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 舞曲
  • 视频
  • 歌词
  • 简谱
  • 铃声
  • 名人
  • 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社会学家 - 皮埃尔·布迪厄
皮埃尔·布迪厄

皮埃尔·布迪厄

布迪厄(PierreBourdieu,1930—2002,又译为布丢)是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实践理论大纲》(1977)、《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1990)、《语言与符号权利》(1991)、《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1992)。
展开

人物介绍

简介

出生于法国比利牛斯, 大西洋省的丹郡一个普通公务员之家,父亲 是当地一名乡村邮递员。1950年考入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专业,1954年通过教师会考成为中学哲学教师。1956年应征入 伍,到阿尔吉利亚为军队服务,从这儿开始,布迪厄由此开始了他的社会学工作。1958年与1963年发表的两部著作《阿尔吉利亚的社会学》、《阿尔吉利亚的劳动与劳动者》引起知识界的关注,从而奠定了他毋容置疑的 社会学家地位。19**年成为法国高等实践学院最年轻的研究指导 教授。1968年至1988年任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教育文化社会学中心主任,并创办了《社会科学的研究行为》。

布迪厄“生成结构主义”

也称“建构主义的结构主义”或“结构主义的建构主义”,试图超越社会现象学和结构主义之间的对立来重建实践理论。同时,布迪厄强调社会学必须保持反思性,时时以自身为考察对象,澄清所产生的知识与知识生产的社会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不断地对社会的科学认识。

影响

皮埃尔·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思想家和文化理论批评家,法兰西学院唯一的社会学教授,和 英国的 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德国的 哈贝马斯(Jurgen H arbermas)被认为是当代 欧洲社会学界的三杰。布迪厄横跨众多领域,打破了学科界限,从跨学科的角度入手,对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哲学、 政治学、史学、 美学、文学等都有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思想范畴,建构了相当新颖的学术框架。作为法国当代最有声望的社会学家,思想家和文化理论批评家,布迪厄以其独创性的学术研究和丰裕的理论创作,在法国和整个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界掀起一阵阵争论浪潮,推动着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变革,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本身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在当代法国社会学界和思想界中,布迪厄占据着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随着布迪厄著作的英译本的大量出版,他的社会理论也逐渐进入英美国家的学术思想界。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布迪厄在美国已经成为引用率最高的社会学家之一,排名仅次于福柯,超过了列维-斯特劳斯(Swartz,1997:2)。

获取荣誉

1981年进入著名的法兰西学院执掌社会学教席成为他学术生涯的巅峰。布迪厄在国际上获得的殊荣更是不胜枚举,2000年 英国皇家学院颁发给他的 赫胥黎奖章,代表了国际人类学界的最高荣誉。

皮埃尔·布迪厄

人物生平

皮埃尔·布迪厄1930年在 比利牛斯-大西洋省(Pyrénées-Atlantiques,邮递区号 64 开头)的小 城市Denguin 出生,父亲是 邮差(后成为地方邮局主管)。

求学

皮埃尔·布迪厄在小城市 Pau 的“路易巴图”中学(le lycée Louis Barthou)就读,其中一位他的老师认为该生资质优异,建议他转去 巴黎的“伟大的路易”中学(le lycée Louis-le-Gran d)就读,时为1948年。

皮埃尔·布迪厄后来进入位在乌姆路(rue d’Ulm)的法国高等师范学院(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ENS)),1954年通过 哲学教师会考,同一年法国高等师范学院通过的学生还包括有未来的大 哲学家贾克·德里达、未来的知名历史学家 Emmanuel Le Roy Ladurie。在法国高等师范学院就读期间,他避开当时蔚为主流的存在主义,反而跟随 Gaston Bachelard 和 Georges Canguilhem 这几位哲学家学习逻辑学跟科学哲学,选修 Éric Weil 教授的 黑格尔的法哲学。1953年皮埃尔·布迪厄完成一份 硕士论文,谈论莱布尼兹的 Animadversiones(Leibnitii animadversiones in partem generalem principiorum Cartesianorum)。

