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 舞曲
  • 视频
  • 歌词
  • 简谱
  • 铃声
  • 名人
  • 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中华 - 王兆俊
王兆俊

王兆俊

王兆俊,寄生虫病学家。在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工作中,坚持以科研指导防治、以防治促进科研的指导思想,通过大量调查证明了黄淮平原黑热病的流行与犬关系不大,属人源型,并与吴征鉴协作证实了中华白蛉是其传播媒介。
展开

生平

兆俊原名朝濬,于1911年9月29日出生于 江苏省 吴县(今苏州)。他生长在一个中医家庭。其父常以 宋代文学家 范仲淹“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名言教诲晚辈,所以他自童年便有学医之愿。1925年他于吴县第二小学毕业后,本拟学习中医,继承父业,但因当时社会上的一股否定中医之风日紧,其父遂改变初衷,令其学习西医。他在家用一年的时间自修了中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于1926年考取了 江苏医科大学。1927年该校并入中央大学,他随校由苏州迁往 南京,继续读预科。在 蔡堡、 曾昭伦、 张江树等教授教导下,他在 生物学、 化学和 英语等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29年,他转入中央大学医学院(后改名 上海医学院)读本科,1934年毕业,并以全班总平均第一名的成绩获医学士和医学 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他留校工作,在附属医院——上海 红十字会第一医院小儿科主任高镜朗教授名下任住院医师,1936年调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传染病医院任医师。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日本侵略军进占上海租界,他不愿为敌伪做事,毅然辞职,回苏州老家开设诊所谋生。抗日战争胜利后,受聘到安徽省立医院任院长,直到1947年底。在这13年的临床实践中,他看到苏、皖一带各种寄生虫病流行,尤以 血吸虫病和 黑热病的危害更为严重,每年有许多患者得不到治疗而死亡。他记起父亲经常提到的《黄帝内经素问》上的一段话:“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因此,立志于预防医学,进行寄生虫病的防治研究,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上工”之路。

1948年春,王兆俊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奖学金,赴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校,专门攻读寄生虫病学,在著名寄生虫病专家 布朗教授指导下,于1949年4月完成全部学业,被授予公共卫生硕士学位。为了进一步掌握国际上寄生虫病防治研究的新技术,他又到美国中央卫生研究院和疾病控制中心进修。当时他的老师和同学劝他留在 美国工作,但他心在祖国,均予婉言谢绝,并再次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资助,在归国途中取道 意大利、 希腊、 以色列、 埃及、 印度等国进行考察学习。当时意大利正在罗马卫生研究院米西劳里教授的指导下,使用DDT杀灭蚊虫和白蛉,借以控制疟疾和利什曼病。希腊的赫金尼古拉也在进行同样的实验研究,这在世界上是首次应用DDT于预防医学的大规模实验。王兆俊听取了有关专家的学术报告和情况介绍,并参观了实验现场,学习了DDT的使用技术和推广方法。以色列希伯莱大学的 艾德勒和西奥多是国际闻名的利什曼病和白蛉专家。王兆俊在他们的实验室里学习了较长一段时间,阅读了他们所有的著作和论文,查看了各种白蛉标本,并在该校附属医院利什曼病门诊部进行临床实习。他在印度 加尔各答全印公共卫生研究院和热带病院,由申偈多和 史密斯教授指导,进一步学习黑热病的免疫诊断、治疗及医学昆虫学,并深入疫区对白蛉生态习性进行观察。这一年多的深造,为他在黑热病和疟疾等寄生虫病的基础理论和防治研究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49年10月底,王兆俊冲破各种阻挠,经 香港回到北京。卫生部原拟让他到医学院校任教,京、津、沪、穗任他选择。但他执意要到黑热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进行防治研究,于是便受聘到 山东省。他最初在卫生厅任技正,制定了防治黑热病的初步规划,首先培养人员,并带队到黑热病发病最高的临朐县进行防治试点,为专业机构的建立做好准备。1950年5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黑热病防治总所(1953年改称山东省黑热病防治所)在山东省 泰安县建立,他被任命为所长,1956年,卫生部指定这个所为全国黑热病防治研究指导中心。从此,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在山东、苏北、皖北和各黑热病流行省区的防治研究事业中。1959年,他加入 中国共产党。1960年,山东省黑热病防治所与山东省丝虫病防治所在济宁合并为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他继续任所长,除负责黑热病防治工作外,还领导全省的 丝虫病、 疟病、 华枝睾吸虫病等寄生虫病的防治研究。这个所于1980年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淋巴丝虫病合作中心”,他担任主任。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科研、培训特别规划处决定对该中心给予资助加强,双方围绕丝虫病和疟疾进行了一系列的科技合作、人员培训与学术交流。

