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经纬
个人简介
严经纬(1969.9.16—),男,汉族,安徽马鞍山人,祖籍江苏江宁。大学文化,马鞍山市国税局干部;政协花山区第六届、第七届、第一届(新花山区)政协委员;民革党员,民革马鞍山市委员会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机关支部支委。“感动江淮”优秀志愿服务组织“马鞍山市壹加壹助学协会”创建人、负责人。
个人事迹
严经纬利用业余时间,带领200多名助学志愿者无私资助了近千名中小学生读书,举办了无数次公益活动,给那些身处困境的留守儿童带去了信心和希望,壹加壹助学搭建的爱心助学平台,也成为马鞍山市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战线上的一道炫丽的风景线。
曾经获得: “民革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民革全省社会服务先进个人”、安徽省儿童慈善“爱心奉献奖” 、 “感动江淮”人物 、“安徽好人”; 马鞍山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马鞍山市“希望工程爱心使者”、、 马鞍山市“优秀志愿者”、 马鞍山市“道德先进个人”。
相关报道
爱心“1+1” 真情百分百
——记国税干部严经纬和他的爱心助学团队
有这样一个税官,他十几年如一日坚持捐资助学,把多名贫困生送进了大学校门;他在山区小学设立个人奖学金连续发放了9年, 94名特困生得到了资助;他曾捐出万元工资为家乡修建水泥路;他出资聘请律师为弱势群体维权;他发动社会力量为患白血病、尿毒症的学生筹措医药费;他给苦孩子们送去了“免费午餐”;他还成功的创建了一支被省政府表彰的民间助学爱心团队!
情系寒门学子 与希望工程结下不解之缘
严经纬是马鞍山市国税局一名普通的税务人员,他为税清廉,在纳税人中有着较好的口碑。八小时之外,他热衷公益事业,乐于奉献,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问及爱心起源,严经纬说了这么一句话“读书改变命运,梦想成就未来”。这也是“1+1”爱心助学团队的宗旨。他说他自己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正是由于儿时的刻苦学习,才有了今天的从容生活,才有能力把家中老人照顾好,把孩子培养好,还有余力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每年严经纬都要拿出万元工资用于捐资助学和访贫问苦,还要贴补团队运营的经费,仅是汽油一项,就要多花5000元以上。平时在食堂他都是素食,同事们开玩笑说“你做公益的钱就是这样省下来的吗?”严经纬经常和家人说,物质上以实用为主,品牌什么的不重要,还有很多困难群众生活很艰难。他有时间就去受助学生家看看,和他们聊聊天,给他们鼓鼓劲。“那些孩子太孤单了、太艰难了、太需要人帮助了!”这是严经纬经常念叨的一句话。
1999年的那年春天,严经纬通过共青团马鞍山市委开展的“大手拉小手”的活动,与该市山南小学一名四年级的女童结了对子,承诺会一直资助她完成学业。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时光如梭,这一牵手就是十二年,直到那个孩子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才终止。对她的资助虽然告一段落,但是爱心传递没有停止,已经拿工资的那个受助学生也效仿她的严叔叔,与一名外来工为子女的苦孩子结对帮扶,她也要把她送进高等学府的大门。
濮塘山区有一个叫命运多蹇的孩子,自小就被患重疾的父母寄养在担任民办教师的姑父家,就再也没有回过自己家。由于学习勤奋,每年“六一”,他都能领到严经纬亲手颁发的奖学金,一晃就是9年光阴,寒暑假期间,严经纬还带他参加了连云港海边夏令营和黄山夏令营。今年夏天,他以730的高分考进了省示范高中。
组建爱心团队 践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2005年,严经纬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带着6000元文体用品来到安徽金寨县走访革命老区中小学。孩子们光着脚丫走在陡峭的山路上,校舍窗户上糊着的报纸和塑料布,那一幕幕在他的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回到马鞍山以后,他产生了组建志愿者队伍的想法,在团市委的支持下,一个由严经纬发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民间志愿助学组织——“1+1”爱心助学团队成立了!“1+1”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如今,已经发展助学志愿者两百余人,每年可以资助贫困学生近200名,他们计划走遍市县所有农村学校。经济资助、心理辅导、义务家教、法律援助、免费午餐、参观游览、为受助孩子家庭寻找脱贫致富、走出困境的项目等等,都是他们尽义务的范围。
走访特困生家庭是项艰巨的任务,每年,严经纬和他的伙伴们都要走进一个个贫困生的家庭,不论有多远,路有多难走,也不管是酷暑高温,还是寒冬腊月。每一个受助学生的家庭都必须走到,每到一家,他都要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叮嘱孩子:“有困难就打电话给叔叔,我们一起来解决”。没有路了,扒开树枝、庄稼进去;车开不了,徒步前行;轮渡不通的时候,绕道过去;车胎爆了,补好再走……因为要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对助学金申请表的每一项内容进行核实,把每一分钱善款都要用到真正需要的孩子手中,来不得半点疏忽。
记不得有多少回了,晨曦微露的时候,严经纬和他的爱心伙伴们就出发了,繁星点点的时候,他们还在返回市区的过江轮渡上。有时候,一个上午要跑五六个学生家庭,一两点没吃上饭很正常的事情。很多时候,他会接到家里来的电话,老父亲病了要去医院,母亲连续三年做手术,孩子上补习班要接送……严经纬只能一遍遍的对着电话说“对不起!”。
