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嵩
简介
国籍: 中国
籍贯:河南省郑州市
最欣赏的台球运动员:斯蒂芬.亨得利
所属俱尔部:鸿阁桌球俱乐部
何时开始打台球:1989年
所获比赛的最好成绩:三次全国积分赛季军
单杆最高纪录:108
自我格言:深试,尝试,再尝试,永远尝试
特点
台球运动生涯中最难忘的事:1992年初瞒着家里和一个球友跑到广州,原打算呆上一年,二年,结果只呆了十天,就打道回府了,因为当时没有生存能力,差一战连家都回不了。
认为职业球手应具备的条件:
1 高超的球艺
2 超凡的冷静
3 良好的形象
人物生平
白嵩,生于1974年,郑州人。他的人生旅程起步于台球,做为我国著名台球选手,三次全国积分赛季军,曾因几分之差,未能代表中国台球队参加亚运会台球比赛项目。他用近十年时间,历经磨难得以实现台球梦。退出台球职业圈后,在有条件去帮助别人时,“雷锋精神”成为他人生方向的新航标。但在做善事一不留神就成为尴尬事的现实社会中,该如何选择自认为正确的事情,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他说,“做个聪明人很容易,但做个善良的人很难。”
人生没有回头路
白嵩的父母同为后天因病导致聋哑,他与大他两岁的哥哥在呀呀学语时,也学会用手语与眼神同父母交流。父亲因厂里效益不好,一直没有固定工作,“母亲在工厂做工,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
父母感情并不好,在记忆中,“经常被母亲抱着回姥姥家住段日子,”他伸出小手抚摸母亲脸上冰凉的泪,茫然而惊恐地看着这个陌生世界。
与妈妈和退休的姥姥,姥爷一起生活,“他们照顾我的吃穿,很少有沟通”幼年的白嵩独自坐在角落,低头沉浸在已被翻得破烂不堪的小人书中,那精彩纷呈的“霍元甲”、“西游记”等连环画给他孤单的童年带来许多乐趣。
1981年,中国正值改革开放之初,那是个在精神上需要救助、营养的年代,也是迫切寻求新的精神支柱的年代。当中国女排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铁榔头”郎平成为全民偶像时,白嵩也在当时流行的“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歌谣里,踏入小学校门。
教科书上,“草原英雄小姐妹”,“雷锋事迹”等故事,在老师提倡拾金不昧,帮助他人的教导中,“那个年代里,以争做好人好事为光荣,”这些传统美德在他心里深深扎根。
1987年,13岁的白嵩读初一。如株野草般自由生长的白嵩,这时正处在叛逆期,在自我意识萌发时,“谁的话也不想听,”老师对这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很头疼。
“逃课是家常便饭,还在课堂上顶撞老师,”姥姥对他的教育力不从心,除唠叨几句,对外孙也无计可施。因为在课堂上顶撞老师,“整整逃课一个学期,”当班主任从其他老师那里知道情况后,“请你家长明天到学校来,”他对此置若罔闻,厌学情绪更重了。
尽管他不是个好学生,但绝不是个坏孩子,遇到颤巍巍过马路需要帮助的老人,总是去伸手搀扶。在同学们眼里,他很够“义气”。老师在他犯错误,要停课时,全班二十多名同学集体签字替他担保,“保证白嵩同学不再犯错误,”同学们把他视为哥们。
当他在课堂上消失,连着三天没去上课时,姥姥与父亲被老师喊到学校。他们是在中原集贸市场的台球厅里找到白嵩的,“不想挨老师批评,就逃课去看人家打台球,”不可避免的挨了顿父亲的打,他更厌倦上学了,“又连着两个月没去上学,”初中只读一年多后,他永远离开了学校。
在少年的心里,还没意识到不读书对未来意味着什么,“虽然家人疏于管教,自己不喜欢读书,但最主要原因是家里条件不好,母亲供我们吃饭,上学已很吃力,”多年后,当他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后,偶尔回想起当年,“人生真的没有回头路,”他笑着摇头。
