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 舞曲
  • 视频
  • 歌词
  • 简谱
  • 铃声
  • 名人
  • 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中国媒体 - 贺少滨
贺少滨

贺少滨

贺少滨,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讲述》资深编导、记者
展开

基本内容

少滨,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讲述》资深编导、记者   贺少滨,央视《讲述》资深编导、记者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讲述”以《胡杨与邓世昌的不解情结》为主题,向亿万观众讲述了山东省威海市"十大杰出青年"、威海市工商联执委胡杨历经10余年艰难困苦,为民族英雄邓世昌建一座纪念馆的感人事迹。

说起央视制作这期节目还有一段小插曲。此前,中央电视台“讲述”节目编导兼记者贺少滨先生,正绞尽脑汁策划下一期节目选题时,偶然翻到2000年第5期《中国青年》刊登记者写的《为邓大人建一座纪念馆》长篇通讯。后来他到威海拍外景时与记者见面后感慨地说,当时在杂志上读到这篇文章时,立马就被开头的两句话所打动:沉落的是耻辱和悲壮,不沉的是志气与信念!他一口气把文章读完后顿感荡气回肠,字里行间饱含诸多厚重的东西把他打动了,认为国家电视台应该为此专门制作一期节目。"一段终生难忘的经历,一份刻骨铭心的情感,一片魂萦梦绕的土地,一个牵肠挂肚的身影……"故事里的人生,人生中的故事,文中主人公,一个退役海军战士为了给邓大人建馆,历经艰辛终于夙愿得偿。这里面的故事肯定能够打动观众,故事本身就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这不是正符合"讲述"的主旨吗?血气方刚的贺少滨很快草拟了一份策划书,呈报给肖晓琳主任主持的策划班子评估后当即获得赞同。此后,贺先生通过威海市委宣传部辗转找到记者后,立即赶到威海拍摄外景,并把胡杨请到中央电视台演播厅与访问人沙碧红"讲述"。

说实在话,当时采访胡杨时一见面气氛还有点尴尬:记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看胡杨的身份证。因为采访报道,人物的年龄关系到他的人生经历,甚至关系到新闻的真实性。客观严谨的人物通讯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胡杨后来对此感慨良多:接触过不少记者,一见面要认真看身份证的还是首次遇到。当然这也说明他认可并理解了记者的执拗。第一次采访后,记者对写好这篇文章,心里还是没有多大把握。题材确实不错,但是写消息好办,写人物通讯就显得干巴巴。在后来几次的采访中,记者改变采访策略,像朋友聊天一样海阔天空"侃大山",终于挖到了他当过播音员,贩过粮食,干过公关,离过婚等鲜为人知的经历。几经修改,一篇约有6000字的长篇通讯《十年圆梦,老水兵情系邓世昌》在《东方周末》头版转十六版刊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很快予以转发,《中国青年》、《海上文坛》等20多家媒体也相继转载,香港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在澳门回归大型直播节目中对胡扬还作了专访。当年,胡杨被评为威海市"十大杰出青年",记者的这篇文章也荣获2000-2001年度威海市"五个一"精品工程奖。

据业内人士评价,挖掘出一个退役海军战士“看似寻常最奇崛”事迹背后不寻常的社会意义,正是这篇报道的一个可贵之处。回顾当时的采写过程,深感这次报道能收到这样好的社会效果,有一种努力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在典型宣传中必须注重人文精神的弘扬。

贺少滨

选择轰动一时还是选择尊重事实   民族英雄邓世昌

当记者接触材料、并进入实地采访时,却遇到了认识上的障碍。把采访对象作为一位名人,还是把他还原为一个真实的普通人?靠轰动一时的新闻炒作还是靠理性客观的报道更长久?潜心分析中,记者痛感在报道先进典型人物时,有些文章习惯寻找典型人物身上的"光环"。其实,这种一涉及先进人物就不自觉地硬把人物往"高、大、全"方向整的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新闻报道中人文精神的失落。 在这种思维定势的作用下,报道的新闻视觉更多的在于报道的目的或者说功利性,对新闻的真实和受众的接受需求往往是忽视的。在处理新闻与新闻人物之间的关系时,缺少关怀,缺少沟通,缺少对新闻人物的尊重。在这种忽略人本的新闻选择尺度下,导致最终的新闻描述和告知的指向,自然偏离新闻的本真意义,甚至走向某种极端。

