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寰
个人简历
孙寰,男,汉族,1939年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中共党员。现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席研究员、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曾任吉林省农科院副院长、省作物学会理事长。
1963年大学毕业后,孙寰考取了我国第一批全国统招的硕士研究生,主攻耕作栽培专业。上世纪70年代末,世界银行在中国选拔人才,他是国内唯一一个外语口试和笔试都通过的人。就在他要到世界银行报到的前一天,农业部找到孙寰,准备让他去美国进修,搞大豆研究。这强烈地吸引了孙寰,因为这是他十几年的梦啊!孙寰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去世界银行的机会。1982年,他被派往美国,师从美国大豆细胞遗传学家帕尔默,这期间,他全面掌握了世界大豆科学研究动态,掌握了许多先进技术,为杂交大豆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个人成就
孙寰主要从事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了科技部“863”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5个重大研究项目。经过2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攻克了杂交大豆这一世界性难题。 世界杂交大豆第一人 孙寰
孙寰创造了 大豆研究领域的五个世界第一:第一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第一个通过品种审定的大豆杂交种;建立了第一个以“三系”为基础的杂种优势利用育种程序;开发出第一个利用昆虫传粉大量生产杂交种的高效制种方法;第一次在栽培大豆中发现两个染色体倒位系。他被授予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吉林省高级专家等11项荣誉称号;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届吉林省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等。
中国是大豆起源国,但上世纪80年代初,大豆单产每公顷只有一吨多,不到美国的一半。在美国学习的孙寰,急国家之所急,毅然放弃了在国外继续深造的机会,也放弃了很快能名利双收的其它研究课题,坚定地踏上了杂交大豆的研究征程。回国后,孙寰不辞辛苦,从南到北,横跨20个纬度,分别在福建泉州、湖南长沙、浙江杭州、河南郑州、江苏徐州、吉林公主岭等地搞试验,选用不同类型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广泛杂交,终于发现地方品种汝南天鹅蛋(代号167)含有不育细胞质,经过五代回交,1993年育成世界上第一个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A和同型保持系OB,1995年又育成栽培豆不育系YA和YB,找到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同时,还证明不育系属配子体不育,育性稳定。
不育系的育成,为大豆杂种优势利用打开了突破口,此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此时,身为省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的孙寰,已是功成名就,他完全可以在理论上从不同的学科、不同层次对不育系继续研究下去,可以发表不少论文,这是一条名利双收的路线。然而他没有这样做,而是迎难而上,选择了实现杂交大豆产业化这一难度更大、风险也更大的研究方向。孙寰说,“搞科学研究,要有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满足现状不是科学家的价值观。”如今,孙寰仍然精神饱满地在杂交大豆产业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