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拉斯凯兹 - 简介
迪埃戈·德·西尔瓦·委拉斯凯兹(Velasquez,1599—1660),十七世纪巴洛克时期西班牙画家。17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委拉斯凯兹生于西班牙的历史文化名城塞维里亚,父亲是当地的一个下等贵族,与许多大师级的画家一样,迪埃戈从小喜欢绘画,并显示出极高的创作天分。出人意料的是父亲非但没有反对他的爱好,反而非常支持他,亲自把12岁的迪埃戈送到号称“塞维里亚的米开朗基罗”的埃里拉家里进行系统的训练。然而不久,迪埃戈发现这位以刻板的临摹为要义的老师根本不对自己的胃口,于是毅然离开了埃里拉的画室。
爱情可以成就事业吗?当然可以,委拉斯凯兹就是极好的实例。15岁的他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位美丽的少女,少女如花的面庞深深地迷住了委拉斯凯兹的心。他尾随到了少女的住所,巧的很少女的父亲帕切科正是位著名的画家,委拉斯凯兹于是毫不忧郁地拜师学艺,不过与其说是为了向画家父亲学习画艺,不如说是为了追求待字闺中的小姐。
身兼岳父、老师双重身份的帕切科更加积极地开发委拉斯凯兹身上的才能,竭尽全力地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家,特别是介绍给塞维里亚市长的儿子,艺术爱好者奥里瓦斯伯爵,这成为后来女婿发迹的开端。不久菲里普四世起用伯爵担任总理大臣。与此同时,伯爵所喜欢的委拉斯凯兹,也作了国王的宫廷画家,住在马德里的皇宫里。
25岁的画家与19岁的国王从那时起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国王终生不再任用其他的画家为王室画像。
不久,西班牙宫廷里来了一位重要的外使,这便是大画家鲁本斯,国王招待他住在皇宫里,公务之余就来委拉斯凯兹的画室作画。鲁本斯惊异于这个小他22岁的年轻人的才华,和那与自己迥异的优秀的创作风格,力劝委拉斯凯兹一定要去意大利学习,并亲自做菲里普四世的工作。在他的努力下,
1628年29岁的委拉斯凯兹踏上了艺术之都的土地,开始了在意大利的两年进修。他精研了文艺复兴时期历代大师的杰出艺术成就,特别是对威尼斯画派对色彩的运用一道颇有心得。
回国后,人们发现他所画的肖像造型更为幽雅精确,难能可贵的是有一种隐于纸内的摄人力量,高度的写实功力与对色彩的巧妙把握使他的肖像作品充满了神奇的魅力。菲里普四世以他私藏的这位丹青圣手为荣,把他所做的肖像当作外交上的重要礼物,甚至把画家借给欧洲各王室显贵以显示政治上的宽宏。
于是委拉斯凯兹便集荣宠于一身,他不仅是宫廷的首席画家,还是皇宫的艺术总监。这自然招致了许多自命正统的画家的嫉妒,嘲讽他只会画肖像,是个"人头"画家。面对这种无稽之谈,委拉斯凯兹显示出大艺术家的自尊,说:"你们要知道,西班牙没有人会画人头。"这件事也真正激发了他的艺术斗志,想在其他方面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才有了后来的《布列塔的投降》、《酒神巴库司》、《赫淮斯托斯的炼场》,才有了《无原罪受孕》、《纺织女》(见《外编》--迷局篇之"纺纱女")、《镜中的维纳斯》等一系列不朽的杰作。
委拉斯凯兹 - 生平
委拉斯凯兹生于塞维利亚,从小喜欢画画,而父亲也不反对他学画,所以就作了叫巴切柯的画家的弟子;但是吸引着年轻的委拉斯凯兹的,与其说是老师自身,似乎倒不如说是他的美丽的女儿。
不久他就和年方十九岁的那个姑娘结了婚。以后,巴切柯为了把女婿委拉斯凯兹培养成一个独立的画家,竭尽了一切努力,特别是介绍给塞维利亚市长的儿子,艺术爱好者奥里瓦列斯伯爵,这成为后来委拉斯凯兹发迹的开端,因为当时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浦四世起用伯爵担任总理大臣。与此同时,伯爵所喜欢的委拉斯凯兹,也作了国王的宫廷画家,住在马德里的宫殿里。
当时,国王十九岁,委拉斯凯兹二十五岁,两人结成亲密的友谊,每天国王都到宫廷中委拉斯凯兹的画室去玩耍;委拉凯兹也高兴为国王画肖像,国王的肖像在他一生中占很大数量,留传下来的就有二十九幅,《狩猎的菲利浦四世》等都是特别有名的。
不久,西班牙宫廷来了一个佛兰德斯的画家,就是大名鼎鼎的鲁本斯。鲁本斯虽然在宫中住得不太久,但是在那期间,他尊重委拉斯凯兹的才能,劝他一定要到意大利去学习。因此,委拉斯凯兹得到国王的允许,二十九岁时到艺术之国意大利去。他在意大利威尼斯研究丁托列托的作品;在那波利会见里贝拉,就绘画理论交换了许多意见。二年后,再回到马德里,委拉斯凯兹真正完成的杰作,都是这以后的事情。
委拉斯凯兹 - 作品
从早年起,委拉斯凯兹就显示出他善于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采取题材的特点。他的早期作品多取材于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如作于1617——1619年之间的《卖水人》,《三个音乐家》、《煎鸡蛋的老妇人和少年》等等。这些作品采用了卡拉瓦乔式的明暗对照的方法来组织画面。风格虽未成形,但已经显示出一些明显的个人特点,特别是那种平和爽朗的处世态度。
