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亮
何亮亮
何亮亮是一位香港时事评论员、媒体人。他出生于中国上海,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毕业。1988年初移居香港,在
平面媒体工作多年,2001年起在香港凤凰卫视专职时事评论,主持的节目包括《时事亮亮点》、《时事开讲》、《新闻今日谈》等。是国际问题专家,侧重研究中国外交、军事、俄罗斯和东北亚事务。他的评论风格犀利深入,清晰明快。多年来从事国际问题研究及媒体工作,参与多项重大新闻的采编工何亮亮 - 何亮亮与凤凰卫视
2001
年加入凤凰卫视,是《新闻今日谈》及《时事直通车》的评论员,曾参与直播的节目有:911事件,阿富汗、伊拉克战争、莫斯科人质事件、十六大开幕及闭幕式、2002台湾北高选举、两岸包机直航,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空中解体事件等。现任言论部副总监。
何亮亮先生还主持或参与凤凰卫视资讯台的《时事亮亮点》和《总编辑时间》节目,他的评论如同教授在讲课,受到一致好评。目前两会期间的报道也有何亮亮的评论。
何亮亮 - 家庭
名字来历
常常有
人问我这个名字是怎么回事,其实很简单,因为我是天亮的时候生的,所以叫亮亮。我出生时登记的名字是何亮亮,父母亲曾想过给我起一个正式的名字,但是改名字在手续上非常麻烦,所以就一直没有改。过去在平面媒体工作时,常常有人把我当做女士。现在常在电视露面,好多了。小时候我随着父母亲到了福建,在那儿生活了很长时间,所以我到台湾听到闽南口音或者台湾口音就觉得很亲切。“文化大革命”时我在农村生活过,也在工厂做过工人。做工人让我很自豪。像我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后代,能够成为一个钢铁工人觉得很自豪,我和太太也是那时候认识的。
也许是来自家庭的影响,我一直没有放松过自学,在做农民的时候,我曾经“偷”过书,现在对这个行为我也不后悔,因为那些书我不去“偷”的话,可能就被烧掉了,因为我“偷”的是学校的书。这些书中有一些是小说,还有一些是很旧的英文字典。我白天种地,晚上回来没有事情做,就看“偷”来的书。那时候什么娱乐都没有,青年们不会打牌,更别提打麻将。
为人父与为人子
我女儿今年24岁,她现在在英国读书,是学政治的,其实她更喜欢读英国文学。我问她为什么不按自己的兴趣去读,她很实际地告诉我,学了英国文学以后可能不太好找工作。我不干预她的选择,她从小到大都是如此。
我和女儿的关系是非常平等的关系,比如说我给女儿打电话,差不多每次女儿听到我的声音就先笑起来,然后我也会笑起来,其实我们之间什么都没说,她常常觉得我很可笑,我也会觉得她很可笑,这是我们父女之间亲情的表达。
我父亲今年83岁高寿了,身体也很不错。他是一个散文作家,感性的东西比较多,更多的是用形象思维。我想我也受到他的影响,特别是在文字方面,但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可能完全不一致,我的工作和个性决定我是一个理性思维的人。
我父亲非常有意思,他一直弄不清凤凰卫视中文台和资讯台的区别,他把中文台叫做“一个圈”,资讯台叫“两个圈”,他为自己的这个发现得意了很久。有时候我告诉他有一些节目可以看,他会问我是“一个圈”的还是“两个圈”的。何亮亮
我太太以前是职业妇女,现在变成家庭主妇。她很贤惠,把家里弄得非常干净、非常整齐。她有时候也看我的节目,倒不提什么太多的意见,只是有的时候会对我的仪表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衣服该如何搭配,头发该怎么梳,化妆不要太浓等等,看来女性在这方面确实有独特的观察能力。
何亮亮 - 何亮亮同事
3月31日,是香港凤凰卫视创立八周年的日子。香港凤凰卫视从一创立就成为华语电视的一个标本式的媒体,并以其强大的创造力引发了中国电视形态的根本性改变。这家“神秘的电视台传奇式”的经历,一直是媒体与观众眼中神秘与巨大力的代名词。
何亮亮
作家师永刚历经三年时间,对凤凰卫视进行采访,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解密凤凰》(即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一书。该书可称电视业界及普通人了解凤凰卫视运作的解密读物。下文即摘自该书。
在曹
