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温·巴克利
早年生活
1882年出生于蒙特塞拉多州的布鲁尔维尔。父母是西印度群岛人。其父欧内斯特·巴克利(Ernest Barclay)曾担任国务卿,叔叔亚瑟·巴克利曾担任利比里亚第15任总统,埃德温·巴克利曾在利比里亚学员学习,1901年,巴克利写了利比里亚爱国歌曲《永远的龙星》。1903年获文学学士学位。担任过巡回法庭法官和司法部长。1920年到1930年,他出任查尔斯·金(Charles D.B. King)政府的国务卿。他于1930年12月当选为总统,次年1月就职。
总统生涯
在任总统期间,他于30年代初与荷兰、丹麦、波兰、德国等过签署了特许权协议。
19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影响了利比里亚,政府考虑。1937年,迫于美国的压力,利比里亚撤回了与德国合作的投资者,并且与德国取消了特许权协议。之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二战期间被日本占领,利比里亚随之成为同盟国天然乳胶橡胶(生产军需物资)的供给国,这成为除斯里兰卡外的唯一来源国。1942年,利比里亚与美国签署防御条约,将战争物资提供给北非战场。194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访问利比里亚,与巴克利就同盟关系进行谈判。这次谈判达成了四项共识:1.美国在利比里亚建立军事基地,以用于北非战场的开辟;2.利比里亚重申并承诺继续提供天然橡胶给美国;3.驱逐在利比里亚的德国公民;4.利比里亚放弃中立国地位,加入同盟国行列,并宣布与德国和轴心国开战。利比里亚在1944年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
利比里亚危机
1930年,巴克利担任总统,但是,英国和美国都拒绝承认利比里亚的新政府。英国想借此机会利用国联派遣一个委员会对利比里亚实行托管,要求利比里亚取消自己的独立地位,并接受国联的贷款,废止费尔斯通协议。巴克利总统对英国损害利比里亚主权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但原则上接受了调查团的建议,并利用国联贷款解决了经济困难。很快,国联提出了一个援助计划,但巴克利拒绝接受,因为,接受了就等于丧失了利比里亚的独立地位。在非常不利的国际环境中,巴克利总统认为只有得到美国的承认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1935年,利比里亚同美国金融公司、花旗银行达成协议。当利比里亚年度收入不足45万美元时可暂停支付费尔斯通公司的贷款;并降低贷款利息。从此,费尔斯通公司获得了更多的权利。
美国人得到一定利益后,承认了巴克利政府。英国也于次年承认了新政府。
在巴克利的领导下,利比里亚度过了一次严重的危机,摆脱了列强的政治控制,维护了国家独立。
利比里亚与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利比里亚宣布中立。事实上,这种中立纯粹是宣扬性质的。战争期间,利比里亚允许美军利用其领土,修建大型空军基地、港口等军用设施,并同美国签订了军事协定,两国总统还进行了会晤。1944年1月,威廉·杜伯曼总统上台后,利比里亚放弃了中立,对德国、日本及其盟国宣战。
战时国际关系的变化,使利比里亚的经济发生了某些变化。美国垄断资本最终控制了利比里亚经济,利比里亚成为美国原料产地。美国私人资本主要投向了费尔斯通公司。大战了对橡胶的需求量,特别是日本占领了马来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后,橡胶更是成为紧销商品。在此情况下,费尔斯通公司的橡胶种植面积从1940年的34000英亩扩大到1945年的56000英亩,产量增加了1.5倍;1945年橡胶出口量达103000吨,全部运往美国。
但橡胶的生产并没有促进利比里亚的经济发展。相反,大战使利比里亚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食品及其他日用品供给匮乏,主要经济部门农业遭到严重危机。咖啡、可可、棕榈油、棕榈仁等传统农产品生产一落千丈。到大战结束时则陷于停滞,出口收入锐减。利比里亚失去了外汇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这一时期,民族资本虽略有发展,但规模小、发展速度慢。利比里
亚民族资本趁国际市场上橡胶需求量的增加,有些趁机开辟新种植园,或者扩充原来规模不大的种植园,其中最大的一家属于前总统查尔斯·金。美国不仅靠费尔斯通公司扩大了对利比里亚国内经济的控制,也逐步控制了利比里亚的外贸。
贡献
在任期间,恢复利比里亚国际声誉,开始建造经济独立的基础。
卸任后
1944年1月,巴利克离任总统职务,退出政坛,由威廉·杜伯曼接任总统。1943年,巴利克做为美国国会的荣誉客人访问美国,并在卡萨布兰卡会议后再次会晤了美国罗斯福总统。大约10年后曾作为自由党候选人再度竞选总统,但没有成功。晚年隐居在哈贝尔的私人寓所,1955年11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