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 舞曲
  • 视频
  • 歌词
  • 简谱
  • 铃声
  • 名人
  • 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各国科学家 - 尤斯蒂斯·冯·李比希
尤斯蒂斯·冯·李比希

尤斯蒂斯·冯·李比希

男爵 尤斯蒂斯·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 (1803年5月12日 德国达姆施塔特 – 1873年4月18日 德国慕尼黑),德国化学家,主要贡献于农业和生物化学, 创立了有机化学。作为一位教授, 他发明了现代面向实验室的教学方法,因为这一创新,他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
展开

 男爵 尤斯蒂斯·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 (1803年5月12日 德国达姆施塔特 – 1873年4月18日 德国慕尼黑),德国化学家,主要贡献于农业和生物化学, 创立了有机化学。作为一位教授, 他发明了现代面向实验室的教学方法,因为这一创新,他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

尤斯蒂斯·冯·李比希 - 生平简介

尤斯蒂斯·冯·李比希德意志化学家。1803年5月12日生于达姆施塔特,1873年4月18日卒于慕尼黑。他父亲是医药、染料、颜料和化学药品商人。李比希自幼就接触到化学实验。1818年曾当药剂师的学徒。1820年在波恩大学学习,一年后转学到埃朗根大学,182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到巴黎,常听J.-L.盖-吕萨克和P.-L.杜隆等化学家的讲演。不久就在盖-吕萨克的实验室中工作。1824年回到德国,任吉森大学化学教授,创立了吉森实验室。1852年李比希任慕尼黑大学教授。184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4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尤斯蒂斯·冯·李比希 - 少年时代

李比希从童年就逐渐具有自己认识事物的独特方法。他认为只有那些在实验室中能够中以模仿再现的东西,只有那些亲眼看到并能亲自研究过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他在追求真理方面具有强烈的愿望,在小时候就逐渐养成了仔细做化学实验的习惯,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哪怕是细枝末节也从不轻易放过。可是他愈是在药房中勤奋而真的研究,他对学校的学习就愈是漫不径心,索然寡味。他怎样也不明白,学习那些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语法公式、语法的变格变位究竟有什么用处。老师常常指责他玩忽学习。有一天拉丁语老师发现他心不在焉,没有好好听讲,提出了批评。李比希挺起身子,不加思索地答道:“我准备当一个化学家。”教室里顿时、发出了哄笑,连一本正经的老师也笑了。他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要笑,因为在他的生活中确实没有树立其它的目标。

尤斯蒂斯·冯·李比希

李比希特别喜欢研究炸药,在集市上从卖灵丹妙药的人那里学会了制造爆炸雷管和制造雷管用的仪器。一下子达施塔特的孩子们都喜欢到李比希药房买小炸弹玩,所得收入都用来帮助父亲养活一家的人。李比希常背着老师,把炸药带进教室,以便在休息时拿去玩。有一次在课堂上,正当老师专心地推导一条定理时,突然教室里发生了可性的爆炸,吓坏了老师和同学,同时一股浓烟冲向校长的办公室,校长也吓得呆眉呆眼、不知所措。这一下,学校把李比希开除了。

李比希的父亲严厉地指责:“看来你是学不出什么名堂的。干脆送你到药房当学徒吧,至少你自己可以争钱糊口。我的同行皮尔施需要一个助手,明天就到葛平海姆那里去。这回让你自己出去碰碰钉子,这样,你才会明白恶作剧的结果是什么了。”

李比希在葛平海姆药房里,成了皮尔施的得力助手。皮尔施对他很信任,允许他独立地干些事。他在阁楼摆满了各种化学药品和仪器,常常做实验到深夜。

有一天,有用不同方式组配化学药品时,李比希发现了一种物质,它具有酸的种种性质,其银盐和汞盐都能爆炸。他想这种东西制成雷管一样很值钱,决定多制造这些给家里送去。过了几天,他的确制成了这种新物质。因为没有专门的器具,就把它装在旧手榴弹的空壳中,然后放在离壁炉不远的一个角落里。他没有用任何东西把空壳盖起来,于是他原来湿的物质很快就干燥了。这位年轻的化学家还不知道,这种物质在干燥的情况下即使轻轻地碰一下也是会爆炸的。几周后,他亲自看到这种爆炸的情景发生了。

