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刘玉朋于1920年出生在巨野县柳林乡刘楼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从艺后,因不堪族人歧视,父亲携家移居本乡丈和集。他12岁入于园梆子“窝班”,从师于艺名“老少迷”学艺,始学花脸。因缺丑角,老师便将五个不足13岁的小学员叫到一起,令大师傅(伙夫)做了五碗面条摆在案上,让他们每人立即端一碗出去吃;汤满碗热,无法下口。其他学员束手无策,玉朋却向大师傅要来筷子,一手用筷子挑起面条,一手端起碗来边吃边走。老师喜其机敏,便选他改学丑。从此,他开始了几十年的“丑”角艺术表演生涯。按照那时学员“三年满,四年园,再给师傅挣年钱”的规矩,玉朋在15岁学,戏三年出科后,又在于园跟老师“效劳”二年,于十七岁拜别老师,到黄儒秀(“艺名”黄娃”,文大小生)所在的定陶县”三义堂”搭班,黄儒秀那时已在鲁西豫东一带大有名气,他对刘玉朋的人品,才能很看重,又在艺术表演及为人处世方面给玉朋以较大影响.”“七七”事变后不久,日军先后侵占济宁,菏泽一带,为避日军抓捕,刘玉朋便跟随黄儒秀边逃难边演出,辗转数月到达扬州,而后又到南阳,信阳等地流浪献艺。1939年回到商丘坐地演出。直到1948年戏班解体,刘玉朋才回到老家教起科班,收徒近50名,他一边教人投艺,一边自练戏功,等待时机。
1950年春,菏泽县成立人民剧社,玉朋应邀参加,并被推举为社长。1956年秋.人民剧社归属专署直接领导,更名为“菏泽专区人民剧团”,刘玉朋任团长,与刘桂荣(旦)、刘君秋(小生)合你“三刘”。当时剧团艺风甚佳,“三刘”顿负盛名,誉满鲁西南。1958年,剧团调归省属,称“山东省梆子剧团”,由宋耀亭任团长,刘玉朋任副团长。1978年刘玉朋退休后,曾受巨野县文化局的聘请来巨野县梆子剧团指导传艺,使剧团面目一新,艺术大进,为振兴家乡戏剧事业做出贡献。
艺术特色
刘玉朋性耿直,一向坦诚待人,执着从艺,他的表演细腻而简洁,洒脱而严谨,一招一式恰到好处,饶有美感雅趣,唱念高亢朴实,清晰流畅。几十年间,他以精湛的演技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诸如《日月图》中的胡林,《柜中缘》中的淘气,《墙头记》中的大乖,《天仙配》中的傻小子,《三英斗老丑》中的老丑等,都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厚的人情味见长,真实、生动,在观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他在《黄牛分家》中扮演的卢老伯和地方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更是惟妙惟肖,形神兼备,令人赏心悦耳,赞不绝口。因而在1956年的全省戏剧汇演中获得一等奖,1957年华东区戏剧汇演时又获二等奖,受到柯庆施等华东局党政领导的接见。当代戏剧大师梅兰芳、尚小云在观看他演出的《黄牛分家》和《墙头记》后,也同声赞扬他是“很有作为的演员”。刘玉朋忠诚党的戏剧事业,对人民做出了较大贡献,党和人民也给他以丰厚的报偿。他不但自建国后始终居于剧团领导岗位,还先后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常委等职务,受到艺术界和广大群众的尊敬与爱戴。