王兆俊还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政权建设,对寄生虫病防治科学技术的策划与实施。他先后被选为山东省第二届人大代表、第一届政协委员、第五届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六届委员,并担任卫生部血吸虫病学术委员会和寄生虫病研究委员会委员,北方疟疾技术指导组组长,山东 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副会长等职,为中国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成就

黑热病简介

黑热病为中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它是由 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通过 白蛉传播的一种疾病,广泛流行于 长江以北的16个省、市、自治区的广大农村中。据考证,在黄淮地区流行此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此病传播快、死亡率高,给病区群众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中国关于黑热病的研究始自本世纪20年代,最初多由外国学者进行。从30年代开始,中国少数学者从事调查和实验,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由于人、财、物方面的限制,此项工作难以得到顺利发展。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很多问题,诸如:疾病的分布与发病情况与犬的关系,传播媒介的生态习性和防治方法等,都还没有解决,更谈不上有可供推广应用的防治措施和经验。从而主持这一工作以来,坚持科研与防治相结合、为防治服务的指导思想,根据防治工作的急需,对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

王兆俊

掌握了黑热病的流行情况与规律

山东、苏北和皖北向来是中国黑热病流行地区,但过去缺乏全面系统的调查,在流行病学上几乎是一片空白。王兆俊自1950年开始,带领防治人员,多年生活在农村,深入病区,调查研究。当时农村的条件很差,他与大家一起住农民的茅屋,用庙宇作实验室和病房,夜晚在油灯下整理资料,白天外出靠步行赶路。在大河上下、 泰山南北、 胶东半岛、淮海平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从而查明当时山东省所有的135个县(市)均有黑热病流行, 黄河以南、 京杭运河以东和半岛地区流行最重,患病率平均为350/10万,有的县达100/10万。山东全省约有20多万病人,占全国总病人数的1/3强。苏北、皖北的黑热病流行于淮河以北各县、市,患者共有15万人。关于黑热病的保虫宿主问题,曾有学者于30—40年代在辽宁、北京、 甘肃、 陕西等黑热病流行区,查到了患有黑热病的病犬,因此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的黑热病与 地中海地区的黑热病同属一个类型,即人的黑热病主要由病犬传播而来。而王兆俊则认为以往的调查范围和检查犬数有限,尚不能遽下此结论。他与同事在山东、苏北和皖北病区共检查家犬46000多只,结果仅在山东个别山区查见少数病犬,而绝大多数村庄虽然人的发病率很高,却无病犬存在,显示在黄淮平原黑热病的流行与犬的关系不大,而病人则是主要传播来源。他又综合中国其他流行地区的大量调查资料,提出了中国黑热病在流行病学上存有人源型和犬源型两种不同类型的论断,为因地制宜制订不同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过去曾有人通过实验观察和在部分地区的调查,证明中华白蛉为中国黑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但对它的分布和生态习性缺乏了解。王兆俊与中央卫生研究院华东分院的吴征鉴等协作,在山东和苏北、皖北对 白蛉进行了长达5年的调查,先后共发现6种白蛉,证实中华白蛉分布最广,凡有黑热病的村庄都有它的存在,且数量的多寡与当地黑热病的流行程度成正比。该蛉种于5月中下旬出现,8月绝迹,仅于6月有一高峰,显示每年只有一个世代繁殖。成蛉白天在室内栖息,夜晚的活动范围多局限在住屋、畜舍和厕所。其吸血习性因地而异,在 鲁南、 苏北和 皖北地区喜吸人血,在鲁北和鲁中地区兼吸牲畜血。其 幼虫孳生在各种缝隙和洞穴的泥土中。以上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了中华白蛉为华东地区黑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从而为研究制定灭蛉对策与具体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成功可供推广应用的黑热病防治方法