有一次,李比希做实验时,使用的研杵从桌上滚下,恰恰落在装有炸药的弹壳上,剧烈的爆炸声震动了整个药店。当李比希睁开眼睛的时候,才明白自己已经躺在对面的墙边,身上盖满了塌落下来的砖块和灰土。头上面的屋顶全部没有了,而看到的是满天星斗和黑蓝的天空。药店主人吓得发抖,不敢上楼阁。“李比希,你真是发疯啦!幸好我们还都活着。”皮尔施太太流着眼泪责备他。“我要教训一下这个混蛋叫他收拾自己的东西滚开吧。”“他还是个孩子,现在不过15岁。”幸好李比希没有受伤,只是房顶被冲掉了。李比希为发生的事故深感忧虑。但是并没获得皮尔施的宽恕,不得不回达施塔特。父亲知道发生的事故后很不满意,但内心又有些高兴,因为他的儿子又回到了他的身边。李比希多次要求父亲允许他到大学学习化学,尽管家里有一定的困难,可是关心儿子前途的父亲终于同意了。

尤斯蒂斯·冯·李比希 - 化学贡献

李比希在有机化学领域内的贡献多得惊人。他作过大量的有机化合物的准确分析,改进了有机分析的若干方法,定出大批化合物的化学式,发现了同分异构现象。他在化学上的重要贡献还有:1829年发现并分析马尿酸;1831年发现并制得氯仿和氯醛;1832年与F.维勒共同发现安息香基并提出基团理论,为有机结构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1839年提出多元酸理论。1840年以后的30年里,他转而研究生物化学和农业化学。他用实验方法证明:植物生长需要碳酸、氨、氧化镁、磷、硝酸以及钾、钠和铁的化合物等无机物;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只有转变为碳酸、氨和硝酸等才能被植物吸收。这些观点是近代农业化学的基础。他大力提倡用无机肥料来提高收成。他还认为动物的食物不但需要一定的数量,还需要各种不同的种类,或有机物或无机物,而且须有相当的比例。他又证明糖类可生成脂肪。还提出发酵作用的原理。李比希一生共发表了318篇化学和其他科学的论文。著有《有机物分析》、《生物化学》、《化学通信》、《化学研究》、《农业化学基础》、《关于近世农业之科学信件》等。他还和维勒合编了《纯粹与应用化学词典》。1831年创办《药物杂志》并任编辑,1840年后此杂志改名为《化学和药物杂志》,他和维勒同任编辑。

尤斯蒂斯·冯·李比希 - 教育贡献

李比希从巴黎回国担任了吉森大学的化学教授,立即着手实施一项前所未闻的计划,那就是改革德国的传统化学教育体制与教学方式,探索造就新一代化学家的方法。当时德国大学中的化学教育,通常是把化学知识混杂在自然哲学中讲授,而且没有专门的化学教学实验室,学生得不到实验操作的训练。李比希深知,作为一个真正的化学家仅有哲学思辨是不够的,化学知识只有从实验中获得。而这种实验训练在那时的德国大学中还得不到。于是李比希下决心借鉴国外化学实验室的经验,在吉森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让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人在那里得到训练,从中培养出一代化学家。吉森实验室是一座供化学教学使用的实验室,它向全体学生开放,并在化学实验过程的同时进行讲授。

李比希为实验室教学编制了一个全新的教学大纲,它规定:开始,学生在学习讲义的同时还要做实验,先使用已知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然后从天然物质中提纯和鉴定新化合物以及进行无机合成和有机合成;学完这一课程后,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独立的研究作为毕业论文项目;最后通过鉴定获得博士学位。李比希这种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从系统训练逐步转入独立研究的教学体制,在他之前并未被人们认识到,而它为近代化学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

