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 舞曲
  • 视频
  • 歌词
  • 简谱
  • 铃声
  • 名人
  • 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台湾法学家 - 鲁英
鲁英

鲁英

鲁英(1922.01~2009.09),男,河北省东光县小康庄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原武警专科学校校长,技术学院政治部原主任,第二炮兵政治部宣传部原副部长,原公安边防学校政治部副主任兼训练部副部长。正军职离休干部。武警院校建设创始人。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勋章。先后被表彰为“全国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军先进离休干部”“武警部队十佳老干部”等荣誉。
展开

人物简介

鲁英,河北省东光县人,1939年11月参加革命,194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长、教导员、政委,公安边防学校政治部副主任兼训练部副部长,第二炮兵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技术学院政治部主任,武警专科学校副校长等职。

正军职离休干部、原武警专科学校校长鲁英同志,因病于2009年9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人物经历

革命战争时期

1922年1月,鲁英出生于河北省东光县小康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庭的熏陶和磨砺,使他自幼就向往光明,追求真理。1939年11月,抗日烽火正浓,才16岁的他怀着救国救民的革命激情,毅然参加了八路军。发誓要做冀鲁边区抗日英雄的他,专门为自己改了个名字叫鲁英。在革命队伍里,他进步很快,一年后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青救会主任、青年连连长、政治指导员、渤海铁路队队长、政治委员。1941年,鲁英开始担任连长职务,那是抗日战争极其艰苦的阶段,日寇对解放区发动了疯狂的“大扫荡”,妄图用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扑灭抗日烈火。在残酷的反扫荡战斗中,他冒着生命危险,多次挫败敌人阴谋。有效地保存了当地的抗日武装力量。特别是在反蚕食斗争中,鲁英不仅带领连队与敌人周旋,还领导群众破坏敌人的交通要道,限制了敌人的活动范围、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同志们和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小鲁英”,县委书记表扬他为“破路大王”。

此后,鲁英“破路大王”称号便在冀鲁边区声名远扬。1943年,部队决定拔除山东乐陵纸房敌人驻扎据点,鲁英积极请战,带领一个班,扛上一挺机枪插入敌人后方,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战斗中他右臂负伤,但仍然坚持战斗、果敢指挥,并在战斗中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被敌人围困的生死战友、连长万哺田,同部队一道歼敌伤敌200余人,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战后,好多战友们都说“我们八路军中也出了个关公”。

鲁英

这次战斗后,由于右臂致残,他不得已住进了医院。当时医院没有院长和指导员,鲁英在病情好转后就兼任这一工作。由于在开展游击战时,医院流动性很大,他带领80多个伤员和七十多个工作人员,战斗在敌人几个据点的缝隙里,克服了一系列困难,保存了医院,使伤员一个个恢复了健康重返前线,在冀鲁大地演绎了又一个“沙家浜”的传奇故事。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内战随之全面爆发,1947年春,鲁英带领的部队非常英勇,经常大败敌军,缴获不少武器,有一次,部队按照他的建议,一次就消灭了16个“还乡团”的敌人。

解放战争时期,鲁英先后任山东省渤海军分区一分区大队副政治委员、团政治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华野渤海纵队教导营政治委员、三野33军政治部宣传部宣传科长等职。先后经历数十次战斗、参加了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重大战役。渡江战役中,所在部队广德一战,俘虏敌人8000余人,当时组织上派他负责战俘的教育改造工作,他与战友们一道克服重重困难,尽职尽责工作,成功改造转化一批国民党军官,圆满完成了任务。为全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成立贡献了力量。荣立二等功4次,三等功1次,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勋章。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满怀激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先后任华东军区公安十五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干部学校训练处副处长、副主任兼副部长、公安军边防学校政治部副主任兼训练部副部长、高级公安学校政治部政教处处长、第二炮兵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五十三基地后勤部副政委、技术学院政治部主任、武警专科学校副校长等职。