王兆俊对黑热病防治方法的研究是从诊断、治疗和灭蛉三个方面进行的。关于黑热病的病原诊断,过去一般都采用 胸骨穿刺法。但此法可因操作不慎伤及患者大血管而造成死亡事故,因此不适合于推广应用。他于1950年首先应用 髂骨穿刺法于黑热病的诊断,检出的原虫阳性率不低于胸骨穿刺,且安全可靠,经在全国推广使用,从未发生意外。在 血清学诊断方面,过去多用球蛋白试验和醛试验等方法,因常有假阳性或假阴性,对黑热病仅有辅助诊断价值。他于50年代应用补体结合试验,又因黑热病人的血清常有抗补体作用,而且操作繁琐,不便于推广。从70年代后期开始,他采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黑热病,证实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黑热病的诊断和监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过去中国治疗黑热病多用三价锑制剂,但其毒性大,疗程长,治愈率低。使用五价锑制剂治疗的效果虽好,但此剂全赖 进口,价格昂贵,非一般群众所能负担。1950年,中国制药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已能合成五价锑制剂。王兆俊与山东新华药厂合作,在试制 葡萄糖酸锑钠的过程中,他承担临床试验工作,不断提出改进意见,逐步增加锑的含量,终于制成每毫升含锑100毫克的浓缩水溶剂,商名斯锑黑克。他使用此剂试治1500余病人,证明其作用快、疗效高、毒性小。他采用6天6针疗法作 静脉或 肌肉注射。一个疗程或至多三个疗程,治愈率高达99%,效果不亚于 英国产的苯妥斯登,且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为在农村开展治疗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卫生部决定在全国推广应用这种药剂,从而结束了中国治疗黑热病药物依靠进口的历史,同时也加速了中国黑热病防治工作的进程。对于少数治后复发的抗锑病人,他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并非是原虫抗药所致,而与患者的机体功能异常有关。他用各种芳香双脒剂治疗有效,采用 针灸合并锑剂疗法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肃清传染源提供了保证。

扑灭白蛉媒介是预防黑热病的根本措施,但过去国内从未有人对此进行研究。王兆俊在掌握中华白蛉生态习性的基础上,自1952年开始,与中央卫生研究院华东分院合作,先后在 泰安、 淮阴、 怀远等地进行现场灭蛉实验,证明在5月中下旬用DDT或六六六对全村作室内滞留喷洒一次,即可使白蛉消灭殆尽,且数年不复升。进一步的观察证明,在对病人治疗并同时进行灭蛉的村庄,4年内患病率可降为零,而在仅治疗病人、不灭蛉的村庄,同期患病人数只减少61%,可见灭蛉对黑热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寄生虫病简介

防治寄生虫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项新兴事业。50年代初,国家制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继而在《1956到1967年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对黑热病、 丝虫病、疟疾等疾病提出了限期消灭的要求。山东省是开展寄生虫病防治最早的省份之一。省人民政府在国民经济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拨出专款,购买药品器械,组织力量,免费开展防治工作。王兆俊与广大防治人员一起,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使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实现消灭黑热病

王兆俊在对黑热病取得可供推广应用的防治方法的基础上,制订了全省近期和远期防治规划,决定采取查治病人和药物灭蛉的防治措施。在防治过程中,他十分重视组织建设和防治人员的培训工作。当时山东省的卫生力量还比较薄弱,他通过各级政府,从医疗单位抽调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亲自编写各种讲义,登台授课,指导学员技术操作和临床实习。他以这批人员为骨干,在各地、市、县设置黑热病防治站或组,负责当地技术指导和基层防治人员组训,并对各乡镇联合诊所的医务人员和开业医生给予短期训练,就地成立乡镇防治小组,在广大农村普遍建立了防治网,保证了防治措施的全面落实。1954年以后,随着各级防疫站的建立和基层卫生组织的健全,黑热病防治任务便由这些单位承担。他们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取得了群众的积极配合,使各地病人得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病村也得到及时喷洒灭蛉。其间,王兆俊经常带领人员深入现场,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由于他长期深入基层走村串户,查访病人,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群众都亲切地喊他“老王”。尤其是他多次献血使严重贫血的病人转危为安的事迹更被传为佳话。一位来自胶东地区的黑热病女孩已濒于死亡,因输了他的血而得救,患儿的父亲将其名字改为“党生”,以示不忘 共产党的恩情。在他精心策划与指导下,山东省自1950—1958年共治疗患者245043人,1956年后又普遍推行灭蛉措施,使黑热病患病率逐年下降,至1958年已降为3/10万,于国内首先实现了基本消灭黑热病,在全国树立了典范,也为其他寄生虫病防治提供了经验。

