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霖 - 简介
周福霖(1939. 6.12 -) ,工程结构与工程抗震减灾专家,是广东省潮阳县人。1963年湖南大学工民建本科毕业,1983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毕业得到硕士学位。曾任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现任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曾兼任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隔震技术顾问,现任国际减灾学会(ASSISI)常务理事。
周福霖是工程结构与工程抗震减灾专家。1993年设计建成中国首幢采用叠层橡胶支座的隔震住宅楼,被联合国工发组织顾问评价为“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第三个里程碑”。先后主持完成几十项大型复杂工程结构的抗震减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建成中国首座铁路隔震桥和首座公路隔震桥。主持设计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房屋隔震工程,使房屋安全度提高3-4倍,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使中国地震区的设计从采用单纯抗震的设计变为可采用抗震与隔震减震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为建立中国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的理论体系和设计计算方法,以及推向工程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先后获1996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997年出版专著《工程结构减震控制》,2001年主编《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
周福霖 - 任职
国内学术图任职:
(1)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 常务理事
(2)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 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3)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学术委员会 委员
(4) 全国高等学校土建专业指导委员会 委员
(5) 全国“隔震减震技术专家委员会” 委员
(6) 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 理事
(7) 清华大学结构工程与振动开放研究实验室 学术委员会 委员
(8)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编委会 副主任委员
(9) “自然灾害学报”编委会 副主编
(10)“世界地震工程”编委会 副主任委员
国际学术团体任职:
(1) 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 隔震技术顾问
(2) 国际地震工程学会(IAEE)单位成员代表
(3)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IABSE) 成员
(4) IAEE 世界抗震房屋百科全书 编委会 委员(亚洲地区专家代表)
(5) 国际隔震消能减震控制学会(ASSISI) 常务理事
周福霖 - 成就
为创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技术体系”作出贡献。1993年设计建成我国首幢采用叠层橡胶支座的隔震住宅楼,与传统抗震房屋相比,地震反应降为1/4—1/6,并节省造价。被联合国工发组织顾问评价为“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第三个里程碑”。已在国内推广应用建成数百幢隔震房屋,某些隔震房屋成功经受地震考验。曾先后获1996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1993年,他主持设计在汕头市建成我国首栋采用夹层橡胶垫的多层隔震住宅(8层),是当年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隔震住宅楼。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专门为此主持召开国际会议,对该项目进行现场示范介绍。专家代表队此项目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汕头多层隔震房屋“是把隔震技术用于量大面广的住宅房屋的最成功范例,它是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该项目后来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为“中华之最”。1994年,台湾海峡发生一次7.3级的地震。地震波及汕头地区,在同地段的传统结构房屋发生剧烈晃动的情况下,该隔震房屋里面的人却毫无震感。