景行之前,不会有观众相信,中国的电视主持人如果是位老人会如何?结果是,今天,老人正在充满中国的屏幕,而在十多年前,不,就是五年前,大量的老人作为媒体名星与主持人出现在大一统的中国电视屏幕上,几乎还是异数。被中国电视定制与模式教育出来的内地观众,几乎习惯了所有的电视上,都是青春靓女或者是帅气而又中规中矩的年轻先生。即使是在央视《新闻联播》这样的节目中,也都是相貌好看的青年男女的专利。至于像听说年过七十岁的《六十分钟时事》的主持人华莱士来到中国采
访邓小平与江泽民的时候,中国人几乎都有些奇怪。因为这似乎应当是一些年青或者帅气的青年男女的事情。大家想象中的他们一般会操着早就写好的问题,伸着一个话筒,放在受访者的胸前,僵硬却又有尊严。而华莱士的收放自如,以及江泽民称其为“最好、最有经验的主持人”,都几乎是中国电视界前所未有的重要事件。但这样的主持人或者记者在中国几乎没有得到认可或者改变。
偶尔,人们可以看到被称为“赵大叔”的央视的主持人赵忠祥主持着古老的春节晚会,背着写好的欢乐的串联词,但这样的节目制造的肯定是“背词冠军”,至少我们看到了平时巧舌如簧,充满狡猾的主持人,几乎僵硬了的表情。
但像华莱士一样,如此有控制力与现场能力的主持人却在最需要年龄与经验的新闻时政方面,无人可能替代。被称作央视节目主持人中的思想者的白岩松,因此生发了“想老的愿望”。他的愿望得到了电视老人曹景行的回应。
“白岩松老了一定就是这样!”看到曹景行的人,都觉得他和在内地声名较大的白岩松长得特像。有家媒体问他:“你看过白岩松的节目吗?有何评价?”
曹先生一点都不犹豫地说:“我知道白岩松,也看过他的节目,特别是他主持的奥运会报道。但因为我在香港,不太有机会看内地电视,所以对他也不是特别熟,不好做什么评论。不过我认为他挺不错。我感觉现在内地短时间内就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主持人,这在电视发展史上其实是个重要事件,可惜内地的媒体很少从这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反而是很苛刻地去要求他们。我经常想,幸好我躲在香港,如果我也在内地当主持人的话可能早就遍体麟伤了。”
当然,年龄代表着一种人生的态度与历练,世事的通达,但思想不能与年龄一样老。曹先生2002年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坦承,“我们几个老头子最用功”。
“不是自夸,我们几个老头是凤凰卫视最用功的人,每天都要将全球的新闻过目一遍,然后从中挑出一条最多两条做题目,所谓八小时工作制对我们来说根本就只是一个概念。”
事实上,这个“倚老卖老”的节目,却吸引了最多的年青人与大学生。而他们的武器就是思想的力量。
现在,《时事开讲》几乎成为一个“老男人”的天下。主持人董嘉耀与其他几位上年纪的评论员似乎很相衬。事实上
,董嘉耀的真实年龄并不大,这个出生在广州的“北广毕业生”对自己的老相倒也不避讳:“上有父母兄长,但我长得比哥哥还显老。”这位长相老成的主持人,到现在才刚满三十岁。做过上海知青的复旦生曹景行是满头华发,原籍海南长于台湾的阮次山更是不打自招,凋谢得差不多了的头发严格限定了他的“小老头”身份。不过他们对自己的年纪一点都不担心,“主持人也许越年轻漂亮越好,但我们是新闻评论员,在国外几乎就没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孩子是干这个的,因为观众都希望看到一个权威的人为自己分析、解读新闻。”当然,他们成为中国电视屏幕上最年老的时事评论员,这在一向靓女美男占主流的中国电视界,已成为异数。更大的异数是,凤凰卫视在用人上的胆量与不拘一格。
克郎凯特几乎已成为全球媒体界的英雄人物,人们都很希望看到黄面孔的克郎凯特,但从来没有人见过他说话是个“结结巴巴的人”。这样的人很快也在凤凰卫视的屏幕上出现了。他不但是个黄面孔,但更是个纯正的中国人。他出身海南,操着一口结结巴巴的话,边沉吟边说出许多惊天结语。这个人就是阮次山。阮先生正在实现他采访各国政要的一个宏大的设想,他用自己“结结巴巴的行为”,正在寻找着自己的版图。至于在《时事开讲》做节目时,身穿唐装,大声拍桌子,指称“陈水扁想干什么?”的“草莽人物”杨锦麟,个人印记鲜明到人们过目难忘的地步。人们不必指称他们是中国的华莱士,中国的克郎凯特,重要的他们谁也不是,他们分别是曹景行、阮次山、何亮亮、杨锦麟。他们一说话,大家都会静静地倾听。
谈及西方的新闻操作,在美国办过中文报纸的阮次山说:“其实在美国他们的新闻都是严重受到影响的,普通老百姓又缺乏判断力,所以很容易受到媒体的左右。香港的新闻也是这样,由于香港媒体很少派驻境外,我们的国际新闻大部分来自西方三大通讯社,而他们的关注热点、价值观和我们都有很大区别,所以香港国际方面的消息很容易受西方的影响。我们就比较注重这一点,尽量用中国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也经常采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