山东省在黑热病基本消灭后,王兆俊对防治研究工作依然没有放松,每年拟订监测计划,要求各级医疗单位特别是基层卫生组织继续注意发现病人,对疑似患者都要作病原检查,或采血两滴于滤纸上,送交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作荧光抗体试验,确定是否黑热病。此外,每年派出人员进行白蛉密度调查,以便随时掌握传染源和媒介动态。根据长期监测,1972年以后 山东省未再出现新发病人,85%的村庄内白蛉已告绝迹。1978《消灭黑热病的研究》论文获全国和山东省科学大会奖励。1987年,他又采用利什曼素皮内试验,在13个市、地,24个县、市,78个乡镇检查1万多不同年龄的居民,在30岁以下的人群中无一例呈阳性反应,进一步证实黑热病的传播早在60年代即已得到有效控制。70年代以来,山东省已由原来的黑热病重流行区转化为非流行区。

使山东率先实现基本消灭丝虫病和疟疾

王兆俊是从1960年开始领导山东全省丝虫病和疟疾防治研究工作的。 班氏丝虫病在山东省流行于74个县、市,原有微丝蚴阳性者和各种症状的病人500多万,流行范围、感染人数和危害程度均居全国之首。50年代末,曾在鲁南进行一次查治,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从70年代开始,他与有关防治研究人员在全省范围内普遍开展防治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地区,分别提出反复查治、全民间歇服药和普及服海群生药盐等针对传染源的防治措施,并组织专业队协助各地、市、县,进行反复查治考核,使居民的微丝蚴率由70年代的4.62%降至1982年的0.19%,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部颁标准。1983年经卫生部组织考核验收,确认山东省在全国率先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要求。 《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的研究》论文获1983年卫生部甲级成果奖、山东省科委科技成果一等奖和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疟疾是山东省的常见病、多发病,60年代和70年代初曾先后两次爆发流行,年发病人数最高达600多万,对人民的健康和生产建设造成严重危害。卫生部组织苏、鲁、豫、皖、鄂五省联防。王兆俊参加了防治规划的制订和联防计划的实施。他与有关科技人员一起,根据山东省疟疾的流行病学特点,提出了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对现症病人的管理,开展休止期治疗和预防服药,实行群防群治,在不同阶段实行分类指导,坚持长期反复斗争,使疟疾发病率连年稳步下降。至70年代后期,在疟疾发病不多的情况下,在鲁南重流行区普遍设置镜检站和监测站,实行病例侦察和动态监测,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使疟疾的发病率于1986—1988年连续三年保持在1/万以下,达到基本消灭疟疾的部颁标准。经卫生部组织复核,宣布山东省又在全国率先在一个省的范围内基本消灭疟疾。《山东省基本消灭疟疾的研究》论文获1989年山东省科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40年来,王兆俊在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全国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工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为国内各黑热病流行省区培养了一大批防治骨干。这些人员参照山东省的经验,在控制消灭黑热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山东省防治丝虫病的经验,对其他省区的丝虫病防治工作具有参考应用价值,为加速中国丝虫病的消灭提供了条件。

山东省在寄生虫病防治研究中取得的成就,也引起国际的重视,世界著名 利什曼病专家 艾德勒和 萨蒂于1964和1966年来华访问,对山东省黑热病防治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1979年以后,王兆俊先后接待了20多个国家70多位来访的专家学者,他们都认为,山东省在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方面取得的经验,值得第三世界国家学习参考。王兆俊积多年对黑热病防治研究的经验,在国内外先后发表30多篇论文。1954年,在苏联地方病学术会议上,他宣读了《新中国黑热病防治研究的成就》一文。他与吴征鉴合著的《黑热病学》为其代表作,这部50多万字的巨著是他们总结科研成果和防治实践,并参考800多篇文献写成的,是国内仅有的一部黑热病学专著。他为《寄生虫病学》 、《人体寄生虫学》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 、 《实用流行病学》等参考书和工具书编写了黑热病的章节。他还在《当代中国卫生事业》 、 《中国预防医学历史经验》 、 《山东省预防医学历史经验》等书中,对中国黑热病防治研究事业作了全面总结,从一个侧面阐述了中国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预防医学的过程和所取得的经验。读者可从中得到许多领悟和启迪。1985年,他又应邀为美国 张和英国 布雷主编的《利什曼病》一书撰写了“中国黑热病流行病学与防治”一章,全面系统地将中国在黑热病防治研究方面的成就向国外作了介绍。 王兆俊很重视对年轻一代的培养,要求他们树立专业思想,并经常鼓励和教育他们到基层和现场去开展工作。他指导的研究生在研究课题的设计和实验过程中,总是兼有实验室和现场研究的内容,因而在论文答辩时常受到专家们的称赞。他治学严谨,对所内同事送来审阅的稿件都是字斟句酌地进行修改。他讲求科学道德,有的稿件经他改写,作者要他署名,他从不答应。他乐于搞协作,50年代与吴征鉴合作进行白蛉研究,他们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彼此关心,建立了深厚友谊。中国医学科学院曾把他们树为楷模,号召学习他们不争名,不争利,一心一意团结搞协作的优秀品德。他还非常谦虚谨慎,虽然在寄生虫病防治研究上成绩卓著,但总是把成绩归功于党的领导,归功于优越的社会制度,归功于集体的群策群力。