鲁英刚调入公安军工作时,任务非常艰巨。那时,国内社会秩序很不稳定。新解放区尚未进行民主改革,封建势力还未肃清。在美蒋匪帮的指使下,潜伏城市中的特务匪徒,乘我接管城市的时机,勾结流氓、散兵、游勇,猖狂进行凶杀、抢劫、爆炸等破坏活动;在农村,特务匪徒勾结封建势力,抗粮抗税,欺骗裹胁落后群众,煽起武装暴乱。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公安部队天天都要为保卫社会安宁而常备不懈,百倍警惕,浴血奋战。有不少刚调入公安部队的指战员,对公安部队的性质、任务和重要性还缺乏一定了解,糊涂认识不少,不安心公安部队工作。有的同志认为“当野战军冲杀疆场无上光荣,当公安部队站岗放哨低人一等”。公安部队干部战士中存有大量现实思想问题极需经进行说服教育,时任华东军区公安十五师政治部宣传科长的鲁英在宣传教育上做了大量工作。他经常与新调进的干部促膝谈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讲:“大家想在野战部队杀敌立功,这是好的。但是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解放了,公开的敌人已经少多了,而隐蔽的敌人却多了起来,我们公安部队主要就是同隐蔽的敌人作斗争,同隐蔽的故人作斗争,同样是光荣的。”经这么反复地说教,许多干部的思想就搞通了。

鲁英自1941年5月担任连长以后,曾调换了工作19次,其中有和平的工作环境也有恶劣的工作环境,有中心地区也有边沿地区,有机关也有连队,他都兢兢业业,勤奋工作。在工作分工上,无论组织安排他去那里,他都愉快服从,积极工作,并在本职岗位上干出了出色成绩。

1953年,他担任华东公安军政干部学校训练处副处长,出席了全国公安部队首届模代表会议,被授予“二级机关工作模范”的荣誉称号。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33军军史的《从渤海到大上海》一书中专门收录了他的模范事迹,党组织对他的评价是:自参加革命队伍以后,其始终坚持不懈地忠于人民的革命事业,顽强学习,忘我工作,多次立功受奖,被评为模范。

文革中,鲁英和许多老革命一样,在政治上受到排挤和迫害,但他始终心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同林彪、“四人帮”发党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政治信仰。

武警院校建设创始人

1982年武警部队重新组建后,鲁英受命为武警专科学校校长。面对学校起步晚、基础差、学科新等多方面困难,他团结带领党委“一班人”艰苦创业、励精图治。悉心研究具有武警部队特点的院校工作规律,以正规化建设带动了学校全面建设整体跃升。他勤勉敬业,作风扎实,经常深入到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亲自组织编写教学大纲,教案教材。每次给干部或学员讲课,都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为了做好教学工作,他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向教员学习,一次,他发现学员在语文方面的字、词、句基础较差,就多次和教员学员召开座谈会,认真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并专门做了《加强字、词、句基础训练》的报告,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了全体师生。

他尊师重教,珍惜人才,是爱护干部的模范,他常说:“多配养一个干部,便为党的事业多增加一份力量”。在他的主导下,学校培养了大批教学骨干,使学校的师资结构明显改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他敢于创新、目光前瞻,在学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基础性、开拓,为武警部队院校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奠定了坚实基础。

鲁英长期从事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注重调查研究,善于总结敬仰。 1990年——武警(公安)部队成立40周年的年初,鲁英主动邀约一位老同志与自己联手合作,共同主编一部反映武警部队40年来走过的辉煌历程的大型革命史料巨著———《武警四十年》。为了收集、查找这方面的历史资料,67岁的鲁英经常骑自行车往返奔波于武警总部、公安部、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军委办公厅、国家图书馆。

为了给武警部队建设留下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鲁英还会同其他同志合作编著了《武警部队常用知识手册》《现代武警素质》《奉献者的丰碑》《战略纵横思考集》《当代领导心理》等多部作品。还撰写了《团结和改造知识青年》、《文化教育中的政治工作》、《加强思想领导》、《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经验》等理论文章,武警部队很多军、师、团干部,都是看着这些书成长起来的。

全国离休干部先进个人

鲁英离休后,他不顾自己已到耄耋之年,身患多种重病,依然时刻关注党和国家大事,仍然关心国家和部队建设和发展,先后被表彰为“全国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军先进离休干部”“武警部队十佳老干部”等。多年来,鲁英笔耕不辍,著书多部,共计300多万字,发表文章30多篇。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的日子里,他又撰写了7篇抗日战争回忆录,入选了中央党史研究室主编的《烽火忆抗战》一书,并荣获金奖。《现代武警素质》等3部著作在武警部队是首创,另有4篇文章被选入国家文库和国防文库,还有多部专著获奖。

