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 舞曲
  • 视频
  • 歌词
  • 简谱
  • 铃声
  • 名人
  • 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中医学家 - 于尔辛
于尔辛

于尔辛

于尔辛(1931年-),男,汉族,上海市人。原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工作,现已退休,教授职称。195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进肿瘤医院放射科任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
展开


于尔辛 - 人生经历

1958年至1961年在上海第二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学习并结业。1964年任肿瘤医院中医中药研究室负责人。1978年任肿瘤医院中医科主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室主任。1986年任上海医科大学肿瘤教研室主任。1986年任教授。1998年退休。曾为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食疗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任中国癌症杂志副主编、肿瘤委员、实用肿瘤杂志编委、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委、全国肿瘤学期刊研究委员会科学论文特聘审稿人。任中国癌症基金会上海抗癌药物咨询中心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为上海市第二届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研究班导师,上海市名中医。曾为上海市教卫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曾为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于尔辛 - 学术观点

中西结合,扶正为主
于教授一贯的观点是肿瘤的治疗是综合治疗医学,不是单靠哪一种治疗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中医和西医的结合是吸取各自的特长,共同发挥作用。且能弥补双方的不足,偏于哪一方对肿瘤的治疗都是无益的。另外有些肿瘤的治疗方法是世界上公认的好的方法,如乳腺癌手术、鼻咽癌放疗、淋巴瘤化疗等,光以中药治疗是舍本求末,除非这些肿瘤患者已呈晚期状态,中医药的好处是对绝大部分的病人能改善生存质量,间接地增强免疫功能,减少手术、放、化疗的副反应和复发以及远处转移,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和生存率。

从形式和性质分析,西医的治疗是针对肿瘤本身,是局部治疗,来得较直接;中医的治疗是考虑到患者全身状况,从整体出发的辨证论治施治,来得比较间接,可理解的是局部治疗实为祛邪,整体治疗乃为扶正。扶正和祛邪正是肿瘤治疗的最基本原则。既然西医有祛邪的有效手段,故在中医治疗上尽可能地以扶正为主。“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通过补充患者正气,以调动机体内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平衡,配合西医的手术、放疗、化疗,“祛邪”。于氏云“中医、西医;扶正、祛邪,各取所长,各得其所。祛邪之正为扶正,扶正亦正为祛邪。”即使晚期癌肿西医不能简单奏效,中医仍能辨证运用,病至后期,体虚更不可伐,伐则更易伤正,补益正气尤显得重要。待其神气壮,少辅祛邪之品,可使生命延长,这正是大剂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临床较少见到于教授运用,用也是谨慎从事的缘故。

肿瘤扶正的另一层含义还包含精神摄养、饮食调将,适当的形体锻炼,通过这些手段增强体质,增加与肿瘤抗争的物质基础,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颇为重要的环节,也是中医整体的治疗的一种体现。

值得探索的是,中医和西医相结合点在什么地方,不能简单地认为何时用中医,何时用西医,或者中医、西医在整个治疗中占百分之几,这样就成为一种机械地治疗,而是要灵活化裁,从多元角度出发,让这两种扶正与祛邪的方法互为互用,相辅相成,达到最佳疗效,这也是我们要努力何研究的方向。

于尔辛 - 证治经验

肝癌
1、辨证为先
肝癌,尤指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是个常见的肿瘤疾患,虽然祖国医学没有肝癌这个具体名称,但在历史文献中均有其相应的症状描述,如“肥气”、“息贲”、“胁痛”、“痞满”、“臌胀”、“黄疸”等,不过多数现代医家还是辨其为“(疒徵)瘕积聚”范畴。肝癌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端。临证须辨明其虚实寒热,标本缓急,因为其决定着选方遣药。“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总体仍基于”,“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辨证还要辨清局部与整体关系,辨证与辨病合参,融合八刚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的中医基础理论,谨慎处之,灵活应用,辨证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患者症状的减轻,生存质量的提高,也影响到其预后。于氏在对肝癌辨证时,多辨“脾胃”。缘于肝癌的常见症状,以消化系统的症状为多,如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并不类似于中医的“肝”的症状,而多属于“脾胃”的征候,改善“脾胃”症状往往会改善肝癌的具体症状。

