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
1918年7月4日 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
1936-1937年 就读于燕京大学化学系。
1938-1941年 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
1941-1946年 任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助教。
1946-1948年 赴美国露易西安那大学研究院深造。
1948-1949年 任美国乔治亚州大学研究所助理。
1949年 在美国露易西安那大学获博士学位。
1949-1950年 任美国哥罗拉多大学研究院研究员。
1951-1968年 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
1960-1962年 任南开大学物理二系总支书记兼系主任。
1962-1968年 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总支书记兼副所长。
1963-1968年 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1968年12月20日 逝世于天津。
生平
陈天池1918年7月4日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他自幼聪颖勤奋,6岁进入诸暨县店口紫北小学,1930年考入浙江省杭州崇文中学,1933年考入江苏省省立上海中学高中,1936年考入北京燕京大学化学系。“七七”事变后,陈天池于1937年8月返回家乡任小学教师,1938年1月,他再次离开家乡,绕道长沙、桂林、贵阳等地辗转到达昆明,于当年9月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二年级。在西南联合大学三年学习期间,他刻苦读书,成绩优异,1941年毕业后被留校任助教。抗战胜利前二三年,昆明的爱国学生运动达到了高潮。陈天池积极参加,“一·二一”惨案的前夕,他在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前的草坪上听吴晗等人的演讲并参加游行示威。通过不断斗争,使陈天池认清了国民党的腐败与黑暗,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
1946年,陈天池考取了留美公费生,他先在露易西安那大学研究院学习,只用了二年半的时间,就得到了硕士和博士学位。1949年,陈天池到哥罗拉多大学研究院任研究员。这一年他加入了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通过科协出版的刊物,使他进一步了解了新中国,坚定了他回到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1950年9月陈天池回到祖国,应他的老师杨石先教授的邀请,前往南开大学任教。
1951年,陈天池先后参加了西南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和“三反”、“五反”等运动,使他深受教育。从1951年起,他参加了马列主义夜大学,比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更重要的是他注意自己的思想改造,逐步将立足点移到工农方向,愿把自己的才学奉献给劳动人民,终于由一个民主主义者成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1954年陈天池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陈天池专长有机化学,但他以革命工作需要为重,不强调个人专业、不计较个人得失。当他到南开化学系工作时,正值建国初期,国家急需矿物分析人才,他毅然改变了个人的专业研究方向,带领青年教师奔赴西北矿山现场调查,回校后筹建了化学矿物分析专业,开设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等课程。嗣后,又筹建了应用化学专业,他亲自给学生讲课,又带领教师、干部日夜奋战,群策群力,出色地完成了组建南开大学物理二系的任务,被任命为该系的党政领导,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急需的人才。
1956年,周总理亲自领导制订中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时,曾经提出“要勇于承担国家任务”的号召。南开大学校长杨石先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接受了研制有机农药的任务。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都有比较完整的农药科研体系,而且都研制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农药品种。中国虽然是个农业大国,但农药的研究和生产几乎是个空白点,为了解决中国农药生产的急需,陈天池作为杨石先的主要助手之一,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农药化学的研究与探索中。
陈天池根据磷酸酯类结构的轻微改变就会产生千变万化的生理作用这一特点,向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有机磷化学领域开始研究,他们克服了有机磷化合物不易分离和毒性大的种种困难,深入地研究了一硫代(酮式)磷酸酯类、一硫代(醇式)磷酸酯类、二硫代磷酸酯类、磷酰胺酯类、磷酸酯类等化合物。从涉及的专题来看,有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磷杀菌剂、有机磷除草剂、有机磷化合物的互变异构现象和水解动力学、有机磷化合物的反应机理等。特别对有机磷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理活性的关系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他还组织助手对含磷的不同价键(如P-O、P-N、P-S、P-C键等)的稳定性及其对生理活性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多次专题讨论,从而有了较深入的认识。通过实践,一批年轻的有机磷化学工作者得到了锻炼和培养,为中国生产各类有机磷杀虫剂打下了理论基础,对中国有机磷农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1958年,当陈天池听到传达毛主席关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指示精神后,他兴奋地和同志们讲:“毛主席站得高,看得远,气魄大!”