工作

1954年至1955年一段很短的时间,皮埃尔·布迪厄在“木蓝”中学(le lycée de Moulins)任教。1955年被国防部征召,在 凡尔赛服役。很快地他被派到 阿尔及利亚服兵役,为时两年。1958年至1960年他转至阿尔及利亚的首都 阿尔及尔大学的文学院教授哲学。1960年他返回法国,先在 索邦大学任助理,然后转至里耳的里耳大学担任讲师教授社会学,直至1964年。他同时跑去巴黎的东方语言学院(l’école des langues orientales)加强他的 阿拉伯文能力,原因是他在阿尔及利亚已经开始接触阿拉伯文。1982年起皮埃尔·布迪厄开始在社会科学高等学院任教。

家庭

1962年皮埃尔·布迪厄和 Marie-Claire Brizard 结婚,婚后生下三儿子:Jérôme Bourdieu, 艾曼纽埃尔·布迪厄(Emmanuel Bourdieu)跟 Laurent Bourdieu,其中艾曼纽埃尔·布迪厄后来成为电影导演,2006年执导的作品《邪恶友谊》(Les Amitiés maléfiques)获戛纳影展“国际影评人周”单元评审团大奖。

出版业

1964年,皮埃尔·布迪厄成为午夜出版社(Editions de Minuit)“常识”(Le Sens commun)系列的主编,大部分他自己的书都在此系列中出版。直到1992年,皮埃尔·布迪厄更换出版商,改由门槛出版社(Editions du Seuil)出版他自己的著作。1975年皮埃尔·布迪厄和费南·布劳岱(Fernand Braudel)成立学术刊物《社会科学的研究行动》(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由他自己担任总编辑,直至他去世。《社会科学的研究行动》主要刊登他自己的研究以及他学生们的研究论文。

贡献

因应1995年11月跟12月的大罢工社会运动,皮埃尔·布迪厄创立他自己的出版社行动动机出版社(Raisons d’agir),多半出版比较年轻的学者的作品,编辑方针是批判 新自由主义。

1981年进入著名的 法兰西学院执掌社会学教席成为他学术生涯的巅峰。布迪厄在国际上获得的殊荣更是不胜枚举,2000年英国皇家学院颁发给他的赫胥黎奖章,代表了国际人类学界的最高荣誉。

代表作品

布迪厄至少发表了343种作品,还有大量论文至今未曾问世。其中《论电视》、《世界的贫困》、《继承者》、《区隔》、《社会学诸问题》、《再生产》的影响超出了学术范畴,引起了全球性的广泛关注与争议。除外,他的重要作品还有《男性宰制》、《学术人》、《背井离乡》等。

对手/敌人

就对手与敌人而言,与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 福柯、德里达、 哈贝马斯相比,他都 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媒体的批判。他对电视电视媒体的批判一度使媒体对他恨之入骨。他批评媒体对“经济逻辑、商业压力的臣服”,指责其观众专制与市场专政,力图为“专家城邦”开拓一个自主的不受记者与媒体逻辑限制的、直接介入政治与文化讨论的传媒空间。

学生与朋友中的敌人。在带弟子创建流派之前,他有很多同事与朋友,共同关心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可自从他名声鹊起之后,内斗与纷争就戏剧般粉墨登场。他创建的社会学中心云集着一批精英,其中,巴塞宏曾是与他合作的传奇搭裆,却与之分道扬镳最早。对他攻击最为凶猛的其女弟子让妮.维迭- 勒胡,其1998年出版《学者与政治:论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学恐怖主义》,公然与他叫板。

流派之争

布迪厄与其他社会学流派的关系远远没有来自朋友与弟子的批判让他感到痛苦。题为《弟子与敌人》的文章说:布迪厄学派与“社会行动者”学派、“方法论个体主义”学派的关系是建立在某种武装到牙齿的和平竞争之上的,双方互相尊重,没有发生戏剧性对抗,都以避开直接讨论以避免纷争为原则。他理论上的劲敌,社会学家阿兰.图汉指出:“他的去世是一个震动,因为知识界整体,尤其是我的工作范畴,当然不是全部但有一部分是围绕布迪厄开展的,无论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参照,……”

研究方向

范畴

布迪厄的社会学工作涉及范畴之宽、领域之广、问题之繁,使人很难把握他的思想体系和脉络。他出版的20多部著作中包括田野调查、概念分析、对当下问题的介入、长远社会理论反思。从阿尔吉利亚卡比尔人的荣誉仪式到学校制度,从研究体制到婚姻制度,从文化趣味到男性宰制,从高官到语言,从海德格尔到电视媒体,令人眼花缭乱,很难从中找出其思想的连贯性,统一性。