众所周知,公元1894年9月17日,日本海军悍然挑起了大东海战,我北洋海军奋勇抗敌,浴血奋战,伤亡惨重。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弹药用尽,舰体多处受伤的情况下,为了保护主师丁汝昌及旗舰定远舰,亲自驾驶致远舰,向敌舰吉野号冲去,“致远舰”不幸被敌舰炮火击沉,邓世昌以身殉国……凡是看过电影《甲午风云》的观众,对这段情节都记忆犹新。也正是这部电影,改变了一位少年以后20多年的人生历程。

胡杨是江苏淮阳人。当年看《甲午风云》电影时,胡杨12岁。看完这部电影后,胡杨的心中就记住了邓世昌这个人,他是个好人,而且还是个英雄。两年后,胡杨14岁时,他学习的课本上有一篇关于甲午海战的课文。通过课文,胡杨对邓世昌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对他产生了一种崇拜,他就有意识地找来一些关于邓世昌的书籍看。最初看电影时的好奇,到以后对甲午战争知识和邓世昌有关史料的进一步了解,胡杨被强烈地震撼了,邓世昌这个名字,从此在胡杨心中扎下了根。

胡杨十七岁那年,高中毕业。农村的孩子要想闯世界,第一条路是考大学。胡杨第一年没考上,想第二年再继续考。在紧张复习时,他听说海军某部在他们那地方开始征兵了,他说服了父亲,马上去报了名。1981年11月20日,他接到了入伍通知,到了心中非常崇敬的邓世昌生前曾经生活、战斗的地方。

第一次上北洋海军总部旧址刘公岛,胡杨把这个3.15平方公里面积里的所有遗迹都走了一遍。当时胡杨有个河北的战友说:这怪了,这个刘公岛是民族英雄邓世昌战斗的地方,直至他出海战死,他就是从这个地方出发的。怎么岛上没有一个专设的邓世昌纪念馆呢?如果我们想办个展览的话,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呢?言为心声,当时胡杨就脱口而出说了句话:有朝一日我有能力的话,我要建一个邓大人的纪念馆。一句脱口而出的话,一个暗暗立下的誓言,从此改变了胡杨的生活。于是从1985年退伍后,胡杨便开始走上了漫漫的建馆之路。

这就是胡杨对民族英雄邓世昌认知的真实的心路历程。于是,记者把他还原为一个活生生的年轻人,并严格按照时间顺序采用叙事表现手法。其意义在于把作者、读者和采写对象放到同一个平台上,以平等的身份进行感情交流。

  威海邓世昌铜像人物:选择虚幻还是选择本原

新闻人物的采写,特别是先进典型人物的采写,常常面临一种诱惑:追求高大和完美。因其要"高大",常常就有不由自主的"拔"的意识,即人为地把某种光彩赋予人物身上。又因其要"完美",笔下就着意于"神"的一面,忽视甚至回避"人"的一面。胡杨作为已有一定知名度的采访对象,身上披着五色流幻的光环,怎么解读发生在他身上的新闻事实?是解读出一个真实的胡杨还是解读出一个虚幻的胡杨?记者面临选择。 比如,记者问他怎样看待"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问题。他回答说,因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获得多少金钱也是对人的知识、技能价值的认定;但不能把这作为惟一选项。为建纪念馆卖门票,以馆养馆,这样馆才能办得长久。真实坦荡,合情合理,读者才能信服。

胡杨想建纪念馆,最主要的还要有一大笔资金。他的资金是从哪来的呢?从1985年10月到1994年,近10年时间里,胡杨应聘到县级广播局打过工、也曾经贩过粮食、玉米、小麦,还有面粉、大米,挣些中间的差价;还贩运过海带,后来成立一个信息部,还搞过接演出的团体……为了赚钱,什么都干。到1994年时,胡杨已积攒了30来万块钱了--沉甸甸的30来万块钱!胡杨退伍时就两个箱子,一个箱子是铺盖,一个箱子是有关邓世昌的书籍,别的什么都没有。能积攒下30来万块钱,已确实是不错了。

