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
李振声[小麦遗传育种专家] - 简介
李振声,男,1931年2月25日出生,山东淄博人。遗传学家。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曾担任中科院原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陕西省科协主席,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是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八届、第九届常务委员,曾荣获陕西省和全国劳动模范。
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将偃麦草的耐旱、耐干热风、抗多种小麦病害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小麦中,育成了小偃麦新品种四、五、六号,小偃六号到1988年累计推广面积5400万亩,增产小麦32亿斤;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新体系,利用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性状,首次创制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解决了小麦利用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单价染色体漂移”和“染色体数目鉴定工作量过大”两个难题;育成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并利用其缺体小麦开创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奖励。
李振声[小麦遗传育种专家] - 简历
1931年2月生,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
1951年-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任研究实习人员。
1956年-1965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
1965年-1987年在西北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79年被评为中国劳动模范。
1983年-1987年兼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与陕西省科学院院长。
1987年-1992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遗传研究所所长,1992年-1997年任遗传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任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2-1997年任遗传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2年后,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扶贫领导小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长期从事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育种及遗传规律研究,其科研成果“小偃6号”曾获得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发明一等奖,中国科学大会奖、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和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九届中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007年2月27日被授予中国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胡锦涛为其颁奖。
李振声[小麦遗传育种专家] - 科研之路
改良小麦
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李振声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从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奔赴陕西杨凌,在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开始小麦育种的研究。从此,开始在大西北31年的科研生涯。
1956年,中国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这种被称为“小麦癌症”的流行性病害,具有发生区域广、流行频率高、危害损失重的特点,会造成小麦产量的巨大损失,甚至绝收。
当时只有25岁的李振声决定从事小麦改良研究,为农民培育出优良抗病的小麦。李振声说:“病菌变异的速度快,据25个国家统计条锈病平均5.5年就能产生一个新的生理小种,而小麦育种的速度慢,8年才能育成一个小麦新品种。想研究出优良抗病的小麦,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李振声通过多年对牧草的研究,发现长穗偃麦草等具有非常好的抗病性。于是萌发了通过牧草与小麦杂交把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的想法。小麦是最原始的一粒小麦先后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粗山羊草,经过两次天然杂交和长期的自然选择及人工选择进化来的。一粒小麦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发生天然杂交后形成了二粒小麦,产量提高了;二粒小麦与粗山羊草发生天然杂交后形成了普通小麦,不仅产量提高了而且品质有了根本的改善。小麦经过数千年的人工选择和栽培,如同温室里的花朵,抗病的基因逐渐丧失。
经过20年的努力,他带领课题组克服了小麦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后代不育、疯狂分离等困难,将偃麦草的抗病和抗逆基因转移到小麦当中,育成小偃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和小偃4号、5号、6号、54号、81号等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其中仅小偃6号就累计推广1.5亿亩,增产粮食40亿公斤。小偃系统衍生良种7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大概在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了75亿公斤。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施肥量与粮食产量是同步增长的;80年代以后,施肥量还在增长,可是粮食产量却没有增加。这样不仅浪费资源,化肥流失到江河湖泊中去还污染环境,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当时北京郊区的农民有句顺口溜,说农业生产“一靠政府,二靠天,三靠美国的磷二胺”。中国的磷矿主要在西南地区,储量少、品位低,所以的很多磷肥都要靠进口。李振声开始琢磨:中国的磷矿资源再有100年就开采完了,有什么办法能给国家节省点磷矿资源呢?能不能在生物技术上想想办法,提高作物对土壤中本身含有的磷的吸收利用效率。这样不仅可以利用资源,还节省了化肥,保护了环境。
于是,李振声开始探索。他在北京市昌平建立了一个育种基地。基地刚建起来的时候,没有食堂、没有卫生间、没有围墙,连路都不通。李振声就带个饭盒,在田里一呆就是一天。为了找到能够高效吸收利用土壤中磷的小麦种质资源,他耐心地对种在花盆中的数千份种质进行筛选。
