经常有喜鹊掉下来,又被小心地放上去。
也许是由于这种创业的激情和健康的心态成就了“探路者”:2002年开始,探路者开始做服装;2003年3月6日,首家探路者户外用品专卖店在北京隆重开业,探路者由此拉开了在全国推广连锁专卖店的序幕;2004年2月,探路者公司在北京昌平区宏福创业园建成占地16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办公、生产、仓储中心。探路者跨上了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新里程。
从1999年开始,探路者每年有50%的增长。2006年,“探路者”占户外用品10%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内第一品牌。
2008年销售超过2亿元,以销售量计算,市场占有率排名行业第一。2007年探路者启动上市进程,2008年6月改制完成。2009年初,为了更好地展现探路者的品牌形象,盛发强的妻子王静邀请了自己的好友、万科董事长王石以登山家的身份代言探路者。
盛发强 - 婚姻家庭
盛发强的妻子、探路者副总裁王静现在专注于产品的设计。在中国的登山界,王静是少见的女性领军人物,她曾成功登顶海拔8201米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她登山的目的除了挑战极限,还在于亲自体验探路者的产品,每次登山归来,王静则会召集设计部开会研究遇到的问题。
盛发强和王静夫妇双双踏入新晋富豪榜名单,同时身价暴涨的,还有探路者的其他5位股东,他们分别是盛的外甥、外甥女和侄子,以及王静的妹妹和妹夫。盛发强承认,在探路者股东层面有家族化倾向,他认为在创业阶段这无可厚非。不过,在管理层探路者早已完成去家族化。上市后,盛及时将更多的精力聚焦在内部激励制度的建立上。“这将使探路者走上‘轨道’增长的道路。”这位户外运动品牌的破局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