王兆俊现已年过古稀,多年来身患类风湿关节炎行动不便,虽于1984年退居二线,但他精神?铄,仍为寄生虫病防治研究事业勤奋地工作着。

人物简历

1911年9月29日 生于 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

1934 年于上海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士和医学博士学位。

1934—1935年 任上海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小儿科住院医师。

1935—1942年 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传染病医院医师。

1942—1946年 在苏州开设诊所行医。

1946—1948年 任安徽省立医院院长。

1948—1949年 留学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专攻寄生虫病学,获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

1949年 赴意大利、希腊、以色列、埃及、印度,对黑热病、疟疾等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工作进行考察学习。

1949—1950年 任山东省卫生厅技正。

1950—1953年 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黑热病防治总所(1951年改称华东区黑热病防治总所)所长。

1953—1960年 任山东省黑热病防治所所长。

1958年 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和山东医学院寄生虫学教授。

1959年 兼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1960—1984年 任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卫生部血吸虫病学术委员会和寄生虫病研究委员会委员,全国疟疾专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方疟疾技术指导组组长,山东省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和山东省红十字会副会长。

1979年 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0年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被指定为“世界卫生组织淋巴丝虫病合作中心”,他担任该中心主任。

1984年 任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名誉所长。

主要论著

1 王兆俊.1161例黑热病病案分析.山东卫生,1950,1(2):36—40.

2 王兆俊.应用髂骨穿刺法来诊断黑热病.山东卫生,1950,1(2):54—56.

3 王兆俊.华东区犬利什曼病的流行情况及与黑热病的关系.中华卫生杂志。1953,1(3):114—120.

4  吴征鉴,王兆俊,何凯增.华东地区白蛉生态的调查研究.昆虫学报,1955,5(4):393—413.

5 山东省黑热病防治所(王兆俊,孟宪诰整理).葡萄糖酸锑钠在黑热病治疗上的实用与疗效.中华医学杂志,1956,42(8):708—716.

6 吴征鉴,王兆俊.用二二三与六六六杀灭白蛉成蛉及其推广方法.中华医学杂志,1956,42(8):717—733.

7 王兆俊,吴征鉴.黑热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8 王兆俊.黑热病抗锑原因的初步探讨.中华医学杂志,1958,44(2):126—129.

9 王兆俊.山东省黑热病防治研究上主要成就.山东医刊,1959,(10):8—13.

10 王兆俊.何凯增,吴征鉴.黑热病.见:冯兰洲、毛守白主编.寄生虫病学.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383—460.

11 王兆俊.黑热病实验诊断和黑热病流行病学、防治措施及防治成就.见:赵慰先主编·人体寄生虫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77—85.

12 王兆俊,吴征鉴,何凯增.1960年来中国黑热病防治研究上的进展.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3,1(1):65—72.

13 王兆俊,邵其峰.皮肤黑热病31例分析.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3,1(4):10.

14 王兆俊,吴征鉴主编.杜氏利什曼原虫与黑热病和皮肤利什曼病.见: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4—22.

15 王兆俊.黑热病.见: 黄树则,林士笑主编.当代中国的卫生事业(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68—278.

16 王兆俊.黑热病.见: 郑岗主编.中国预防医学的历史经验.第3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08—331.

17 王兆俊.黑热病.见: 张植萍主编.山东省预防医学的历史经验.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432—441.

18 王兆俊,邵其峰.中国皮肤黑热病综述.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88,1(1):48—51.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teheyi@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tehe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