了解布迪厄,看来需要建立一个专业课题。

虽然不同阶段时期的布迪厄的思想脉络有不同的演变,但他的研究方法却具有一种深度的统一性,那就是对个体身份一致性的理论反思。“我是谁?”“我知道什么”,这古老的哲学提问来自 苏格拉底,布迪厄则对它进行了别样的研究。他并非像古典哲学那样去追问人的本性与条件,不想探讨一般意义上人的本质是基于什么之上的,他要做的是去了解一个特殊主体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包括其趣味、自我关照与策略是如何产生的。不过他认为自我认识并不能通过对自身的内省获得,而是要通过对自身上下左右的观察才能达到。对自己的认知因此不能是内省的结果,而是某种客观量化的结果:别以为你天生就是艺术胚子,最好得看看你的出生地与出生时间,你父母的职业和你的学习成绩单。布迪厄认为,主体的形成并非心理冲突的结果。

洞见

他虽然坚持“个体并不是自己的中心”,不过与弗罗伊德的向内求索相反,布迪厄认为应该向外界寻求答案。人对自己的了解并不是自己就明白的。人的 习性也不是天生就是这样,它是符码与区别之复杂游戏的结果。在这种隐匿机制上,他创造了自己的新概念,例如习性(habitus)(借过去经验铭写于身体以使实践认知活动得以进行的一种感知、判断及行动系统)、场域(champ)、象征性暴力(violence symdolque)、文化资本(capital culturel)等。布迪厄对这些词汇具体的、细致的而非抽象的、修辞的、一般研究使社会学“成为一种有力的分析工具,让每个人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是谁、自己特有的社会生产条件及在社会中的位置”。然而,通过这种自我在社会位置中的认知来解放自己的条件虽然存在,但要实现这些却没有保证,没有什么可以确保对社会的决定性的了解的清晰就可以挣脱它。在布迪厄看来,被 统治者总是内化了那种统制关系以最终重新导致他们的被压迫的地位。而这正是他所确立的象征性暴力的本质功能。

布迪厄的这种社会决定论也是他遭受各方批评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内容

多门研究

布尔迪厄几近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完全无视学科界线,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到历史学、语言学、政治科学、哲学、美学和文学研究,他都有所涉猎。布尔迪厄向当今的学科分类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战。他在涉及范围极广的不同领域中提出了很多专业性的质询:从对农民、艺术、 失业、教育、法律、科学、文学的研究,到对亲属关系、阶级、宗教、政治、体育、语言、住房问题、知识分子、国家等的分析。布尔迪厄还具有融合各种不同的社会学风格的能力,从艰苦的人种论阐述到 统计学模式,到抽象的元理论的和哲学的论辩等等,布尔迪厄一律照单全收,他向已被公认的社会科学的 思维模式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战。

布尔迪厄1930年出生于法国贝恩亚,他早年学术生涯一直未能摆脱结构主义的阴影,他试图以索绪尔为基点发展一种“普遍的文化理论”。在他批判性地重新思考了索绪尔的理论命题之后,尤其是思考了作为实践和言语对立面的文化和语言之后,他放弃了这一 计划,并开始探索一种有关文化实践的理论,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当分析超越了传统的对立关系及二分法,超越了由此造成的视野的局限性之后,理论的发展才会成为可能。布尔迪厄觉得只有从这一立场出发,才能建立一种对古典社会理论的批判。

布尔迪厄认为古典社会体现了主观论与客观论的一种对立。主观论者往往对信念、欲望、行动者(agent)的判断等估计过高,而客观论者则力图从物质、 经济条件、社会结构或文化逻辑等方面来解释社会思想与行为,并把这些因素看成是非同一般的,比行动者的象征结构、经验和行为更为强有力的东西。布尔迪厄认为,无论是客观论还是主观论都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生活。在他看来,社会生活必须从下列角度来理解,即既要公平对待客观物质、社会的和文化的结构,又要公平对待正在建构的实践和个人与团体的经验。布尔迪厄在许多文章中还试图克服与之相关的两种知识之间的对立,即一方面是外部观察者建构的有关社会世界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由那些对他们自己的世界具有实践性把握的人所运用的知识。