事实上,这几位老人本身的阅历与对于时事的解读,也成为凤凰卫视本身制作新闻时事的一个指南。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当红主持、资讯台副台长吴小莉甚至因此写文章,称评论员们为“家有三宝”。
这位凤凰卫视的招牌主持人,谦虚地认为“人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说,家有三老,幸福得不得了。而这老,不是指年龄,而是指‘老师’。”被其称为三老的是曹景行、阮次山、何亮亮。
她站在一个同事的立场去理解的这些老人似乎更有权威性与亲切感。和曹先生结缘较早的她,一直尊称曹先生为曹老师。“很多难解的话题,他常是我第一个会打电话讨教的人。”她与曹先生的合作始自1999年,凤凰卫视在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后,推出“中国人今天说不”特别节目,曹是被直接推到前台救急的评论员。那次合作后,吴小莉曾一度和曹先生一起主持过初期的《时事开讲》。“曹景行也从早期的加盟《锵锵三人行》,来到每晚的《时事开讲》,找到一个最适合他的舞台。”
凤凰卫视另一位金牌主持人窦文涛认为“曹先生像个新闻雷达,早上起床,眼睛盯着电视新闻,耳朵听着电台广播,手上翻着当天七八份报纸。”
在吴小莉的记忆中,曹先生虽然没有住过台湾,对台湾问题,却能一针见血,她观察到曹先生每到一地,总是与人广泛聊天,广交各路朋友。“曹老师的好学和不耻下问,构筑了《时事开讲》源源不绝的泉源。而我总是在每次有重要访问前,如采访国民党副主席萧万长前,会询问他对采访有什么建议?”
阮次山先生戏称自己进了凤凰后,形象设计师把他塑造成了列宁造型,衬衫上还配个小bowtie(小蝴蝶结)。吴小莉认为感觉上他是个“蛮帅气的列宁。阮先生博学健谈,由于他在香港、台湾与美国都呆过,累积许多人脉和消息来源,听他描述历史大事的内幕,仿佛他就在当事人身旁,目睹一切经过。他在加盟凤凰前的许多评论文章,就曾经让人惊叹,内幕性可见一斑。从中环到红石勘的船班,是我俩常常一起赶上班的交通工具,二十分钟船程,阮先生可从中美关系讲到法国拉法叶舰采购案到台湾黑道围标工程带枪谈判的过程,好奇如我,追问不断。我们的话题,就更是时空交错,人事相叠一路走到办公室,欲罢不能,只好相约再聊。如果上班碰巧和阮先生同行,那会是我的luckyday(幸运日),因为那一天的开始,就像翻阅一本好书。”
何亮亮是“三老”中最年轻的一位,他的电视语言能力有超常的表现。至少在几位评论员中,他的语速、节奏有新闻感。加上“长相讨喜,颇有人缘。我主持的凤凰资讯台的《环球播报》已在台湾直播,何亮亮是我们这个节目的常客,有次我回台北探望母亲,她突然说:“你们那个亮亮,是公司的同事吗?”我会心一笑。笑的原因有二,一是我们在公司没大没小,亮亮因为较年轻,加上双名好叫,每次请他上节目评论,我都省略何先生的客套,在正式介绍完全名和职称后,对话过程中只亲切地喊他亮亮,就如同每次请曹先生上节目,总会习惯称他曹老师一样,虽然曾考虑应采取电视的正规称呼,喊某某先生,但想这样可以拉近距离,有亲切感。其二,是亮亮的观众缘,显然也深入七十岁妇人阶层,由于亮亮长期关注中国内地,俄罗斯等问题,我在几次主持如“两会”等报道时,都会深夜和亮亮通电话,先内部分析‘十五计划纲要’,找出重点和方向,才决定邀请适合的嘉宾。”
吴小莉的观察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对于拥有思考与观察世界独特方式的这些“老人们”来说,他们的重要之处,在于他们接近事实真相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他们接近世界的武器。同被称为凤凰卫视早期的LOGO的吴小莉一样,在凤凰卫视的新闻明星体制中,这些老人正在成为事实上的新闻人物与明星。人们信赖他们的述事方式与态度,除了倾听他们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论调与一家之言时,还在大量的引述。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正在被指认为某一方面的权威,而像一个明星一样,在各地巡演,与其他明星所不同的是,他们的舞台不是签名会与少男少女们追赶的热闹场所,而是亚洲与中国内地的许多大学,评论员们也会像其他的明星一样,就自己的薪水进行狡猾的躲闪,或者就一个不重要的个人问题,含糊其辞。只是绝对不回避那些比这要尖锐得多的国际问题,或者学生们关注的他们对于中国的立场与态度。十分在意成本控制的凤凰台,每次现场开讲之后,董嘉耀都会把现场录像剪辑后播出。董说:“观众在现场关于时事与节目制作的提问,很有代表性,平时的观众来信不能一一回复,这个节目可以回应许多观众的疑问。”