李比希在教学中还坚持主张,教授化学是要教授作为科学的化学,而决不是单纯地传授应用技术。对于只是抱着

学习应用技术目的而来的学生,他是断然拒绝的;但对为了造福于人类而学习化学知识的学生,则始终是支持的。李比希本人就是这样的表率。他认为这个问题不能本末倒置。他谆谆告诫学生们,应当首先为祖国和追求真理而努力,然后其余的东西才归属于自己。

吉森实验室的创建、化学教学大纲的编制和李比希热诚而严谨的治学,使得化学教育运动在德国比在其他任何地方以更大的势头和更深远的影响发展起来,从而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学生拥向吉森大学,聚集于李比希门下。在李比希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实验室中的系统训练培养出了一大批闻名于世的化学家。其中名列前茅的有为染料化学和染料工业奠定基础的霍夫曼、发现卤代烷和金属钠作用制备烃的武慈、提出苯环状结构学说为有机结构理论奠定坚实基础而被誉为“化学建筑师”的凯库勒,以及被门捷列夫誉为“俄国化学家之父”的沃斯克列先斯基等。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学生还在本国仿效吉森的做法,建立了一批面向学生的教学实验室,使吉森的化学教育模式在全世界得到积极推广,培养出众多著名的化学家,并形成了吉森一李比希学派,为世界化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尤斯蒂斯·冯·李比希 - 错误之柜

在著名化学家因拉发现元素溴的前四年,李比希曾收到一瓶棕红色的液体,这是一位德国商人给他的,据说是海藻灰的滤液。商人希望李比希能分析说明这瓶液体的成分。以当时李比希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技术,完全有条件从这瓶液体中发现新元素溴。但是,李比希根本就没有做认真的化学分析,只用肉眼看了看,就匆忙断定,瓶中之

物是“氯化碘”然后就把这瓶液体放在柜子里,一放就是四年。1826年8月14日,法国化学家波拉德宣布,发现了新元素溴这种元素性质介于氯和碘之间,这一发现,震惊了化学界。李比希看到了波拉德的报告以后,顿时想起四年前他放到柜子里的那瓶“氯化碘”,他赶紧翻箱倒柜,找出了那瓶棕色液体,认真地进行了化学分析,分析结果使他激动又痛心。原来,那瓶棕色液体不含有氯,也不含有碘,更不是他猜测的“氯化碘”,其成分正是波拉德发现的新元素溴。如果四年前李比希采取严格的科学态度,认真分析那瓶棕色液体,那么发现元素溴的不是波拉德,而将是李比希。

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李比希失之交臂,他懊悔极了,恨自己粗心大意,恨自己进行了大半辈子的化学研究,却缺乏严格的科学态度。他为了警诫自己,特别把那瓶棕色液体放在原来的柜子里,并把柜子搬到大厅中,在上面贴上一个工整的字条:“错误之柜”。

李比希用“错误之柜”警惕自己,教育学生。

尤斯蒂斯·冯·李比希 - 主要著作

1:《有机物分析》

2:《生物化学》

3:《化学通信》

4:《化学研究》

5:《农业化学基础》

6:《关于近世农业之科学信件》

7:《纯粹与应用化学词典》

尤斯蒂斯·冯·李比希 - 相关图书

书名:热带丛林苦旅:李比希学派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定价:16.5
ISBN:754302532
作者:李三虎
出版日期:2002-04-01
版次:1
开本:32开
简介:本书介绍了李比希学派——化学学派,通过对李比希本人的介绍、其研究课题的介绍,追述了李比希学派的产生过程、成就、成功因素和对世界科学发展的深刻影响。

尤斯蒂斯·冯·李比希 - 相关词条

威廉·拉姆齐 约翰·道尔顿 罗伯特·波义耳 吉尔伯特·路易斯
汉斯·费歇尔 莱纳斯·鲍林 伊文·兰格缪尔 弗里德里希·维勒
卡尔·齐格勒 居里奥·纳塔 亨利·卡文迪许 华莱士·卡罗泽斯
弗里茨·哈伯 奥托·迪尔斯 赫尔曼·费歇尔 伊利亚·普里高津

 

 

尤斯蒂斯·冯·李比希 - 相关链接

1: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1902/fischer-bio.html

2:http://202.112.118.40:918/web/index.htm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teheyi@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tehe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