马鞍山市东城花园有一个令人心酸的的家庭,一家四口是征迁安置户,爷爷身患帕金森,父亲精神残疾,九岁的儿子下肢瘫痪,极度贫瘠的家庭让云南籍母亲彻底失去了信心,离家出走一去不返了。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微薄的低保金,起居要指望78岁的老奶奶照料。严经纬走进他们家的时候,心情特别沉重,尤其是听到那个残疾孩子一声声“我要上学、我要上学”的哭喊时,他暗下决心再困难也要圆这个孩子读书梦!他当即请来了社区主任和学区学校的校长,三方坐在一起共同商量孩子入学的事情,结果达成了一致意见,由社区购买一辆残疾人专用电瓶车,党员志愿者协助家长每天接送,学校方面负责接收和在校期间的照顾,学习费用则由1+1助学金全部承担,首批助学金2000元已经发放到位。
举办公益活动 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健康
每年寒暑假,严经纬都要多方联系,精心安排,组织受助学生举办海边夏令营、黄山夏令营、参观博物馆、图书馆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暑假,还与银江智谷产业园合作在保利大剧院出资30万上演了八场国内外儿童音乐剧,每场都把部分演出票送到老旧社区,送到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的孩子手中,让他们也能欣赏到一场场视觉盛宴。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就不能不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严经纬邀请北大心理学专家集中授课,用了几天时间给36名农村一线青年教师系统学习了心理辅导技能,以便他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以致用,对那些孤儿、失依儿童以及残疾儿童进行有效沟通,及时干预,让笑容重新回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脸上。培训班过后,严经纬还鼓励队员们参加国家心理辅导师资格考试,通过以后为受助学生服务。
全年54个双休日,严经纬基本上只能休息一天,十几年来,志愿服务时间超过6000小时。一次走访,一次公益活动,看似只要一天或者半天的时间,但是台前幕后的准备需要耗费很多的精力。尤其是安全责任,就像一把利刃悬在严经纬的心坎上。严经纬说:如果发生一次意外事故,我就要用一生的辛苦努力去补偿。更让他揪心的是往往接到求助电话,却超出了他们的救助能力,比如一些身患重疾的学生本人或者亲属找到他,动辄几十万的医药费,则让他一筹莫展。尽管如此,严经纬没有放弃,他和他的爱心伙伴们四处奔走,积极筹措,先后救助了四名身患尿毒症、白血病、心脏病的重症学生。今年“三八”妇女节那天,团队开始启动对该市八中一名病重的初中生特别救助,通过各种途径以及媒体的呼吁,短短十一天就为他筹到了157000元医药费,那个苦命的孩子得救了!
为农村中小学援建图书室是1+1爱心助学的一个品牌公益项目。采取向社会募集,队员捐赠、团队购买等方式,一车车图书被他们送到了偏远山村学校。他们还在城区学校巡回开展“我为山区小朋友捐本书”的主题活动。鼓励城里的小朋友与山区的孩子交朋友,实现他们“一人一本课外读物”的梦想。严经纬还带领队员们赶赴和县乌江镇“中国好人”叶连平兴办的“留守儿童之家”,为那里的孩子们增添了图书和文体用品;他还带领团队帮助博望区新市镇梅山小学332名留守儿童实现了“小小梦想”。
为了更加规范的管理好团队,有序的开展公益活动,严经纬向民政部门申请注册成立了“壹加壹助学协会”,并于2013年1月20日召开了第一届会员大会,通过了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从此1+1爱心助学翻开了新的一页。未来岁月里,除了继续做好捐资助学和公益活动以外,严经纬还想与多家用人单位商谈,合作办学,开办职业技术类专业,专门培养那些由于家庭贫困已经输在起跑线的孩子,让他们学得一技之长,尽早就业,改善他们一家的生活窘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出于执著的追求,严经纬情系寒门学子的善举在诗城马鞍山家喻户晓,市委宣传部还把他的事迹收录进《与文明同行》一书中;《团结报》、《中国文明网》、《金陵晚报》、《安徽统战》、《马鞍山日报》、《皖江晚报》等全国多家媒体予以报道;市电视台《道德广角》栏目曾制作专题报道他和他的爱心团队。他本人先后荣获马鞍山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市“希望工程爱心使者”、市“道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还入选市第十九届“十佳道德模范”、2011年6月份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类”候选人。2012年11月16日,他作为“民革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代表应邀赴京接受表彰,并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的亲切接见。
2012年12月他被安徽省民政厅、省妇联、省文明委、省儿童基金会联合表彰,授予“安徽儿童慈善爱心奉献奖”;2013年2月27日在全市宣传工作会议上,他被授予“马鞍山市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2013年6月,他再次被民革安徽省委授予“民革全省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他创建的1+1爱心助学团队(壹加壹助学协会)和他本人双双被安徽省政府授予“感动江淮”优秀志愿服务集体(个人)典型。2013年9月被评选为“安徽好人”。
就这样,严经纬利用业余时间,带领200多名助学志愿者几乎踏遍了诗城的每一寸土地,无私捐助了近千名中小学生读书,举办了无数次公益活动,给那些身处困境的留守儿童带去了信心和希望,壹加壹助学搭建的爱心助学平台,也成为马鞍山市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战线上的一道炫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