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鹤岩
革命经历
关鹤岩,于1942年8月到延安。参加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领导的西北文艺工作团,先后为乐队演奏员和音乐创作员。文工团经常下乡宣传抗日及建设、保卫边区。参加过秧歌运动,下乡陇东时,搜集陇东民歌近百首。
大生产运动中,从上山开荒、播种锄草、收秋到背粮下山,参加了全部生产过程。
1945年11月1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参加自卫解放战争。
1948年秋调延安大学文艺系为音乐教员。
1949年5月西安解放,在军事管制委员会文艺处工作。军管结束后,在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音乐科任副科长。
1949年10月《群众音乐》创刊,担任主编。
1950年秋,西北文代会召开,成立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西北区分会,当选为主任委员。1955年协会改为中国音乐家协会西安分会,当选为主席。
1956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带职带薪,进修作曲。
1961年兼任陕西乐团团长。
1963年兼任陕西省歌舞剧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1983年兼任省文化局副局长。
1984年省文代会上被选为省文联副主席。任文联党组副书记。
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三、四届常务理事。
曾被陕西选为省级先进工作者、省党代会代表、省人代会代表、省、市政协委员、省音协及省文联名誉主席。
作品简介
关鹤岩创作的音乐作品有歌曲、歌剧及电影音乐。1948年谱写的歌曲《丢手绢》(鲍侃作词)深受广大少儿喜爱,至今不衰。混声四部合唱《延河照样地流》(合作),在国庆十周年的庆祝音乐会上演出,气势宏大,获得好评。女声无伴奏合唱《三十里明山二十里水》是根据民歌改编和创作的,保留了民间艺术的韵味,是一幅陕北风情画。独唱《走进村来不用问》、《秦川谣》、齐唱《我们是革命的后一代》等歌曲,都曾在某个时期、某个地域流行。在文化大革命中,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委托,和其他同志组成创作组,整理改编出《陕甘根据地革命民歌五首》即:《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军民大生产》、《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翻身道情》、《工农齐武装》。由中央电台录音播放,《人民日报》整版发表五首民歌并作了按语,拍成电影纪录片,贯制了密纹唱片。那时候,全国人民只有8个戏和8个歌可听可唱,五首民歌的出现,有如石破天惊,全国轰动。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音乐家关鹤岩带领创作组首先到陕北访谈、搜集和查阅有关资料。当时在延安工作的贺义、航海、党音之等等音乐界同志,曾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材料。其后,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提供的一间办公室里,创作组集体对所选每首民歌的曲子,一个乐句一个乐句地共同编就,对歌词则一字一词的共同反复推敲,斟酌填改,充分发挥了集体创作智慧,最终整理改编出五首陕甘根据地革命民歌。
在创作中,他们首先挑选出抗日战争时期已流传的四首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边区生产歌》、《翻身道情》、《抗日将士出征歌》,经由集体改词填词,最后分别改编出陕北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陇龙民歌《翻身道情》和陕北民歌《工农齐武装》。在挑选四首民歌的同时,关鹤岩同志提出,应增加一首反映中央红军和毛主席到达陕北这一伟大革命转折时期的民歌。经反复商讨后,确定选用由剧作家安全作词,作曲家航海编曲的《跟上共产党把革命闹》,和由魏风根据陇东民歌《女儿担水》填词的《永远跟着毛主席》两首作品为素材,经创作组成员共同重新编曲、改词,形成《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是一首新的三段体领唱合唱陕甘革命民歌。至此,形成了五首陕甘根据地革命民歌。
此后,作曲家司文虎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配器;作曲家油达民为《军民大生产》、《翻身道情》、《工农齐武装》三首民歌配器;作曲家屠冶九为《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配器。
改编的五首陕甘根据地革命民歌完成后,继之组织、协调、排练、演唱、录制等工作。陕西省歌舞剧院接受了演唱、录制任务。在文革动乱的年代里,演奏人员已长时间没有演出活动,此时,他们无不兴高采烈,无不全力以赴。杨巧担任《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领唱,王淑德独唱《翻身道情》,院合唱队担任合唱,院乐团担任伴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指挥家聂中明亲临西安排练、指挥了这批作品,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录音。最后在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录音棚里圆满完成了演唱录制工作。
作品报审后,“七一”未播出,而在毛主席诞辰前夕的1971年12月25日夜,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次年春,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五首民歌的专题片,广为发行。自此,这五首陕甘根据地革命民歌,回响在祖国大地上。
人物贡献
1994年8月,由关鹤岩参与创作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正式出版。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的文件精神,以及在广大音乐工作者搜集整理陕西民族民间音乐资料的基础上,本着“质量高,范围广,品种全”的要求编辑成书的。陕西卷是全国各省、市分卷编辑的31卷中的1卷。此卷收入全省各县民歌1308首,论述陕西民歌背景(地理、历史、文化、习俗等)和文字约十万余言。此项工作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艺术科学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这是空前绝后、造福未来的工作。作为主编的关鹤岩,以及团结全体编委经过10余年的努力,终于完成编辑任务。编委全体受到国家民委、文化部、中国音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嘉奖。
1958年受国家委派,关鹤岩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在波兰举行的国际现代音乐节——华沙之秋,历时半月,这是当时世界以12音体系为基础,用现代作曲技法所谱写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的大展览。回国后曾向全国音协理事会口头汇报,文字汇报曾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刷内部下发。
1983年,关鹤岩作为中国音乐家代表团成员,出席在朝鲜平壤由联合国科教文所属的世界音理会召开的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及专题研讨会,就亚洲各国及地区的音乐进行研讨。会议期间,还着重观摩了朝鲜歌剧、交响乐的演出,参观了音乐教育设施和音乐授课。
1996年,国务院为表彰他在发展我国文学艺术事业上做出的突出贡献,决定发给专家享受的政府特殊津贴并授于了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