打球赚钱替家里还债
从此,在台球厅里多了个看球的少年。“也许是悟性好,打球技术提高很快,”他付不起球费,靠跟人打赢球来练球。
他常去的家球房老板在工作忙的无暇分身时,注意到他,“老板让我替他招呼台子,”当得知他没有上学,也无事可做时,“你不如替我看台子,每月100元,”能赚钱替家里减轻负担,“再不用吃家里的,”他高兴坏了。那年,他15岁。
不但可以免费打球,还能跟高手对决练球,“若哪家球房需要枪手,就喊我过去,很少有输的,”在对打与单独练中,他渐渐在圈子里有了小名气。
隆冬,他握杆的手被冻的肿胀皲裂;盛夏,从额头上淌汗,滴到盯着球桌上花球的眼睛里,他此时唯一要做的事就是专注于打球。
他把挣的钱放到母亲手里,在母亲无声的酸楚笑容中,既有对懂事的儿子的赞许,也有为儿子过早懂得生活艰辛的无奈,“家里很困难,只有靠自己去奋斗,”他想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1989年底跟哥哥开了一小饭店,父亲借的钱。他负责购买每天所需的原材料,买菜时,“溜到球房打几杆球,”虽然哥俩想减轻家里负担,每天早出晚归辛苦着,但饭店只开了八个月,“因经营不善,缺乏经验而关门,”盘存完所有款项,还是欠外帐近五千元。
1990年到1993年,他这时在郑州市内已鲜有对手。连续取得省市台球冠军。打球时认识家装饰公司老板邀请他去公司上班,“每天早晨6点起床,去球房练一小时球,下班后再去练几小时,”整整半年有规律的生活,使他的球技有很大提高。
在这期间,家里却出事了。当初开饭店欠钱被人追着要债都是父亲解决,拖太久父亲也没能力解决。他和哥哥找债主谈好年底还清。随着时间临近,欠款依旧很多。也萌生过开口向老板借一些钱,最终他跟老板请假了半个月假去上海,“靠自己打球赢钱还债。”
因在此之前帮朋友来过一次上海都没有遇到对手,对此次上海之行很有信心,“但没想到竟无人应战,”本是想来挣钱还债,结果带的盘缠用得连回去的路费也没了。就这样呆了两个月,从一个超级枪手沦落为一个每天跟在所谓的经纪人后,东一顿西一顿混饭吃。
1993年冬天,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上海某条弄堂。跟着经纪人混饭吃,三元一碗的面条,他们在里面吃,他独自一人端着面条在外面。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仰天长叹这就是你的选择,他这时才醒悟,“当时只从表面看朋友有能力,却没有学会辨别人的本质。”
他通过凑的几枚硬币,给家里哥哥联系汇来200元路费才回的家。请半个月呆两个月也没好意思回单位
在家待了一个月,他又选择经济发达的深圳。在深圳,亲戚对他的帮助,成为人生转折点。
跑遍了多家没有球房需要球手,最后在落脚的亲戚家对面,有家球房应聘水电工,最终对水电一窍不通的他留了下来做了一名“水电工”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台球。很快,他利落而漂亮的球技使他站稳脚根,“赚钱后很快把家里的债还清。”
知识改变命运 学习成就未来
“高速发展的城市使人眼花缭乱,却也并不好发展,”在深圳待三个月后回到郑州,“发现内地打球环境很糟糕,”1994年6月,他再次南下,这回在深圳一待就是近十年。
之后四年,是白嵩台球水平的顶峰期。1996年,管理着一家著名台球俱乐部同时,他两次参加全国台球南北对抗赛都获得冠军,三次获得全国积分赛季军,更以几分之差,未能代表中国台球队参加亚运会台球比赛项目。
职业球手应具备:高超的球艺,超凡的冷静,良好的形象等,都是他在24岁之前傲然独步于国内台球水平前列的决定因素。
1998年,他出人意料地选择退出职业圈,“打球生活非常不规律,同时也明白这不是自己最终追求,”他一直想个梦想,“开一个属于自己理想化的餐厅,”这可以使他尝试做想做的事情。
2002年底,他回到阔别八年的郑州,在这里,他开始新的人生旅程。
他在开办台球俱乐部带弟子同时,寻找梦的起点。在此期间,他带出河南著名台球选手刘鑫、王林翰等,将他们推上全国台球高水平竞技场。
