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 舞曲
  • 视频
  • 歌词
  • 简谱
  • 铃声
  • 名人
  • 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诸侯 - 邓国(春秋)
邓国(春秋)

邓国(春秋)

邓国 (前1264年——前678年) 曼姓国。邓国的先人早期就活动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商代的邓为侯国,约在河南孟州市境内,卜辞中有“王在登”的记述,登即邓。据《明嘉靖邓州志》载:“夏,帝仲康封其子于邓”,此邓之始。
展开

简介

  邓国(前1264年--前678年)商王武丁时,大封诸侯,丁已年(公元前1264年,另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谱》推算为公元前1240年),将其叔父曼(字德阳)封于邓地,建立曼姓邓国,为一世邓国侯。马世之先生认为,商代晚期,邓人南徙至今河南郾城县东南。西周初年,又举族南迁至南阳盆地,其地域在今河南邓州与湖北襄樊一带,都城约在河南邓州西南的林扒镇。西周以后,邓国又徙都于今湖北襄樊市附近。西周时,邓国与周王室及姬姓国关系密切,先后与井、应、等国联姻,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成、康时代的盂爵铭有"王令盂宁邓伯"之句,记述了周王派盂慰问邓国君之事。西周中期开始,有关铭文上邓群一律称"公",反映了邓国权威的进一步提高。

发展

  春秋时期,邓国依然活跃,邓与郑、楚等国保持有婚姻往来。《春秋》桓公七年载,邓侯千里迢迢到鲁国访问。鲁桓公九年邓与楚、巴二国发生纠纷,引发楚巴联军伐邓,结果邓师大败。鲁庄公六年,(前688年),楚文王伐申经过邓国,受到了祈侯的招待,邓国大夫提出借机杀掉雄心勃勃的楚文王,邓侯不听。第二年,楚文伐邓。鲁庄公十六年(前678年),楚再次伐邓,将其灭亡。

文献记载

  《春秋》载:"鲁桓公七年(公元前705年)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而邓侯吾离的墓冢,即在今邓州城区东南侧的吾离冢村,虽经二千七百年左右,而墓冢及地名一直存留至今。

  《左传》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载:"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及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鄾人攻而夺其币,杀道朔及巴行人,……"记得是巴国(当时在鄂西,后迁川东)派了韩服到楚国,并通过楚国要与邓国建立友好关系,楚国派道朔同巴国的韩服一起往邓国,到邓国南部边境的邓国的属国鄾国时,鄾国人夺了他们所带的礼物,并杀了道朔及巴国的行人。为此,楚国派人质问邓国,邓国不接受指责,于是楚国派兵和邓国作战,并打败了邓国。这是《左传》记载的一段史实,也是史料中记载的发生在襄阳的第一场战争。

  邓国在周代诸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为第二等的侯爵,国土纵横几百里或百馀里是应有的规模,不会象今日的乡镇一样纵横只十里、八里那么局促狭小。第四等爵位的巴国派使臣从几百里远的地方带礼物来主动结好邓国,可见当时邓国的国势与威望。据《左传》记载,鄾国(也叫鄾子国)在"邓南鄙"。鄙指边远的地方,"邓南鄙"清楚的指明鄾国在邓国较远的南部边远地方。而鄾国国都公认在今襄阳市的汉水以北的樊城郊区东面(就是现在的襄州区张湾镇--襄洲区政府所在地,张湾镇旧称鄾子,现在张湾附近的一些老年人还称张湾镇为"鄾子"),而人们认为邓国国都在襄阳西北郊的邓城,这与鄾子国在"邓南鄙"没有一点矛盾。"邓南鄙"指的是邓国的南鄙,而不是邓国国都的南鄙,这与鄾国在邓南鄙是完全吻合的。

邓国

地理确认

  著名考古学者、历史学家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明确指明邓国在河南邓县(今邓州市)。童书业在《古巴国辨》,吕思勉在《先秦史》诸文献中,均准确无误的指明邓国在今河南邓县(今邓州市),而不是湖北的襄樊。

都城渊源

  古籍《元和姓纂》邓姓条载:"曼姓,殷时侯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百家姓探源》:"关于邓氏的源流,《元和姓纂》等古籍说明的十分清楚,邓氏源自曼姓,是殷商时的一个诸侯国,而追溯其渊源,则可至上古时的古帝少昊,少昊名质,'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以金德王亦曰金天氏'。"颥顼时以少昊之子一人有德业者,赐为曼姓。"《百家姓探源》最后指明:"根据学者的考证,邓国所在即今河南省邓县之境。"

  《贵姓何来》关于邓姓的解释:"邓氏出自曼姓,是以国名为氏的。在殷商时期,国王武丁封他的叔父为邓侯,建立邓国,故址在今河南邓县(今邓州市)。春秋时,邓国为楚国所灭,其国君的后代有的就用国名'邓'作自己的姓氏。"

  关于邓陵氏,《贵姓何来》是这样解释的:"邓陵氏出自芈姓,芈是以封邑为姓的。春秋楚国公子被封到邓陵(故址在今襄樊市北),楚公子的后代,就用封邑名'邓陵'作为自己的姓氏。"

  由古今姓氏渊源资料可见:自商武丁时封的邓国,历经西周、春秋,被楚文王所灭,其都城在今邓州,其后代姓邓,而楚灭邓后,楚公子被封到邓陵,后称邓城,在今湖北襄樊市襄城郊区西北,其封邑楚公子的后代,姓"邓陵"。总而言之,邓州城为邓国都城,国君的后代姓邓,襄樊的邓城为楚公子的封邑,其后代姓邓陵。