事实上他们应当感谢电视。正是这个他们在出生四十,甚至五十多年后才正式接触到的电子媒介,正在客观上改变他们的人生。但现在,曹景行说:“我们正在努力使用电视来帮助华人认识世界与观察世界。”
何亮亮 - 何亮亮自评
何亮亮,一个爱脸红的人在镜头前以稳重深切的观点与观众友好地交流;一个不善表达自己的人带着敏锐的新闻感触和积累述说天下风云。他说起自己感兴趣的话来口若悬河,但是谈论到女儿和太太时
我这样做时事评论员
我除了吃饭睡觉,平时基本都处在准备状态,有的时候走路也会突然想起一些问题。很值得庆幸的是我现在生活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过去中国人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现在差不多做到了。
现在信息的来源是多方位的,传统的平面媒体像报纸、杂志就不用说了;电子媒体、电视广播我都用,电视我还看得挺多,我家里有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三大类;还有广播,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我都要再听一次新闻广播。记得那次做莫斯科人质事件时,我是凌晨两点(莫斯科时间晚上9点)听的新闻,我觉得这是一件大事,赶紧做直播,在直播过程中发现事件发展果真和我预料的一样。
网络是更重要的,网络无界。我比较注意看大陆网站上网民的想法,他们比较年轻,思想比较活跃,想法很有意思,用老年人的眼光来看可能不太成熟,可我倒愿意去琢磨年轻人的想法。
我每天都收集很多信息,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都是表面的信息,还有大量的信息、资讯是我不知道的。在我已知的信息内怎么去判断这又是一个难题,我的经验是抓住两点来判断:一个是真假的问题,一个是事物内在的联系的问题。我特别重视历史,历史就是昨天的新闻。我们现在是在做新闻,对以前的事情,对历史一定要有所了解。没有一定的了解,你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发展是什么,你知道了它的来龙,你才有可能知道它的去脉。所以我觉得,我做评论员的工作,其实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何亮亮 - 何亮亮点评“凤凰”
进了“凤凰”之后,发现很多同行和我经历相似,有学术研究的背景、平面媒体的经验和对电子媒体的热爱,这成了凤凰卫视特约评论员的共性。
曹先生、阮先生和杨先生各自有特点,阮先生长期在美国,而我们几个主要在香港做平面媒体。平面媒体主要是报纸,报纸是最传统又是最重要的新闻媒体的平台,对新闻工作者是最基本的训练。不管你以前是不是读新闻学的,但是,你只要做过报纸,做过比较长时间的报纸,不管再做其他什么媒体,应该都可以胜任,只要你不太蠢。
在直播中我和很多主播合作过,和嘉耀配合得特别默契,因为和他在一起时间比较多,时间
另外就是萨文,萨文可能较少和人沟通,但是我们之间配合得多了也就知道了彼此的特点。至于和女主播
的合作,我觉得女性总的特点是比较细腻,在做节目之前大家会有一个沟通,沟通完了就比较好做。当然女性主播各有各的特点。香港有着宽松的媒体环境,但香港的电视传媒都不太重视电视评论;台湾虽有很成功的评论节目,但地域性太强,对内地的观众不可能有吸引力。这方面,凤凰卫视开了先河,给我们这些年岁偏高的、接近退休的人一个再就业的机会。从文字媒体再就业到电视媒体,我们都做得很拼命,很辛苦,在资源不多的情况下做成这个样子,确实不容易
何亮亮 - 何亮亮的著名篇章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NATO)4月2日起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召开峰会。会议将集中讨论阿富汗和北约联盟扩大问题。美国总统布什敦促北约坚持把对阿富汗极端分子的战争打完,还敦促俄罗斯不要反对美国在欧洲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不要反对乌克兰与格鲁吉亚加入北约。
北约成立于1949年8月,是美国为了在欧洲与苏联展开冷战而成立的包括北大西洋两岸的军事同盟,与之对峙的苏联控制的华沙条约组织。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华约在1991年解散。作为军事同盟的北约,不仅没有解散,还在不断扩大,其性质从军事同盟扩展至政治同盟,其执行军事行动的地域也扩展到了远离欧洲的中亚地区(阿富汗)。