李振声最后发现了一批“磷高效”和“氮高效”的小麦种质资源,并研究揭示了其生理机制与遗传基础。在此基础上培育出来的小麦新品种——小偃54能高效吸收土壤中的磷,被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在河南、陕西等省累计推广700万亩。随后,他又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开展了提高小麦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以及光合作用产物的优化分配研究,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优质和高产之间的矛盾。这项成果不仅节约了国家资源,还减少了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李振声就提出了走资源节约型高产农业道路的可持续农业发展观。他所秉持的“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小麦育种新方向已经成为育种界的共识,并成为农业973项目研究的重要指导原则。
治理低产田
1985年至1987年中国粮食产量出现了下降,而同期人口累计却是很大幅度的增长。面对当时的困难,在中国科学院全力支持下,李振声带领中科院农业专家组通过3个月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在黄淮海地区进行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大力支持下,带领本院25个研究所的400名科技人员投入冀、鲁、豫、皖4省,与地方政府联合,与兄弟单位合作,开展了大规模中低产田治理工作。
山东片的工作是以禹城试验区为重点展开的,禹城试验区包括14万亩盐碱地治理和北丘洼、沙河洼、辛店洼的治理,总称为“一片三洼”。1987年11月李振声考察禹城试验区后,认为“一片三洼”代表黄淮海平原主要低产类型,创造的经验特别宝贵。1988年2月26日至29日,中国科学院和山东省德州地区联合举行“科学技术与生产见面会”,李振声在会上作动员讲话。中国科学院24个研究所和4个职能局在会上介绍了251项技术成果,同13个县(市)领导、乡镇干部和农民专业户600多人交流和对接,对全院和山东省双方起到了发动作用。在李振声倡导下,3月8日,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的陆懋曾、副省长马忠臣
中科院在黄淮海平原围绕治理中低产田和发展农业生产的联合攻关,在工作的重点地区也是原来的重灾低产区的鲁西北、豫北、皖北和河北沧州的8个地市,1993年粮食总产净增56亿公斤,增34.6%;年平均增5.81%,而黄淮海平原全区平均年增是3.83%,中国同期年平均只增1.28%。中科院的示范基地和成果推广不但在8个地市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而且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全面展开起到了引路和带动作用,为结束上世纪80年代后期农业徘徊、使90年代前期快速发展,以至到1998年中国粮食上到5000亿公斤的台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丰富的技术经验。
李振声[小麦遗传育种专家] - 科研成就
在55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李振声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李振声育成的以小偃6号为代表的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是我国北方麦区的两个主要优质源之一,其衍生品种已达79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
李振声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这是一项原创性成果,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他的这项成果促成了首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会议在中国西安召开,受到来自15个国家的100多位专家的充分肯定。
上世纪90年代初,李振声从我国人多地少、资源不足的国情出发,提出了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小麦育种新方向和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观。
他培育出的可高效利用土壤氮磷营养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小偃54,累计推广700余万亩。他提出的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育种新方向,已成为业界共识和农业973项目研究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
1987年,李振声带领中科院400余名科技人员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进行大规模改造和治理,6年时间实现黄淮海地区粮食增产504.8亿斤。
1995年,为打破我国粮食生产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提出了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
2003年,他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9949亿斤,基本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李振声著有《小麦远缘杂交》等两部专著,主编论文集5卷,发表论文100多篇,被引用近600次。他还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人才。
李振声[小麦遗传育种专家] - 荣誉奖项
陕西省科技成果一、二等奖,
198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1988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
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
2005年获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
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1年5月3日,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小行星命名仪式举行,获颁小行星命名证书和小行星运行轨道铜牌。
李振声[小麦遗传育种专家] - 人物评价
学生眼中的李振声
“很幸运,我如愿以偿地考入中科院遗传发育研究所,成为李先生课题组的一名博士研究生。”童依平对自己当初报考博士生的情景记忆犹新。作为李振声的接班人,童依平说:“对待科研工作,李先生一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童依平说:“往往在田间工作大半天,我们都感到有点儿累了,他仍然不知疲倦地调查记录。”
李振声的生活非常节俭,在实验站调查时,他与大家吃在一处。在学生眼中,李振声是一个“和蔼可亲、思想开明”的人。
李振声[小麦遗传育种专家] - 设立振声奖学金
“振声奖学金”是以以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名字命名的奖学金,李振声院士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捐赠个人奖金50万元,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共同设立了这项奖学金。每年评审一次,设特别奖和优秀奖两种奖项。奖励对象是该所优秀研究生。
2009年1月在京首次颁奖。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的6名研究生,分别获得了1万元、5000元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