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烽
人物简介
罗烽 (1909.12.13—1991.10.23) 原名傅乃琦,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人。
青少年时期较早地接受了“五·四”以来的革命思想,于1928年在黑龙江省呼海铁路传习所学习期间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呼海铁路特别支部宣传委员、代理支书、书记等职。“九·一八”事变后,罗烽在杨靖宇同志领导下在群众中活动,被杨靖宇指定为中共满洲省委候补委员并受命开展北满革命文艺活动,联络当时的青年文学工作者萧军、萧红、白朗、舒群、山丁、金人等在当时的新京(长春)《大同报》、哈尔滨《国际协报》创办大型文艺周刊《夜哨》、《文艺》;他当时发表了新诗《晒黑了你的脸》,显示了艺术才华。
1934年由于叛徒告密,罗烽被捕,在党组织的帮助下于1935年无罪获释。同年7月与爱人白朗同赴上海,参加“左联”,以后他辗转于上海、武汉、重庆,担任上海文艺协会秘书、上海文艺界战时服务团宣传部长、主编半月刊《哨岗》。此期间他发表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剧本,主要有长诗《碑》三部曲、中篇小说《莫云与韩尔谟少尉》,长篇小说《满洲的囚徒》等,其中《满洲的囚徒》取材于自己的经历,是罗烽的代表作之一,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1941年皖南事变后,遵照周恩来同志指示,罗烽到延安,先后被选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第一任执行主席,并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他的论文《高尔基论艺术与思想》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肯定。
1945年“八·一五”罗烽到东北,曾任东北文协代任、东北局宣传部常委、东北文化部副部长、东北文联副主席等要职,对东北的文化建设和文学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1952年底罗烽在中国作协从事专业创作,到青铜峡等地深入生活,写作长篇《两岸春秋》,但1957年被错划右派,长篇创作遂中断。
“文革”期间罗烽与其夫人白朗同遭迫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罗烽的沉冤得以昭雪,恢复了他作为“东北作家群”重要成员革命作家的真实面目。
罗烽同志创作上的成就,他对东北文学的贡献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人物婚姻
罗烽与白朗都是沈阳人,罗烽本名傅乃琦,白朗本名刘东兰。他们是姨表兄妹,罗烽比白朗大三岁。
他们的父辈是连襟,都在黑龙江督军吴俊升的军医处供职,在齐齐哈尔驻防期间,两家住在同一所宅院里。白朗的母亲很喜欢罗烽,就向罗烽的母亲提出:将与罗烽同龄的大女儿许配给他。不料这个大女儿因患肺病英年早逝,随后就把白朗许配给罗烽。他们从小在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罗烽对这个小妹妹总是呵护有加。
1929年是罗烽的大喜年。这一年他已经年满20岁了,不仅在铁路上找到工作,还与白朗结了婚。罗烽参加工作不久,就接触到秘密的革命组织,很快就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担任了呼兰至北安线的“呼海铁路”特别支部的宣传委员。他编印地下宣传品,散发给铁路工人们,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1931年初,在党内担任哈尔滨东区宣传委员,受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杨靖宇的委派,领导北满的文艺宣传工作。他为了编印这些宣传品,经常是早出晚归,废寝忘食。为了不让妻子为他担心,他没有向白朗透露出丝毫的革命秘密。
“九一八”事变后的一天傍晚,他俩坐在松花江的石堤上,谈论着沈阳的“九一八”事变,白朗非常惦念住在那里的寡母、幼弟,以及公婆,她劝丈夫回沈阳投身反日斗争。
罗烽见此,就从口袋掏出他们编印的宣传品给她看,公开了自己的秘密活动。白朗读了这些宣传品,明白了很多事情和道理,打开了眼界,也受到了鼓舞,就要求参加到革命工作中来。后经杨靖宇的同意,白朗成了罗烽的助手,共同担负起反日宣传品的编辑印刷工作。他们的家也就成了党的秘密印刷机关。
后来奉上级指示,罗烽与白朗的工作重点转向文艺活动,他们与哈尔滨西区宣传部的金剑啸一起,团结了许多左翼文艺青年,如萧军、萧红、梁山丁、金人等,在长春《大同报》和哈尔滨《国际协报》的文艺副刊,发表很多反日文章。不久,还创办了《文艺》周刊,组织星星剧团,进一步扩大党的宣传工作。
与此同时,为了宣传群众,鼓舞群众,他们分别创作发表了很多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从此夫妻携手走上革命文艺道路。
然而,他们几十年的革命文学道路,有坎坷,也有坦途。经历的磨难不少,影响到创作才华的发挥,直到1978年才得到彻底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