九一一事件使美国惊醒,美国在伊斯兰世界有如此众多的敌人,也使北约有了用武之地。由于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庇护奥萨吗·本拉登及其领导的“基地组织”,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且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俄罗斯运用其地缘影响力,推动受到其资助的阿富汗北方同盟协助美军攻打塔利班。然而受到新保守主义思潮与与军工/石油财团支配的布什总统,在阿富汗却半途而废,没有乘胜追击捉拿本拉登,而是开辟了新战场,挥军攻打伊拉克。美军占领了伊拉克,其成败如何,全世界有目共睹。美国攻伊,师出无名,只能依靠英军驻守伊拉克南部,以及一些小国提供象征性的部队,显示得到支持,实则笑话而已。
而在阿富汗,由于美国只能使用武力而不善于或不屑于针对阿富汗的民族、宗教、历史特点来建设一个新的阿富汗,更不愿意与阿富汗周边国家(全部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或观察员国)合作,自己无力单独承担在阿富汗的军事任务,于是北约便成为美国在阿富汗“维和”的工具,大批与阿富汗毫无关系的法国、德国、加拿大士兵,在北约的框架内,被派到阿富汗从事取胜无望的战争,而美国还在要求这些盟国增兵阿富汗。
华盛顿要把北约变成“民主国家的联盟”,这其实是很可笑的。美国作为一个民主国家,发动伊拉克战争,已经违背了民意,而美国的国会显然也无法制约;法国、加拿大和德国的民意也是反对本国士兵到阿富汗送死的,可是民意又如何?这两个战场使人看到了西方民主的脆弱。
现在北约的成员国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26个,而且还在不断扩充。北约无论怎么扩充,对于反恐其实作用不大,对于解决诸如朝核、伊朗核问题,都无济于事。看看北约的地图,特别是冷战后北约吸收的新成员国,就可以知道,北约的扩充,归根结底是要制约俄罗斯,防止这个前超级大国东山再起。
美国决定在北约成员国波兰与捷克部署反导系统,声称这是为了对付伊朗的威胁,这样拙劣的借口,如果莫斯科会相信,那也太低估俄国人了;任期不到一年的布什总统在出席这次北约峰会时要顺道访问莫斯科,说服普京总统不要反对反导系统,结果不问可知;而将改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在其8年总统日内,俄国力大增,俄罗斯民族主义也随之高涨,但北约的扩展,已经从西方并且将从南方包围俄罗斯。北约新的成员国,大都是前华约成员国与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这是俄罗斯为其历史上的沙文主义与扩张主义而付出的历史代价。
然而事情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历史代价也有限度。北约的扩张,既不可能取代欧盟(其不少成员国是欧盟成员国,而美国对欧盟的不满与担心,是世人皆知的),又无法打赢恐怖主义,结果只能成为美国控制的军事同盟,但是一个成员国接近30国的军事同盟,是无法真正成为军事同盟的。
面对这样一个军事同盟,新总统梅德韦杰夫以及新总理普京为首的俄罗斯领导层,不可能忍气吞声、韬光养晦。俄罗斯不对外扩张,不威胁别国,但自己受到扩张的压力与威胁,其所做的反应,从俄罗斯历史就可以找到答案。乌克兰与俄罗斯同文同种,有小俄罗斯之称,俄乌历史、地理、文化、经济联系均极紧密,现在乌克兰总统不顾国内民意的强烈反对而决定加入北约,必然使俄罗斯作出强烈反应,这种反应美国可以无所谓,欧洲的两个大国法国与德国却觉得不安了,因为柏林与巴黎都知道,一个强大而愤怒的俄罗斯,如果被激怒了,欧洲就不会太平。从这个角度看北约,可知北约成员国越来越多,也就尾大不掉,它的垮台是迟早的事。
何亮亮 - 作品
著有书籍:
《八面来风——香港媒体面面观》
《汪道涵传》
《江泽民传》《朱镕基传》
《俄罗斯新总统普京传》
《解密廉政公署》
何亮亮 - 相关链接:
http://book.sina.com.cn/nzt/1080470991_jiemifangtan/index.shtml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D%95%E4%BA%AE%E4%BA%AE&variant=z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