。在大搞科研中,他及时倡导建立了以老教师为核心的青老结合的班子。在杨石先教授指导下,建起了“敌百虫”和“马拉赛昂”两个农药车间,接着,陈天池又提出了大搞科研的三项组织措施,即青老结合、建立科研集体、与有关单位协作的一条龙体制,为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62年10月,杨石先首先在南开大学成功地建立起高等院校的第一个化学专业研究机构,即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简称元素所),陈天池起了重要作用,在科学组织工作方面,他同样是杨石先的得力助手。当时,杨石先因忙于校务工作,元素所的具体工作都由陈天池主持。在建所前夕,陈天池亲自前往杨石先教授的家中,征求建所初期的工作意见。经过他们认真分析研究,制定了元素所的发展路线。他们认为:从长远来看,元素所的研究面应该广一些,但最初几年还是要以农药为主,重点工作为农药化学的研究,以解决国家所需。为此,在工作中要抓住三个主要问题:一是要使全所人员明确上级领导对我们的要求很高,要尽快拿出科研成果。二是要积极向高教部与国家科委反映,设法争取一批归国留学生、研究生来所工作,以加强科研力量。三是要制订各项制度,使全所工作尽快走上轨道。建所初期,陈天池就是遵循这些决定工作的。陈天池在政治和业务上都有魄力、有才能,他敢于领导,又善于领导。他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事事想在前面,能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善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也敢于对不良倾向做毫不留情的批评,他从不以教授或领导自居,而把自己看做是普通一兵,脚踏实地的生活在群众之中,在他的强有力领导下,元素所人员精干,处理问题迅速果断。所内是非分明,风气向上,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人格原则
在科学研究工作中,陈天池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不虚夸。他要求实验数据必须反复核实,重复他人的工作一定要注明出处,成绩有多少说多少。有一次他的助手听了有机化合物定量化的报告后,提出搞农药不如搞这方面的工作。陈天池立即指出:“工作很多,但要根据自己的基础,搞出各单位的特色,朝三暮四是不行的,不能好高骛远”。深深教育了这位同志。在他的领导下,当时有机磷室提出的口号是:以室为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建立起互帮互学,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科研集体。同志们的干劲十足。往往深夜同志们都休息了,陈天池却在忙完化学系与总支的工作后,又来到实验室查阅资料,准备下一步工作。为了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当群众热情高涨时,他提出要劳逸结合,要求大家睡足八小时,在节假日时,他往往组织大家去游览,让大家休息。和大家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但他从不带自己的家属或子女,而是和同志们愉快地在一起。待次日他提出新的任务时,大家又精神焕发地投入新的战斗。由于陈天池在农药化学领域有较高的造诣,在有机磷化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他指导下,元素所很快研制成功新型农药有机磷杀虫剂P32和P47,荣获国家科委新产品二等奖。
陈天池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他要求同志们读书,尽快提高业务水平,他首先带头做读书报告;他要求全所搞卫生,就和大家一起擦玻璃窗,打扫实验室卫生。他关心群众疾苦,愿为群众排忧解难。元素所初建时没有玻璃室,而化学系的玻璃室人员少任务重。陈天池深入现场,体验玻璃工在高温下的辛勤操作,为他们解决了通风、防暑等问题,使他们深受感动,愉快地承担了元素所的玻璃吹制任务。陈天池还亲自抓被大家认为吃力不讨好的后勤工作。他不怕苦不怕累,到库房去和同志们一起开箱,和大家一起劳动,处处起表率作用,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群众学习的榜样。他出差、开会从不乘坐小轿车,而是尽量和大家一起乘坐大汽车。他的出差汽车费从不报销,更令人感动的是只要同车中有年长的老师或女同志,他都立即让坐。他深受群众爱戴,每当群众有困难、有问题时,都愿意去找他,即使受到他的批评,也觉得心服口服。说明他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
陈天池曾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分析教研室主任、化学系副主任、物理二系总支书记兼系主任、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兼副所长、南开大学党委委员等职务。他还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国家科委农药领导小组副组长等。由于他工作努力,成绩突出,于1959年、1960年、1962年和1963年连续四次被评为河北省、天津市科教积极分子、劳动模范,并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成为当时教师中又红又专的典型人物。
“文化大革命”给陈天池带来了无穷灾难,他终于不幸在1968 年12月20日被迫害致死,时年仅50岁。杨石先教授和广大化学界同仁对陈天池的英才早逝倍感惋惜。陈天池在南开校园辛勤劳动的形影仍历历在目,他的举止言谈仍记忆犹新,他毕生为祖国的科研、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远留在化学界同仁心中。
主要论著
1 孙承谔,唐敖庆,陈天池.The Relation between Atomic Radii and Densities.中国化学会志,1943, 10(1): 19-21。
2 孙承谔,陈天池.The Relation between Atomic Radii and Critical Temperature.中国化学会志,1944, 11(1):118-119。
3 孙承谔,陈天池.The Relation between Atomic Radii and Mole Refractions.中国化学会志,1944,11(2):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