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海
赵雪海 - 简介
国家一级导演,历任浙江越剧院一团演员、副团长、导演,浙江越剧团副团长、导演,浙江越剧院院长助理兼电视部导演,浙江京昆剧院副处调研员、电视部副主任、导演,浙江昆剧团副处调研员、电视部主任、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会理事,中国戏曲导演学会会员、浙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浙会理事。曾获省导演一等奖、导演荣誉奖、导演奖多次。
其代表作越剧《巧凤》获演出“文华奖”,京剧电视剧《义责王魁》获全国“金鹰奖” 二等奖、省“牡丹奖”。《皇帝与村姑》、《 相思奈何天 》 获全国“映山红” 演出金奖、银奖、导演奖。另获福建“南词艺术荣誉奖”。 另有评论、诗赋、篆刻等50余篇发表在《中国戏剧》、《中国演员报》、 《戏文》、《民进报》等13家刊物上。其简历已入《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越剧大考》、《中国电视人》等辞典。
赵雪海 - 从艺经历
1945年,赵雪海出生在崇仁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喜爱戏曲的他,14岁那年巧遇浙江省艺术学校到我市招生,当时还在劳动的赵雪海就这样临时参加了考试。“我去的那一天,是12月13日,那时还在上学,挑了一担灰准备去劳动的。结果一到以后,我们班主任就说,有两个杭州的老师来招生,叫我去考考,我就唱了一首《社会主义好》。” 赵雪海说。
正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演唱的这首《社会主义好》,为赵雪海开启了艺术人生的大门。此后,这位剡溪之子只身来到杭州,在浙江省艺术学校开始了长达7年的戏曲导演专业的学习。不过,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赵雪海从省艺校导演系毕业后并没有立即当导演,而是服从组织安排,到浙江越剧团一团当起了演员。
此后,赵雪海先后饰演了青面虎、南霸天、张铁嘴、王有龄等50余个正反文武角色。而在历史巨片《大决战》中出演青年陈云,无疑成了他从艺生涯中最值得怀念的一个片段,他还因此获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颁发的荣誉证书。
说起赵雪海成为“陈云”,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那是1990年12月的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桌前写着什么,忽听背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侧脸一看,是一个陌生人,于是笑问:“你找谁?”未料来人脸上现出又惊又喜的表情,好像老友重逢似的大步上前,朗声笑道:“我找你!”赵雪海搜遍记忆的每一个角落,也想不起有这样一个熟人,未免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得讪笑着问:“你找我有什么事吗?”来人倒是满脸喜气,拿出陈云年轻时的照片,与赵雪海对照了一下,大叫一声“像”:“我找了你整整两年,找了半个中国,总算找到你了!”
不论是演员还是导演,赵雪海无疑都是成功的。这位从剡溪走出去的一代戏曲名导,本可以静享晚年,可他却欣然接受了市越剧艺术学校之聘,回乡教学,并排演新戏备战上海世博会。是什么让他退而不休,又是什么让他这样执著于自己的艺术生涯?
“对越剧,对嵊州,我的内心始终有着解不开的情结。”赵雪海作了这样的解释。
在市越剧艺术学校,大家都亲切地称赵雪海为赵导。如今的赵导,除了开展正常的教学之外,为备战世博正紧张排演的新戏《剡溪记忆》无疑成了他的重头戏。对此,赵导表示,世博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作为越乡人,能够排演这么一台戏向海内外观众展示我市的越剧文化,他倍感荣幸。
越剧艺校副校长郑雪萍告诉记者,当初请赵导来到学校执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赵导能把好艺校的剧目关,而今两年过去了,艺校整体提升效果甚是明显。
在越剧艺校,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很喜欢赵雪海,平时休息时间,学生们总爱围在他的办公室里讨教。而赵雪海,也很欢迎学生的到来,有时还会准备零食,供学生享用。一位叫朱晓芳的学生,还放弃了在外工作的机会,重新回到艺校拜他为师。
“我能遇到赵导,确实是一个奇遇,因为我毕业三年已经出去工作了,后来有一个同学跟我介绍了这么一个老师,我就辞掉了那边的工作来找赵导。我跟了两个月,有了很大的长进,不单是演戏方面,为人处事方面也获益不少。我想以后在赵导身上我还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朱晓芳笑眯眯地说。
在记者跟赵雪海接触不到一天的时间里,他上课、排戏、跟其他老师交流节目排演方案,始终保持着热忱的工作状态。而且只要是学校的事,只要是排演剧目的需要,他二话没说,就会立即着手去做,哪怕是刚巧在吃饭,他也会立即放下筷子。
记者问,你60多岁的人了,为什么还有如此激情,还如此执著于越剧事业,赵雪海的回答简洁明了却又掷地有声:“是剡溪山水哺育了我,我要为家乡的戏曲事业发挥余热,我始终是剡溪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