人们不会想到,著写大量作品的鲁英从小只念过两年半私塾,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他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每天午睡时总要写300个钢笔字,当事务员不会珠算时,就跟炊事员学习在政治理论的学习上,首长做报告他用心做笔记,夜里睡前学习已成了他的习惯……。因为鲁英同志对部队的重要贡献,武警部队专门表彰他为“十佳离休干部”。

1992年初,距鲁英参军整整过去了53年,作为当年冀鲁边区的战斗英雄、津浦路上的“破路大王”,已经离休5年。此时的鲁英决定独自骑自行车,从北京到当年的冀鲁边区(今河北、山东等地),进行实地采访、搜集整理出一部自己亲历的冀鲁边抗战史。

1992年3月,已经69岁的鲁英骑上自行车从北京出发了。他一路上风餐露宿,途经河北、山东两省的20多个县、市。每到一地,他总是先到当地的党史办、地方志办查找史料,问线索,下到当年战斗发生地踏勘旧址。详细地采访党史和方志研究人员、知情群众、英烈遗属,吃住就在路边店或群众家。他先后四跨黄河,两赴沧州(冀鲁边区中心地带),南下济南,东达青岛,纵横京冀鲁行程1400多公里,历时3个多月,骑烂两辆自行车,共采访老八路和见证人180多位,搜集到第一手资料50多本、手稿10多篇、历史照片上百幅,共计10多公斤、1000多万字,记录50多万字的笔记。

经过3年的紧张工作,他终于完成了一部30多万字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式革命史料——《血战冀鲁边》。此后,他又自费4000多元将书稿付梓,并向原部队和相关地区的党史和地方志部门赠送。一位长期从事党史研究的工作者称赞:这是一部抗日战争的生动历史,是一份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的厚礼!

鲁英情系祖国后代,原冀鲁边区的河北东光县文化教育比较落后,于是,他向这个县的图书馆和县中学捐书1000多册。1997年,他又向该中学捐款4000多元,帮助购置教学设备。另外,还捐款2万多元资助3名特困中学生。因此,鲁英被东光县教育局聘为县中学名誉校长。从此,鲁英老人就开始无私地资助起这三位学生,经常写信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长大为国家效力。如今,他资助的三名学生有两个已经上了大学,其中男孩吴增已经考上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当然,提起鲁英,还应该提那首由他作词的《武警战士之歌》,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至今仍在被传唱,建国60周年华诞之际,著名网络军旅一棵树广播向全国播放这首歌时,很多年轻的网民在网上发帖求助,希望知道这首歌词作者的传奇故事。

由于高龄又长期废寝忘食的从事写作,鲁英身体每况愈下,因过度疲劳引发了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脏病等症。1999年,他住院接受心脑血管扩张支架手术。《奉献者的丰碑》一书的校改工作就是他在住院期间完成的。2003年,他因患前列腺炎住院治疗3个多月。在病床上,他每天坚持阅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中国老年报》等报刊。他总是爱和子女及工作人员讨论:中国这样的大国,怎样尽快地发展起来?我们怎样突破超级大国的能源封锁?中东地区的局部战争说到底就是能源问题……

出院后,他小便次数多,夜里反复起床,常常彻夜难眠。但为了对所思考的问题展开研究,他不顾病后虚弱,坚持收集剪贴相关资料。这些资料以我国经济发展为主线,分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对比》《能源与国际能源的现状与趋势》《高新技术》《考古与收藏》《杂辑》等10大本。每本内又分为若干个主题……粘贴剪报已成为他每天必做的一项工作。

2009年8月,87岁的鲁英老人病情越来越重,可他念念不忘的毅然是民族发展、国家大计,就在弥留之际,他还在病床上口述,由女儿鲁京京整理出两篇极为珍贵的回忆性文献。一篇是回忆肖华将军在沧州抗战的重要战役《三战灯明寺》,一篇是《渡江战役》,分别在《中国武警》和《解放军报》发表,里面的一个个带着血、喷着火的细节故事都是第一次为人所知,为后人和历史留下了最后一笔精神财富------

2009年9月14日,这位为民族独立、祖国解放做出重要贡献的老英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溘然长逝。但他对国家和人民满腔忠诚的传奇故事,却如久唱不衰的《武警战士之歌》一样,在后辈中广为传颂,激励着革命后辈大力弘扬前辈的革命传统,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更新日期:2024-11-23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teheyi@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tehe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