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封
提封
2.犹版图,疆域。 隋 薛道衡 《老氏碑》:“ 牂牱 、 夜郎 之所, 靡汉 、 桑乾 之地,咸被声教,并入提封。”《旧唐书·东夷传·高丽》:“ 辽东 之地, 周 为 箕子 之国, 汉 家 玄菟郡 耳! 魏 晋 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掳掠》:“长驱胡骑剪提封,谁夺龙沙斩将功。” 清 顾炎武 《海上》诗之三:“南营 乍浦 北 南沙 ,终古提封属 汉 家。”
杜甫诗歌
基本介绍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原文
提封汉天下①,万国尚同心②。
借问悬车守③,何如俭德临④。
时征俊乂入⑤,莫虑犬羊侵⑥。
愿戒兵犹火⑦,恩加四海深⑧。
注释
(此章总结,直究当时致乱之由,以垂为永戒也。言当此一统天下,万国同心,世事尚可为也,但勿更寻前辙耳。自明皇好边功而尚奢侈,故有悬车俭德之语。不听张九龄,而致禄山终叛,故有俊乂、犬羊之语。使当时息兵爱民,焉有天宝之祸哉?故以戒兵加恩终之。此诗反覆丁宁,无非鉴已往以告将来。若云指讽代宗时事,则当年吐蕃入寇,叛将不恭,恐非罢兵可以止乱也。三四,即所谓在德不在险。五六,即所谓汲黯在朝,淮南寝谋。《杜臆》:俭者不夺,民心自怀,此无形之险也。俊乂在朝,折冲樽俎,何忧于犬羊乎?兵勿轻动,则恩加四海矣。公之谋国,堂堂正正,即孟子所告齐梁之君者,自许稷契以此。)
①《东方朔传》:“提封顷亩。”注:“谓提举四封之内,总计其数。”《汉书·刑法志》:一同百里,提封万井。
②古史: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吕相曰:“戮力同心。”
③又:悬车束马,以逾太行。
④《书》:“慎乃俭德。”
⑤又:“俊乂在官。”
⑥晋愍帝檄:“石虎敢率犬羊,渡河纵毒。”
⑦《左传》:“兵犹火也,不 戢将自焚也。”
⑧《魏志》:陈群曰:“皇恩溥遍海岱。”顾宸曰:八章皆咏开元之事,与李白《宫中行乐词》八章相为表里。但太白作于明皇之时,故微婉其词而讽之:少陵作于明皇之后,故杂叙其事而伤之。
黄生曰:八章,专述开元以来之事,借古喻今,美恶不掩,风人之旨,尽于此矣。他诗有连及者,固无讥刺之意,以为是非具在国史,非臣子所得而私议。至受恩先帝,没齿不忘,深思慨慕,则时有之。后人不能推公之志,毛求影捕,辄谓有所刺讥,夫君子不非是邦之大夫,况亲委贽而为之臣者哉。
《秋兴》及《洞房》诸诗,摹情写景,有关国家治乱兴亡,寄托深长。《秋兴》八首,气象高华,声节悲壮,读之令人兴会勃然,《洞房》八章,意思沉郁,词旨凄凉,读之令人感伤欲绝。此皆少陵聚精会神之作,故能舌吐风云,笔参造化,千载之下,犹可歌而可涕也。但七律才大气雄,固推赋骚逸调,而五律韬锋敛锷,直与经史并驱,两者当表里参观,方足窥其底蕴焉。
作者简介
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天宝中期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