这时,胡杨想:建邓世昌纪念馆是时候了。1994年,胡杨又上刘公岛,开始具体实施建邓世昌纪念馆的计划。

1995年1月,胡杨到海军博物馆,找到了他的一个老首长邱殿荣,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邱殿荣说:你光有热情还不够,你这点资金也不行,你知道要用多大座房子?那么多的展品怎么收集?你还得到很多地方去了解、核对史实,还要征集一些材料、资料……

胡杨听了这番话后,就从1995年大年初一起,一直到1997年,几年间,他去广东番禺、福州马尾、厦门、南京,北面的大连、旅顺,还有首都当时的北京图书馆,他都跑过;包括辽宁的丹东,就是甲午海战那个主战场,胡杨也去了。

经过3年艰辛而漫长的奔波,胡杨的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行程数万公里, 走访调查,咨询请教,胡杨收集了大量丰富详实的历史资料、照片以及珍贵的文物,为建馆做好了充分准备。

1998年3月,胡杨的邓世昌纪念馆开始动工了:装修,搞雕塑、布展……历尽许多艰辛困苦,由胡杨个人出资近百万元的邓世昌事迹陈列堂,凝聚了胡杨10余年的全部心血,终于在1998年9月17号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了。

经过分析,记者感到,新闻所表现的真善美,应该是有真有善才有美。抛开那种违背新闻真实、远离人本真实的寻找先进人物的思维模式,以一种平常人的眼光或者干脆将胡杨看作自己身边的一个同事,那么,他的回答不仅是很有人情味的,而且也是很有道理的。他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认识,不正是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进步的价值观吗? 在解读中,我们真实地表露了胡杨的这些看法。实践证明,读者对此是认同的。他们觉得所读到的"这一个"典型是可亲的,如同身边的一个同事;是可信的,身上没有虚幻的光环;也是可学的,胡杨做到了的,其实我们只要努力也能做到。

 典型:宣传中的关心和关心中的宣传

对人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体现着人文精神的精髓。 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媒体在对先进典型人物的报道中,常常赋予主人公以"苦行僧"的形象,把他们写成违背人的常情、不食人间烟火的"另类",拉开了先进典型与普通群众的距离,有的甚至在无意之中给先进人物套上了"精神枷锁",逼得他们不得不扮演某种尴尬的社会角色。这样做,有悖于人文精神的基本取向,不仅直接影响了典型人物的示范作用,而且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

采写过程中,记者分析,胡杨是一个典型,一个时代青年的典型,但他首先是一个人,有着常人的需求和情感;而且,由于他在婚姻大事上受过挫折,离婚后还有一个儿子在读初中,加上他有点像唐吉珂德,一直承受着讽刺挖苦,所以他比常人更需要尊重,也更需要关心和爱护。这种尊重、关心和爱护,与对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宣传,应该是统一的。无疑,他的精神是社会需要的;同时,作为典型,他个人的情况也是社会所关注的。这时,记者在深入报道他的事迹时对其个人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和祝福。一波三折的命运,以事业和家庭这两条报道线索交替推进,实质上,是把胡杨的社会贡献与社会对他的关心迭印在媒体上,传达给受众。这一手法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息:为社会作出了贡献的人,理应受到社会的关爱。

胡杨10余年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回想这些年走过的路,胡杨感慨万分对记者说,我这么多年的努力,不是为了钱。我就觉得邓世昌的精神需要宣传,需要人们去瞻仰,教育下一代需要这么一个地方。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个可悲的民族。但有了英雄,却不去爱这个英雄,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他希望有一天社会、政府能把这件事情纳入到政府的规划系列中,那么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胡杨这番发自肺腑的话,使采访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是啊,在不少人怀疑胡杨建馆的动机时,他心中真实的想法不啻一声惊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醒记者:在有责任报道好一个典型的同时,也有责任帮助一个典型。于是,在报道中记者将社会各界对邓世昌纪念馆的关注与支持写进去,尤其浓墨重彩地抒写了邓世昌的后人邓立英对建馆的热切关爱。它既表现了一个特定的典型人物的特殊情感,又凸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关爱,成为报道的主题。带给读者的,是这个社会的温馨。其实,这比平面地宣传一个人物具有更深切、更真实的感染力。

宣传中的关心和关心中的宣传相结合,是媒体、典型与受众的高度融合与互动。这样,有利于典型人物的立体展示,有利于媒体与受众的情感互通。而贯穿其中的,正是人文精神的弘扬。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teheyi@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tehe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