2、宜补兼攻
肝癌的治疗实际上当须综合治疗,即“扶正”与“祛邪”。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也是治疗肝癌的最大特色。用中医的观点看:中医注重整体观,西医着重局部,多为祛邪手段,故在运用时,两者应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到祛邪不伤正,扶正以达邪。“正气与邪气,势不两立,若低昂然,一胜则一负,邪气日昌,正气日削,不攻去之,丧亡从及矣。然攻之太急,正气转伤,初中末之法不可不讲也。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之所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浅,则任受补,盖积之为义,日积月累,非伊朝夕,所以去之,亦当有渐。太亟则伤正气,正气伤则不能运化,而邪反固矣”。临床常有疏肝健脾,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化痰软坚,理气活血等治则,然中医还以扶正为主。“夫众病积聚,皆起于虚,虚生百病”。中国的肝癌患者,每每由于长期肝炎,肝硬化发展而来,体质薄弱,肝脏功能差,不能耐受攻伐,况西医已用祛邪手段,所以“扶正”才是治本的关键。

临床上最常见的肝癌分型,根据于氏经验多分为:
(1)肝郁脾虚型:常有胸腹胀满,食后益甚,胃纳差、恶心、乏力、舌苔黄腻、脉弦细,方可用枳实消痞汤或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解郁,健脾理气。若偏重于脾虚,则用香砂六君子汤,若偏重于肝郁气滞,则用逍遥散,甚至四磨饮子加减,各类药宜加用消导法,如三仙汤,保和丸等酌情应用。

于尔辛

(2)肝肾阴虚型:常有低热不退,精神倦怠,四肢乏力,动则汗出,胃纳差,口干津少,舌苔少,脉细无力,且手术,放疗,化疗后均有此类类型。方可用一贯煎,六味地黄汤或青蒿鳖甲汤加减,益气生津,滋补肝肾。若气伤,阴伤甚者,可用三才汤,生脉散加减。对于阴虚不甚,有血虚者,采用当归六黄汤类。

(3)肝热血瘀型:常见发热烦渴,胁下刺痛,黄疸加深,转氨酶增高,有出血倾向。舌苔黄腻,脉弦数,方可用龙胆泻肝汤,黄连解毒汤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若单见湿阻者,可用平胃散、二陈汤类。若湿热汗出,阳明有热,可用苍术白虎汤,仅黄疸湿阻者,用茵陈蒿汤。血热甚者,用犀角地黄汤。有血瘀者,用人参鳖甲煎丸。

临证抗癌治疗中,可适量加用清热解毒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土茯苓,平地木。软坚散结药,如:石燕、瓦楞子、海浮石等。

至于兼症,则可随证加减。如肝区疼痛,加川楝子,枳壳,延胡索,广郁金等。恶心、呕吐加陈皮、竹茹、半夏、生姜、旋覆花等,黄疸加茵陈、山栀、郁金等,腹水加茯苓皮、大腹子、大腹皮、车前子、地枯萝、虫笋、米仁等,有出血倾向加仙鹤草、茜草、花蕊石等,有骨转移者,加骨碎补、补骨脂、威灵仙等,肝昏迷者,可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

于尔辛 - 用药特色

肿瘤患者症状错杂、兼证夹杂,治疗颇为棘手。 于尔辛教授在其40年的余年的肿瘤临床实践中,对许多中草药进行筛选,形成了自已独具风格的中药药对,治疗肿瘤兼证每每应手。

黄芪配枸杞。主治体质虚弱,乏力。肿瘤患者多有体虚,反复治疗后,体虚尤甚。黄芪入肺、脾之经,可实“后天之本”。枸杞子归肝、肾之经,能壮“先天之本”。一个补气,一味益精,气为阳,精属阴,两者合用使阴阳协调,五脏兼顾。

清水豆卷配淡豆豉。用于发烧低热。肿瘤患者伴有低热不在少数。两味药有清热解表利湿之功能,常治疗湿温初起的发热病人。于氏认为低热时症状有乏力,脘闷腹胀,食欲不振,烦躁不适,舌腻等,与湿温发热初期有类同之处,双药合用使邪从表解,热邪随药力辛散而出。而一旦高热,则非生石膏配知母不能降热。其性味甘辛苦寒,张锡纯曾用大剂量制剂治疗发热,使高热时“四大”症状得平,现古方今用治疗肿瘤高热往往奏效。

紫苏叶配天竺子。治疗咳嗽,包括部分癌性咳嗽,前者常常用于咳嗽气喘兼发热,后者通肺经而止咳平喘,互相配伍之后镇咳效果增加,对顽固性咳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对肿瘤伴有感冒之体亦有疗效。

