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仲
张文仲 - 张文仲
张文仲(?~700年),约生于唐·武德三年(620),卒于唐·圣历三年(700年)。。唐代著名医家,唐御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曾任侍御医,尚药奉御,善疗风疾,精于灸术,撰《张文仲灸经》一书,已佚。还著有《疗风气诸方》、《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十八首、《随身备急方》三卷,均佚,佚文可见于《外台秘要》。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为侍御医、后至尚药奉御。文仲通医理,尤功风与气之研究。他认为风有一百二十四种,气有八十种,若不能区分,会延误病机而致死亡;治疗气病与风疾,医药虽然大抵相同,然而人性各异。脚气、头风、上气,常须服药不断,其余则隋病情发动,临时治之。患风气之人,春末夏初及秋暮时节,要得通泄、即可不患重症,(《旧唐书·张文仲传》第141,卷191,中华书局1975年月日第一版》,当时武则天令其集当时名医共同编撰风气诸方,并诏麟台监王方庆监其修撰。文仲撰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十八首,以表奏上。另撰《随身备急方》三卷和《法象论》一卷,均佚。《外台秘要》中可见其部分内容。
张文仲 - 人物经历
张文仲,洛州洛阳(今洛阳市)人。年轻时就与洛阳人李虔纵、京兆(今西安)人韦慈藏以医术高明而闻名于世,曾任侍御医、尚药奉御之职。他善疗“风疾”,成为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宫廷内著名的御医。《旧唐书·方伎传》载,“自则天、中宗以后,诸医咸推文仲(李虔纵、韦慈藏)等三人为首”。
据《新唐书·后纪》记载:仪凤三年(公元678年),高宗突然病重,“头眩不能视”,情况十分危急。张文仲奉命应诊,很快查出病因,建议立即针刺头部,使之出血,就可医好。而权倾朝野的武则天以为张文仲故意戏弄高宗,要处死张文仲。高宗说道:“侍医议疾,何罪之有?更何况我病得很厉害,还是让他医治吧!”张文仲赶紧实施了针刺治疗,高宗的症状果然消失,头眩没了,眼睛也能看见东西了。武则天非常高兴,连连致谢,说道:“天赐我师!”又赐予他珍宝以示奖赏。
一天,武则天在神都洛阳宫中召集大臣议事,宰相苏良嗣因拜跪突然栽倒在地,不省人事,武则天立即令张文仲、韦慈藏遂即至苏宅对其实施救治。张文仲认为苏的病是由于长期聚积忧愤、邪气冲激引起的,病情十分危重。如果疼痛扩散到胸肋,那就很难治了。不一会儿,果然痛冲胸肋。张文仲说:若痛入心,就无可救药了。稍迟,苏良嗣果真心痛起来,药也无法吞服。到了傍晚,苏便不治而亡。朝廷上下对年过八十五岁的老臣苏良嗣病故并不感到奇怪,对张文仲的料病如神却无不赞赏。
由于张文仲擅长治疗“风疾”,武则天便诏令张文仲,负责召集全国名医集体撰写医治“风疾”的各种药方。张文仲不辱使命,努力攻读医学书籍,心得体会日益增多,不久,便集中众人的智慧,总结出引起疾病的“风”有一百二十八种,引起疾病的“气”有八十种。他从患病的季节和病情程度不同出发,共撰写出十八个常用药方,呈报给武则天,受到武则天的称赞。
张文仲 - 个人著作
撰有《随身备急方》三卷(见《新唐书》)、《法象论》一卷(见《宋史·艺文志》),《宋志·补编》作《法象语论》,《小儿五疳二十四候论》一卷(见《宋史·艺文志》)、《旧唐书·本传》等书籍。
张文仲治疗“风疾”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医学史上独树一帜,很有创造性,有力地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他还把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成医典,撰有《疗风气诸方》和《四时常服及轻重大方诸方》等,还撰有《随身备急方》,该书记载了张文仲利用民间用铜屑治牛马骨折的经验,治疗人体骨折的方法。
张文仲 - 人物评价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医学同其他领域一样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系统整理了医学理论、临床经验,涌现了《唐新本草》等医学专著;国际间医学交流日益频繁,促进了中国医学的发展;同时,朝廷的关心支持也为医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出现了一大批名医杏林高手,张文仲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张文仲 - 轶事记载
患风气之人,春末夏初及秋暮时节,要得通泄、即可不患重症,少时与同乡李虔纵、京兆尹韦慈藏一起以医术知名。武则天初年为侍御医。当时特进苏良嗣于殿庭,因跪拜而晕倒。武则天令张文仲、韦兹藏跟随到苏宅诊治。张文仲曰:“此因忧愤,邪气激也。若痛冲胁,则剧难救。”两人自清晨守候,未及早餐,即苦冲胁,绞痛。张文仲说:“若入心即不可疗”。不久心痛,不再下药,到黄昏死去。(见《旧唐书·本传》)
另外,张文仲尤其善于治疗风疾。后来武则天令他召集当时名医,共同撰写治疗风气诸方,令麟台监王方庆监修。张文仲奏道:“风有一百二十四种,气有八十种。大抵医药虽同,人性各异。庸医不述药之行使,冬夏失节,因此杀人。唯脚气、头上风气,尝须服药不绝,自余则随其发动,临时消息之。但有风气之人,春末夏初及秋暮,要得通 ,即不困剧。”于是撰写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18首,表上之。张文仲于久视年(700年)死于尚药奉御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