1997年出版专著“工程结构减震控制”,对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作了系统的论述、先后发表论文百多篇,2001年主编"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使我国地震区的设计方法发生变化,从采用单纯抗震的设计变为可采用抗震与隔震减震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曾主持设计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房屋隔震工程,使房屋安全度提高3-4倍,并使楼层数增加和建筑面积增加, 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建成我国首座铁路隔震桥和首座公路隔震桥。先后主持完成几十项大型复杂工程结构的抗震减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为建立我国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的理论体系和设计计算方法,以及推向工程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福霖 - 事迹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突袭唐山,几乎把这座城市夷为平地。灾后第三天,时为机械部第四设计院优秀青年工程师的周福霖,作为设计院的代表奉命参加了中央赴灾区的调查团。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周福霖在断壁残垣中开展对机械部所属单位建筑物的震害调查。为了全面掌握情况,他几乎跑遍整个灾区,甚至冒着余震时有发生地危险,辗转于瓦砾之中。又一次,他为了拍摄一栋建筑物受破坏的照片,爬到残缺的楼房上面。突然,余震发生了。来不及逃生,他情急之中只好紧紧抱住一根柱子。好在余震很快过去,他总算靠着这根柱子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回想当年这一幕,他坦言,赴灾区之前,自己也是挺担心的,不过没有办法,那是政治任务。到了灾区后,目睹了现场的惨状,经历过这些险情之后,对个人生死的认识就与过去不一样了。其实,当时周福霖的小女儿出生还不到3个月,他完全可以有理由请求不去的,但他没有。
在一次调查中,他无意中发现两栋四层高的砖结构民宅没有倒塌,而是沿着地基以下的油毡防潮层滑动了40多公分。看到这一情景,周福霖的脑海刹那间闪过了一个念头:“如果能建造这样在地面上可以滑动的房子,就能确保在地震中免受灾难性的破坏了。”
如果说这次偶然的想法还只是一道灵感的话,那么到随后面对砸去民众的责问时,这一念头就在他的心底已化为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又一次开座谈会,灾民们当面指着调查团的人员责问:“为什么地震到来之前没有一点消息,为什么地震一来房屋都倒塌了。你们这些工程师到底是干什么的?”周福霖说,听到这些话时,自己真的感到很惭愧。
这次经历使周福霖更加坚定了“建造在地震中确保安全的房屋”的信念。在这一信念的推动下,他开始踏上对工程结构抗震新技术的上下求索之路。
1981年,周福霖以优异成绩入选全国公派出国留学生,获准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在导师的支持下,周福霖承担了加拿大联邦科学基金项目“结构隔震与消能减震控制”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多种抗震减震结构构件低周破坏试验、大比例隔震结构体系试验等多项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任务,这些研究后来集合成“房屋隔震消能新技术”的理论。在此基础上,他又创立了“房屋减震控制新体系”,包括房屋减震新概念、新理论和新设计方法。
在加拿大完成硕士学位后,周福霖面临一次新的选择。鉴于他的研究能力及已取得的成果,导师希望他留下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在研究所工作。旅居加拿大的亲友也极力挽留他。然后,想起在唐山时立下的心愿,想起经历浩劫后百业待兴的祖国,想起这几年为支持自己做出牺牲的妻子和儿女,他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国。
回忆这一选择,他的想法仍和当年一样:“国外生活虽然不错,但我不想老给外国人打工,觉得那样没有成就感,条件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我的根不在那里。”1984年,周福霖如期回到祖国和家人的怀抱当中。
其实,为了这份信念,周福霖也背负起另一份愧疚。原来,他出生于一个华侨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和他的另外几位兄弟姐妹均在国外,只有他和两位兄姐在国内。1959年,已经在湖南大学读二年级的他,获准到香港与父母亲会见。当时,国内正是经济开始紧张的时期。父母有意让他在香港留下来,再给他办移民手续。但是,周福霖没有答应,“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最终还是回到了国内。直到在加拿大留学时,他依然没能满足父母的意愿,认定了自己的选择。
周福霖很少跟别人谈起这段经历,作为儿子,这当中确实有过他的很多遗憾。为了自己的信念,虽然他作出了比常人更大的牺牲,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后悔。“我从小就是戴着红领巾长大的,受到的是社会主义的教育。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主义新中国都充满着深厚的感情,这是很难改变的。在加拿大留学时,我也参加科研项目,但总觉得缺少一种归宿感,相信很多人出去后都会有同感。”他说。
时至今日,周福霖的儿子一家已在加拿大定居,希望父母亲能到国外跟他们一起生活。二因为学术声誉在国际上的影响,周福霖与国外学术团体和科研机构的交流更加频繁,也曾经有国外的科研机构诚意邀请他加盟,但他始终如一,未改初衷,一直扎根在中国。
1998年,有他主持并有多名人员参与的科研项目《中国多层房屋隔震技术应用研究》项目荣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周福霖排名第一。在本次评奖中,北方某科研单位有个类似项目则获得二等奖,有另外2位排名第一和第二的负责人。后来,建设部建议两个项目合并之后一起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华建西院科研处人员为此专门到北京等地与有关单位协商联合申报的事项。在商定很敏感的排名问题时,华建西院人员提出周福霖排在第一名,但其他的单位的有关人员也要求排在前面,因此有些争议。当负责协商的人员打电话回来汇报时,周福霖很爽快地回答说:“算了吧,不要争了,我愿意排第三。”联合申报的项目最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周福霖排名第三。