2007年9月,筹建已久的建文食街开张,梦想终于实现。“人真正的快乐不在于挣多少钱,拥有了哪些资源。而是在于怎么挣的钱,拥有了这些资源后又做了哪些事情和付出。”在他的饭店里,最醒目的是抬眼可见的<雷锋画像>以及一幅“舍得”的字匾,“我来自社会最底层,儿时所受的雷锋精神和利人实利己之根基,即以予人已愈有,即以予人已愈多教育的熏陶才使我有今天,”他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的感恩之情深埋心底。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他被电视上惨烈画面震惊,“终于有机会了,”饭店刚经营半年多,生意不见起色,“过完春节只剩下1万元流动资金,给灾区捐赠8千元,”家人对他的执拗由不理解到默许。
饭店高挂条幅:用餐费用只收一半,其余请自行做善款捐助灾区。“尽管会有人为占便宜窃喜,不一定去做善事,但是他也不会放弃所在条件能做到的影响力”
员工哥哥的孩子患血友病,他组织员工募捐3800元。听说孩子家人要带孩子去上海治病,他将人送到车站,拿出2000元塞到孩子家长手中,“尽自己能力帮一把,”他把这些视为平常事。
刚到店里打工的21岁青年杨全峰在宿舍休息时,突发脑溢血,他首先帮助患者救助,在医院奔波,前后花一万五千多元治疗。诊治无效成植物人。后积极配合家属解决善后处理事项。并通过律师表达愿意提供人道主义资助。最后出于人道又支付三万元 。整个事情处理期间很平和,没有和患者家属发生任何争执。理性解决。事情解决完后他和患者家属沟通“本想组织员工募捐,但我不敢,”白嵩有了新的困惑。
“我一直想,若是雷锋活到今天去开饭店,该如何行事,”经过很多这样的事后,他学会了不苛刻自责自己,也开始学会将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去行“雷锋精神”,把这种精神力量体现最大化。而这,也是他以后的奋斗目标。
后记:
“学雷锋”的风尚在今天似乎淡化,甚至有人说已经过时,在我们身边却有很多白嵩这样的人,以他们无言的行动证明:雷锋并没有走远,公共道德在我们的社会里尚未沙漠化。你一定和我一样,曾经被这句话感动过并仍然感动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怀有一颗感恩的心,雷锋精神才能经久不衰。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雷锋精神不求知恩图报,但是我们需要感恩的心,社会需要有感恩的氛围。感恩实际上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只有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内心充满感激之情,尊重他人为你付出的劳动,感激他人对你的奉献,并且牢记在心,加倍地回报,社会才会充满真情,人间才会充满真爱,雷锋精神才能永续。
职业生涯
白嵩来自河南省郑州市,上初中的时候因为贪玩迷上了台球。1990年底,打台球在中原大地非常盛行。白嵩也在这样的流行下,进一步认识了台球,他开始玩起了斯诺克,而且狠下功夫练习。
到了1992年,白嵩为了使自己有更大的发展,只身一人来到了深圳,因为他听说深圳是个培养台球高手最多的地方。但是,他却运气不佳,呆了两个月便扫兴回家了。
1994年6月,白嵩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于是,他再次来到了深圳。迷次他没有失望,深圳留住了他,给了他一个满意的练球环境,他终于能够放心地发展他的台球事业了。
1996年,白嵩正式参加了全国性比赛,并获得了三次全国排名赛分站赛的季军。虽然今年他的排名已是全国第七名,但他并不满足。
“只要你肯付出,就一定能够得到”。白嵩正在刻苦训练,朝着自己的最高目标在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