1623 年,委拉斯凯兹迁居马德里,他有机会觐见国王腓力四世,并为他作了肖像。国王非常满意,下令把他的其他画像全部从墙上取下来,宣称今后只有委拉斯凯兹才有资格为他画像。进入宫廷后,委拉斯凯兹很快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画家。起初他受到一些宫廷画家的排挤,他们嘲笑他出身低下,艺术拙劣,只会画头像,别的一无所长。不过委拉斯凯兹用他的作品有力地反击了这些对手,如《酒神巴库斯》(1629)《阿波罗来到火神的锻铁场》(1630)、《布列达的投降》(1634——1635)等,反映了他在艺术上的全面才能。晚年他更创作了《宫娥》(1656)、《纺织女》(1657)等。
委拉斯凯兹不仅画国王的肖像,也画了骑在马上的《王子唐·巴塔萨尔》的肖像。手持元帅棒的小王子,端坐在马上,那整个构图呈不稳定的三角形,因此却很好地表现出跃动的感觉。不幸,这个王子不久病逝,委拉斯凯兹又画了《公主玛利亚·德丽萨》的肖像画。以银白色和蔷薇色画成的年轻公主,极其高雅而美好。委拉斯凯兹除了画这个王室的所有成员之外,不用说还画过许多出入宫廷的贵族、贵妇人的肖像。
总之,委拉斯凯兹是国王和贵族的画家,因此,正如所看到的,他的作品里表现出贵族的高雅和威严。就连画《伊索》这样一个希腊平民的像,也总是有威严感。最有趣的是描绘他作为宫廷画家的生活片断的《宫娥》 :画面左侧对着画架手持画笔的正是在画国王夫妇的委拉斯凯兹本人,在中央的镜中可以看见作模特的国王和王后,王女德丽萨带着侍女们、小丑和狗来到那里。这幅画就是描绘那一瞬间的。
堪称为杰作的是题为《布列达的降服》的壁画。这个布列达是新教国家荷兰的一个城市,要从旧教国家西班牙独立出来而举行起义,因此长时间为西班牙军队所包围,终于不得不投降。委拉斯凯兹描绘了这个投降的场面,以此炫示西班牙的光荣。
画的中央交出钥匙的是布列达城的败军将领,手放在他的肩上加以抚慰的是胜而不骄的西班牙军队的大将。此画简直是威严和悲痛融合为一体的艺术,而且既用写实的画法,也有装饰美。这幅作品受到赞赏,认为是堪与提香、丁托列托比美的大作。
委拉斯凯兹五十岁时再次去意大利旅行,这次目的是为了买画。回到马德里以后,作了菲利浦四世的礼仪官,为公主玛利亚·德丽萨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婚事奔走。结婚仪式在1659 年举行,看来上了年纪的礼仪官因这桩婚事而非常劳累,不久就生病死去。
他死后将近一个世纪期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声誉那样高的委拉斯凯兹,似乎全被人们忘怀了,这多半是因为艺术爱好者都被意大利和佛兰德斯所吸引了。他再次获得声誉大概是十九世纪以后惠斯勒、马奈等印象派画家发现他的价值的时候。现在他当然是第一流的大师。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他第二次去意大利旅行时所画的真正是印象派的画。
委拉斯凯兹 - 评价
从某种角度讲,委拉斯凯兹是个与古典主义理想美无缘的画家,是一个伟大的写实主义者,他笔下的历史神话作品、宗教风俗作品都几乎没有文艺复兴或是巴洛克时代的"神气",代之以常人自然的情态。这大概是由于他从年轻时就养成的不带主观色彩的创作习惯和长期学习卡拉瓦乔作品的影响吧。
《酒神巴库司》除了酒神巴库司(狄奥尼索斯)的形象略有美化之外,其他的人完全就是西班牙的普通农民;《无原罪受孕》中唯一能使人相信这个祈祷的朴素的村妇是怀上无原罪的上帝之子的玛利亚的地方,可能只有那巧妙的云水相间的构图了。
委拉斯凯兹的时代是巴洛克风格大兴其道的时代,而委拉斯凯兹本人却没有太多的巴洛克风格。如果仅从色彩上讲,委拉斯凯兹也是当之无愧的巴洛克大师,他的色彩理念同鲁本斯一样来源于对威尼斯画派的继承发展,只不过委拉斯凯兹的色彩更为淳朴自然。《镜前的维纳斯》是画家晚年的作品,流畅的造型,明亮的色彩是他一生艺术成就的最好总结。美神(毋宁说是一位美丽的西班牙女郎)流露出一种任何画家笔下所不具备的淳朴自然的美感。
《约瑟的圣袍》丝毫看不出圣迹的模式,这是他师法自然的又一力作。
委拉斯凯兹的生活基本上与卑躬屈膝联系在了一起,他终生为王权服务,入宫后早期的真正的写实作品就从他的创作中消失了,他的生活几乎在单调乏味中度过,只是不停地画肖像,以至所作的肖像作品占到全部作品的5/6。61岁时,他被任命为公主与法王路易十四婚礼的礼仪官,为婚事大操大办,事后过度的劳累夺去了他的生命。
帕切科曾经自豪地说:“我的学生仅次于鲁本斯”,然而在今天看来委拉斯凯兹的成就非但不在那位巴洛克大师之下,有些方面似乎还超过了鲁本斯。他的现实主义美是任何冠之以激情美感的作品无法比拟的。也许,后世曾经想象--如果给他以自由,他的艺术成就应当远不及此。
也许注定是只锐意苍天的雄鹰,却被养在了金丝雀的笼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