历史地位

  隋朝时期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于穰【今邓州】置荆州,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移荆还江陵,置邓州。隋文帝置邓州,州治所即今邓州市城区,隋文帝是对历史地理进行了正本清源,设置邓州的。这与设置邓州前不久大学者宗懔根据当时的大量古籍考证及遗址遗物的考察有很大关系。

  宗懔幼年即博览群书,注意考察,北周孝闵帝宇文觉让宗懔与王褒在麟趾殿刊定群书,先后工作了六年,多次受皇帝宴请,并拜宗懔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即享受大臣中最高地位三公的同等待遇,宗懔是因对古代以及当时典籍刊定,在文化上作出重大贡献,而享受殊荣的,在宗懔去世二十年后,隋文帝以准确的事实为根据,置邓州,以古邓国的都城为邓州的治所。

  春秋时期

  邓国都城,如前述在今邓州城区,其西丹阳(今淅川县地)曾为楚都城。后移汉水南郢都。邓国北和东北偏东为吕国即今镇平县,南阳市卧龙区西北部,东北为申国,都城在今南阳市区,东为蓼国,即今新野县、唐河县境。鲁庄公二年(楚文王二年,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伐申过邓,即大体上沿今日襄樊经邓州至南阳的公路这条路线行进经过邓国都城的。从伐申过邓的方位可见邓国都城在今邓州城。

故址

  邓国故址位于襄樊市樊城北约6公里处,襄樊的邓城为楚公子的封邑,其后代姓邓陵,故名邓城,距今2000多年。邓国是西周时期诸侯国,封为侯。公元前678年被楚国灭掉。战国后期,秦昭王封公子悝为邓侯。秦统一后,邓城属于南阳郡。汉为邓县地(即古邓州)。这里南近汉水,北接南阳盆地,地势平坦,四周开阔,交通便利,战略地位重要。

  邓城土城墙略呈长方形,东墙长766米,南墙长896米,西墙长713米,北墙长858米。墙厚10至15米。墙残高3米左右,四角稍高,最高处6.3米。四面均有城门。护城河宽40米左右,现为水田。城东南角外有高约8米土台,俗称烽火台,也称阅兵台。城内有十字街道,西北角有明代建的宁国寺。邓城内外地下历史遗存十分丰富。相传城内偶有铜镞、金粒可拾,城内有时杀鸡还可取出金粒,故有"邓城不卖活鸡"之说。从新石器时代到西周、秦汉及以后朝代都有,是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离邓城北约3公里的丘陵地带,有两周时期墓葬群,"邓公乘鼎"和"吴王夫差"剑分别出于山湾和蔡坡墓地,出土大量青铜器。据考证,这些墓地与邓城密切相关,其中铸铭文的,就有邓、楚、吴、上鄀、蔡、□、曾等国器物,是研究楚文化及邓、楚和有关国家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国君世袭

  第一世→曼,第二世→晁,第三世→徵,第四世→庆;第五世→桓,第六世→昆,由于商王无道,择周而事,第七世→忠;第八世→噶吉;第九世→曰洛;第十世→煦和;第十一世→杞;第十二世→朗喜;第十三→世怡;第十四→世沛;第十五→世璧;第十六→世淳;第十七世→衡,第十八世→略;第十九世→宣(吾离);第廿世→尚;第廿一世→粹,第廿二世→邓祈候明渊,邓国被楚所灭。

中共江西省玉山县委副书记

  邓国和,男,1955年3月出生,江西贵溪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任中共江西省玉山县委副书记。主要业绩:长期从事县级领导工作,具有较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先后主管过党群、政法、计划生育、农业等工作,均取得好的成绩,获得组织和群众的称赞。深入农村第一线调查研究,进行理性思考,先后在国家、省、地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并多次获全国、省、地优秀论文奖,其中《选拔干部要注意公认》。《领导威信的获得》、《人才评判使用中易出现的几个误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念好"农"字经》人让财富之母更好地孕育财富》、《走出"四过"误区,谋求新的发展》。《敢问路在何方--对灾年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风景何以那边独好--对赣浙边界毗邻县(市)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等文章,分别被《中国软科学文章》、《中国现代化建设研究文章》、《理论前沿的思考》、《改革与建设文论》、《走向新世纪》、《改革开放20年成果总览》等20多部大型文集收录出版。

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

人物简介

  邓国和,男,湖南桂阳人。

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邓国和副教授

1996年广西大学应用数学硕士毕业,2006年湖南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士毕业,2007至2008年在湖南大学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工程概率统计学会理事,国际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中国分会概率统计系统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衍生品定价与最优组合投资、随机最优控制问题与理论、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及数值计算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课题:“基于数据挖掘的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预报建模方法”, 2007.1-2009.12;  2、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混合模型的似然推断”,(排名第五),2007.1-2009.12;  3、参与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混合型期权定价与摩擦市场无套利原理的研究”, (排名第二),2004.1-2006.12;  4、参与广西自然科学基金:“一致性风险度量及其估计”,(排名第七), 2007.1-2009.12;  5、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项。

发表论文

  1. 邓国和,杨向群. 有跳风险的随机利率与动态资产分配.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2006,21(3):278-284.  2.邓国和. 有跳风险与时变市场结构的多资产最优组合投资,第27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 Kunmin,P.R. China, July 16-18th , 2008,280-289.(EI,ISTP收录)  3.邓国和,杨向群. 跳扩散模型下基金平衡管理的最优脉冲控制. 应用概率统计,2008,24(2):157-165;  4.邓国和,杨向群. 一类随机最优控制问题的单调控制解. 应用数学学报A辑,2008,31(1):97-109;  5.邓国和,杨向群. 多因素CIR市场结构风险的双指数跳扩散模型欧式期权定价,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2008, Accepted.

获奖情况

  1、曾获广西师范大学第一、二届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2、广西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区级二等奖  3、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区级三等奖和校级一等奖  4、第四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teheyi@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tehe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