凤尾草配乌梅。可治腹泻,包括肠癌,肝癌等癌性泄泻。凤尾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乌梅敛肺涩肠,两者共入大肠经,若剂量大对顽固性腹泻收效更佳。况肠癌腹泻,经久邪多入血分,凤尾草尚有入血分凉血止血作用,乌梅味酸,既能收涩,又能增液,可改善电解质平衡。

生石膏配忍冬藤,主治口干,以及化疗后,鼻咽癌放疗后造成的口干、咽痛。生石膏甘寒止渴,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络,原治温病发热,咽炎。两药清热生津增液,增加唾液腺,腮腺的分泌,解决口干之苦,并且对口腔、舌、咽等消化道粘膜因化、放疗后产生的溃疡轻症有颇佳的疗效。

生石膏配乌梅。能治体虚汗出。生石膏泻火生津,乌梅酸涩生津,都为肺经之药。于氏认为肿瘤虚汗多为内有虚热,阴津不足,加之肺卫不固造成。石膏、乌梅酸甘化阴,清热生津可解以上之虞。

酸枣仁配合欢花。此二味能养心安神,治疗失眠,枣仁酸甘收敛心阴,心阴得收则心神得宁,合欢甘苦能解肝郁,肝郁得舒则无后顾之忧。肿瘤患者失眠有时会掺杂气滞不舒,心神涣散,二者合用,宁心安神作用集中。

白茅花配牛膝炭。由于以鼻咽癌为主的衄血,亦治牙龈出血,衄血者多有邪火热毒。白茅甘凉止血,去花轻灵上行以达病邪之处;牛膝化瘀止血,取炭加强止血功效,并使“邪火”下引归元,血止瘀不留。

于尔辛 - 科研成果

1、五运六气在临床应用的初步探索。1961年曾获卫生部二等奖

为国内首次系统论述医学中的五运六气学说在临床的应用。1961年在文汇报理论版上发表。

2、中医健脾理气治疗癌肿机理的实验研究。1983年获得上海市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1978年首次提出肝癌的“标”在肝,而“本”为脾虚,并提出健脾理气法治疗,使肝癌中医治疗的5年生存率较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本课题为国内首次报道关于健脾理气治法的实验研究。

3、理气药物对肝癌细胞动力学、雌激素受体、肝癌癌前期病变阻断的实验研究。1989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健脾理气药物对癌前期病变阻断有效,对肝癌细胞动力学的影响,对雌激素受体的影响等,都是国内的首次报道。

4、以外放射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大肝癌,于1990年获上海市卫生局一等奖,1991年获得上海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报道临床应用外放射和中药治疗大肝癌的效果,居国内外领先地位。

5、健脾理气方治疗肝癌的研究。1999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对临床应用的治疗肝癌的方剂,制成冲剂,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于尔辛 - 经验验方

于教授的组方简捷明了,现选择其较常用的两个基本方和一个护肝方,仅供参考。

组成:太子参30g白术10g茯苓15g生山楂15g六曲15g谷芽麦芽各12g陈皮6g姜半夏10g佛手10g枳壳6g白花蛇舌草30g

主治:脾虚气滞,因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等各种肿瘤疾病造成的脾胃亏虚,气机阻滞等症状。

按:肿瘤患者,有很大一部分有脾虚气滞现象,特别是消化系统肿瘤以及在手术,放化疗后的患者,有乏力、纳呆、便溏、胸腹胀痛不适、舌淡苔白、脉弦细等症候,通过本方不仅能改善症状,而且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方中太子参益气生津,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健脾化湿,陈皮、姜半夏和胃理气,消积软坚,上五味为六君子汤的主要组成部分,谷芽、麦芽、生山楂、六曲消瘀散结,和胃补中,佛手疏肝理气化滞,枳壳调理气机同补气药同用,效果益佳,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抗癌,本方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正如张璐曾言其:“甘温益胃,有健运之功,具冲和之德,若合之二陈,则补中得有消导之意盖人之一身,以胃气为本,胃气旺,则五脏受荫,胃气亏,则百病丛生,故凡病久不愈,诸药不效者,惟有益胃一途无论寒热补泻,先培中土,使药气四达,则周身之机运疏通,水谷之精微敷布,何患其药之不效哉?”该方补益、理气、消导、抗癌共俱,又容易服用,若无明显其他不适,则可长服。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teheyi@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tehe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