最终,布尔迪厄试图超越科学与其对象之间的对立。他把科学看作社会场(field)的一部分,把科学家看作社会场的产物。他认为科学场并不拥有不同于其他场的特权;它也是行动者为了改善其地位而通过权力来建构的。科学在分析行动者的观念对建构社会现实所作的贡献时,同时也认识到那些观念经常也会误认社会现实。同样地,科学家对自身现实的建构(科学场和科学行为的动机),也会经常误认科学场的现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布尔迪厄认为必须倡导一门反观性的(reflexive)社会科学,必须克服主体与客体、文化与社会、结构与行为等普遍存在的理论对立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布尔迪厄有效地把现象学和结构方面的探索融入到一种完整的、认识论的连贯性模式之中,这一模式是具有普遍运用 价值的社会质询的模式,是康德意义上的人类学,但却是一种具有高度区分性的人类学,因为它包含了对分析者自身活动的分析,而分析者正是通过这一活动从理论上来解释他人实践的。

社会理论

“习性”

在社会中所有社会成员的行动的关键原则。Habitus中文严格说没有对应翻译,该字是布氏界罗马文所改用而来,的确具有习惯、习性的意味,但是却不是单纯反射性的习惯,而是一个透过长时间生活实践,累积下来的,视为理所当然的一种习性,诸如中国人觉得吃米饭才算吃饭,吃汉堡不算。放到社会阶层与场域理论去看,当在特殊社会环境下成长的个体,自然受到该环境文化深刻影响,很多日常生活视为当然的东西,未必在另一个环境视为当然。比如,一个没落王孙,虽然经济无法支持,但仍有深刻对精英生活怀念,无法降格习惯庶民生活。

“场域”

一个社会被分割成许多不同的场域,在这些不同的场域(已经结构化了的一些场所)进行一些为了特定目标的竞争。场域一辞,原文也有田野的意思。布氏从人类学起家,自然受到田野方法非常深的影响。场域不是一个实体存在,而是一个在各个个人之间,群体之间想像上的领域,场域其实有边界,但是各个在特殊场域内的行动者,都难以说清楚场域为何,但是如果他真的从属于各个场域,就会知道该怎么作,谁是老大,谁在挑战。

场域一般可分作资深/资浅者,或可分为掌握资源者与资源匮乏者。两者之间又可交错,处处形成斗争关系。很多时候为了争取场域内其他人的认可,于是会形成象征斗争。

场域,布氏导入意大利马基亚维利的理论,指出掌握资源者,通常会用狮子策略,表面静默,但力量强大;而未具资源者,通常要挑战既得利益者,于是虽然力量较小,但是会点起战火。

对布氏来说,社会科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清楚描绘场域边际,场域特色,里面有何种角色、筹码是什么。布氏认为,通常筹码有: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

“象征暴力”

一个社会是由象征暴力主导运作。象征暴力意谓说,宰制的力量如何让被宰制的人体认不出来他们正被宰制,这种宰制的能量即是象征暴力。

社会空间

皮埃尔·布迪厄结合马克思和韦伯的传统,特别在《区隔》一书中建立了一种复杂的社会空间理论。该理论主要提出对以下方面的解释:1)以社会分级化的各种方式为出发点来构建社会群体的逻辑学;2)这些社会群体采用的生活方式及斗争;3)社会等级及社会群体再生产的方式。

反身社会

布迪厄提倡反身社会学(reflexive sociology),即社会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工具来更了解自己的领域。社会学者的工作就是将社会世界的各个面向转化成研究的对象,因此他们有时候必须将自己的研究客体化。

如果用布迪厄自己的术语来说,他想要检视社会学者在社会学领域以及在学术界领域的惯习和实践,以及这些领域和这些领域的阶层结构和政治之间的关系。他也会关注为了能达成区别,社会学者个人的策略及学说策略为何。例如,社会学者个人也许会使用学术术语来达成领域中的高等地位,社会学也许会将自己包装在科学的外衣下来让自己相对与世界的实践有所区分。

事实上,布迪厄宣称,社会学声称的科学性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其实都是在声称权力。当然,这种立场对布迪厄自己的论述也隐藏着困窘的暗示。因为布迪厄企图寻求维持自己的象征性权力,同时却批评自己论述所使用的科学方法。