关于这次评比,参与200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投票工作的一名院士降到了一段评选小“插曲”:在审核周福霖的参评材料时,有评委提出对他在上述获奖项目中“排名第三”的疑问,经过了解此次评奖情况的院士解释,其他评委不但没有因此对周福霖的科研成果有什么异议,反而对其甘于让位的学术风格表示赞赏。周福霖真的没有想到这次“甘愿当第三”的平常反应,日后会在另一个关键场合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但细想起来,这当中其实也有必然的因素,因为那是对一个学者的淡泊之风的最大肯定,是对一个好人的最好回报。
说起导师周福霖,入学才半年的抗震中心2004级研究生马万诚内心充满由衷的感激和敬重。他对导师印象最深的是:“跟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他讲得最多的是做人的道理。经常教导我们做学问首先要学做人,做人要诚实守信、求真务实、锲而不舍。而且,他对我们要求特别严格,在生活补贴方面,没有因为他自己的地位而让我们有什么特殊化。可以说,时时刻刻都在为我们树立榜样。”
“其实,做人很简单。就是不要去争名夺利。有矛盾时要替别人着想,千万不要损害他人,这样大家便会尊重你,愿意跟你共事。”周福霖如是说,如是做。
对于周福霖在工作上的严于律己,有件事让马万诚深受感动。今年3月4日,抗震中心一个“层间隔震新体系”科研项目做振动台试验,周福霖与有关科研人员一道从下午5点一支跟到晚上那个11点,晚饭就只吃了几个面包。作为抗震中心领导,作为已经65岁的院士,在需要加班的时候,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和年龄而享受什么特殊,总是跟着自己的助手们一起并肩作战。抗震中心的人员都清楚记得,在2003年中心申报省重点实验室评比进入关键时刻,有连续一个多星期的晚上,周福霖和同事们一起天天加班到深夜。他就是这样以自己的行动默默地为同事树立起表率。说起这些,马万诚认为:“对比现在学术界当中的一些浮躁风气,像周院士这样的人真的很少。跟着他做学问可能会辛苦一些,但对自己的一生影响是很大的。”
在生活上,周福霖也是这样严于律己,从不讲排场。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一直到当选院士之前,他仍然住着不够100平方的房子。跟着他长达十几年之久的梁司机感触良多:“他在生活上是很朴素的,不喜欢应酬。吃饭只要卫生,从不讲究档次。这么多年来,我都没见他出去玩过。私人用车时,他宁愿自己打的,极少让我出车。”然而,在对待生活中的同事时,他却是非常细心,有员工生病时,他工作再忙都会亲自看望,或打电话慰问。点点滴滴之间,充分展示了一名学者的可亲可敬。
周福霖 - 轶事
院士告诫:中国房屋设防烈度偏低安全重于装修
2010年5月19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先生在广东科学馆主讲了一场名为“抗震设防与城市安全”的科普讲座。在讲座上,周院士解释了广州的抗震设防情况,并且强调房屋的建设涉及生命财产安全,他希望人们转变观念,重视房屋安全。
周院士分析,中国房屋设防烈度偏低,而且定于1969年,很不准,已经落后。灾难性地震多发生在低烈度地区,房屋成片倒塌。每次大地震,不管是汶川大地震,还是玉树大地震,伤亡都很惨重,其中大都数死亡都是房屋倒塌造成。
“新世纪的中国人要转变观念。地震预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所以要以预防为主。房屋建设关系到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容忽视。房屋结构安全第一,安全重于装修。”周院士说:“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我经常听人家说建了新房子,花了多少十万元用在装修上,而且有些人还请专业人士设计,花销很大。”
周院士说:“我问过成都人,在装修上,他们大都花销的价格在1000-3000元每平方米。广州人装修要花多少钱,我现在没有调查,但是肯定比成都人还高,所以偏重装修忽视安全的观念应该改掉。美观应该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没有安全,再美也没有用。其实,要提高房屋的安全度,并不是太难。在房屋下建一个柔软层,以柔克刚,这样能使房屋的安全度提高3-4倍,且成本比较低,每平方米只需200元左右。”
周院士介绍,我国是地震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广州地理位置特殊,处于沿海,在中等烈度区,目前的房屋设防烈度为7度。广州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房屋密集,一旦发生地震,后果不堪设想。
在讲座互动环节,有听众问及广州目前的高架桥和高筑路的安全性。周院士回答:“这些桥梁和高筑路按传统方法设计,并没有采用抗震与隔震减震结合的设计方法,虽然都有加垫,但是那是用来抗温度,不是用来抗震,如果超过7度,那很危险。”
据悉,广州将在未来5年投入1500亿元人民币新建9条地铁。对于地铁的建设是否影响安全,有听众提出疑问。
周院士解释:“地铁本身有抗震设计,所以地铁下面的安全是可以保障的。地铁主要影响的是沿线居住的人,他们投诉地铁经过时有明显的震动感,担心万一有地震甚至轻微地震都会危及到他们的安全。这个就需要有关部门去解决,如果结合抗震和隔震减震结合的方法设计,那样就能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
16日,住建部对副部长仇保兴日前作出的“中国住房寿命25年至30年”言论作出了回复,否认房屋质量造成建筑短命,并否认仇保兴演讲中曾出现上诉表述。
此前,北京律师秦富亭致函住建部,申请公开我国住房质量的全面调查结论。前天,他收到了住建部答复的《告知书》,其中表示,有些城市建筑(相对非城市建筑而言)在建筑的寿命期内,因短时的城市规划和不当的大拆大建缩短了合理的使用年限,并不是因房屋质量造成了建筑寿命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