当布迪厄主张,正从事研究的社会学者必须避免成为作用于他们和他们论述之上的社会力的玩具时,他等于提出一个有趣的后设论述范例。避免此种命运的惟一方法是了解某一历史时点上影响这些社会学者的力量的本质。这种力量只能借后设分析来加以了解,布迪厄称这种后设分析为社会性分析。一旦社会学者了解作用于他们身上的力量(尤其是社会之外和智识之外的力量)本质时,他们也就处于较好的位置,能去控制这些力量对他们论述的影响。布迪厄自己本身总试图以社会学摒除他所受的社会决定因素的影响。

主要著作

* 《阿尔及利亚社会学》(Sociologie de l’Algérie),巴黎:PUF 出版社,1958

* 《失根:阿尔及利亚传统农业的危机》(Le Déracinement. La Crise de l’agriculture traditionnelle en Algérie)与 Abdelmalek Sayad 合著,巴黎:Minuit 出版社,1964

* 《继承人:学生和文化》(Les Héritiers. Les Etudiants et la Culture),巴黎:Minuit, 1964

* 《爱恋艺术:美术馆和参观的观众》(L’Amour de l’art. Les Musées et leur public)与 Alain Darbel 及 Dominique Schnapper 合著,巴黎:Minuit 出版社,1966, 1969

* 《中等艺术:论摄影艺术的社会功能》(Un Art moyen. Essai sur les usages sociaux de la photographie)与 Luc Boltanski,R. Castel,Jean-Claude Chamboredon 合著,巴黎:Minuit 出版社,1965

* 《社会学家此职》(Le Métier de sociologue)与 Jean-Claude Passeron 及 Jean-Claude Chamboredon 合著,巴黎:Bordas : Mouton 出版社,1968

* 《再生:谈论一种关于教育体系的理论》(La Reproduction. Éléments pour une théorie du système d’enseignement),巴黎:Minuit 出版社,1970

* 《一种关于实践的理论》(Esquisse d’une théorie de la pratique), précédé de Trois études d’ethnologie kabyle,巴黎:Droz 出版社,1972

* 《区隔: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La Distinction. 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巴黎:Minuit 出版社,1979

* 《实践的意义》(Le Sens pratique),巴黎:Minuit 出版社,1980

* 《u2018谈论u2019意谓说:语言交换的经济学》(Ce que parler veut dire : économie des échanges linguistiques),巴黎:Fayard 出版社,1982

* 《关于课程的课程》(Leçon sur la leçon),巴黎:Minuit 出版社,1982

* 《学院人》(Homo academicus),巴黎:Minuit 出版社,1984

* 《说过的话》(Choses dites),巴黎:Minuit 出版社,1987

* 《马丁海德格的政治本体论》(L’Ontologie politique de Martin Heidegger),巴黎:Minuit 出版社,1988

* 《国家贵族:高等学院和群体之精神》(La Noblesse d’État. Grandes écoles et esprit de corps),巴黎:Minuit 出版社,1989

* 《艺术的规则: 文学场域的纲目和结构》(Les Règles de l’art. Genèse et structure du champ littéraire),巴黎:Seuil 出版社,1992

* 《回应:支持反思的人类学》(Réponses. Pour une anthropologie réflexive)与 Loïc Wacquant 合著,巴黎:Seuil 出版社,1992

* 《自由交易》(Libre-échange)与 Hans Haacke 合著,巴黎:Seuil 出版社,1993

* 《世界的悲惨际遇》(La Misère du monde),布迪厄主编之大部头合著,巴黎:Seuil 出版社,1993

* 《社会学的问题》(Questions de sociologie),巴黎:Minuit 出版社,1994

* 《实践理性:论行动的理论》(Raisons pratiques. Sur la théorie de l’action),巴黎:Seuil 出版社,1994

* 《论电视》(Sur la télévision),伴随一篇文章〈新闻学的支配〉(L’emprise du journalisme),巴黎:Liber-Raisons d’agir 出版社,1996

* 《巴斯卡式沈思》(Méditations pascaliennes),巴黎:Seuil 出版社,1997

* 《反扑的火:为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攻击而作的抵抗论述》(Contre-feux. Propos pour servir à la résistance contre l’invasion néo-libérale),巴黎:Liber-Raisons d’agir 出版社,1998

* 《男性的宰制》(La Domination masculine),巴黎:Seuil 出版社,1998

* 《经济的社会结构》(Les Structures sociales de l’économie),巴黎:Seuil 出版社,2000

* 《反扑的火二:支持欧洲的社会运动》(Contre-feux 2. Pour un mouvement social européen),巴黎:Raisons d’agir 出版社,2001

* 《语言和象征权力》(Langage et pouvoir symbolique),巴黎:Seuil 出版社,2001

* 《科学的科学和反思它本身》(Science de la science et réflexivité),巴黎:Raisons d’agir 出版社,2001

* 《政治上的介入(1961-2001):关于一种特定的政治介入方式:文选》(Interventions politiques (1961 ~ 2001). Textes & contextes d’un mode d’intervention politique spécifique),巴黎:Agone 出版社,2002

* 《单身人士的舞会:贝安地区农业社会的危机》(Le Bal des célibataires. Crise de la société paysanne en Béarn),巴黎:Seuil 出版社,2002

* 《阿尔及利亚影像:出自内心》(Images d’Algérie. Une affinité élective),布迪厄的文字跟摄影作品,Franz Schultheis 作序,Actes Sud 出版社,2003

* 《自我分析》(Esquisse pour une auto-analyse),巴黎:Raisons d’agir 出版社,2004

理论构建

场域、习性、资本是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的核心概念,试图籍此超越社会科学的二元对立,探索社会生活中实践的奥秘。布迪厄的基于场域、习性、资本的社会学理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新的视角,打开了我们思维方式的另一扇大门。

语言与符号带来的“温和的暴力”(the gentle violence)始终是布迪厄非常关注的问题。无论是他对教育场域的研究,还是对文化、艺术的社会学分析,甚至他对结构主义理论的反思,都和语言及其符号暴力的问题密不可分。 美国学者华康德(Loic Wacquant)甚至认为,“布迪厄的全部社会分析都可以看作是一门唯物主义人类学,关注“ 符号暴力”的各种形式是如何发挥特有的作用,并影响支配结构的再生产及其转换的过程” (布迪厄、华康德,2004:15)。

布迪厄以实践理论作为其方法论的后盾,从批判 结构主义的“学究谬误”(scholasticfallacy)式的语言观切入论题,犀利地抨击形式主义的结构语言学,质疑结构主义语言观,认为复杂的语言实践和运用总是卷入权力和资本的不平等的分配过程,受其形塑和挤压。社会学家对语言的关注应该更集中于语言实践的彼此交流,以及社会生活的具体形式对语言交流的影响(Bourdieu,1991:3)。他深受 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哲学的影响,主张破开结构主义语言观的桎梏,将语言置于实践中考察其功用,注重语言和社会实践,尤其是语言和权力的亲密关系,从而将语言的社会哲学研究推到当代思想前沿,具有强烈的政治批判力度。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翻译学者纷纷借鉴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探讨翻译的社会语境化问题,把翻译视为一种社会调节活动,积极探索翻译的社会维度,促进和推动了翻译社会学的理论建构。基于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翻译学者不再将翻译视为社会空间之中的转换行为,而是视为一个充满可能性的空间,其中的各种权力关系必须加以反复协调。翻译从具有普遍性的意识形态层面来看并不是中立的,而是源于社会代理人的文化、政治习性及其拥有的各种形式的资本,为翻译学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更为开阔的理论思维和视野,在翻译研究领域可谓意义深远。例如我国佛经翻译研究亦可借鉴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来分析“翻译场域”;佛经翻译作为“文化资本”和 “象征资本”在 中国的流通;佛经翻译的 “符号权力”等问题。

在《系统中的翻译》(Translation in Systems)一书中,翻译操纵学派的旗手西奥·赫曼斯指出,翻译研究的社会学途径“不仅是将翻译的自主性和杂质性概念化的一种方法,研究关于翻译与非翻译的争议的一种手段,而且还是思考我们称之为翻译的社会、智力空间内部组织与演化问题的一个工具”(Hermans,1999:138)。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翻译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深嵌于社会、政治、经济和 文化环境里,并构成整个系统内部的一种操作力量。 随着翻译的社会维度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就翻译而言,布迪厄提出的社会学范畴概念可有助于翻译社会学的基础理论构建。然而,在这一建构过程,我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加以思考,例如:社会学在理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如何推动翻译研究?社会学与翻译研究如何关联?如何借用规范概念阐释翻译社会学?翻译社会学理论架构的基础是什么?翻译市场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制约译者决策的社会因素是什么?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回答,不仅可以揭示翻译过程的特征,也将有助于促进和推动翻译社会学的理论建构,使之真正成为 霍姆斯的翻译学的一个子学科。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teheyi@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tehe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